●

要不是今年這特殊的原因,哪里能想到,我們會和父母相伴生活這么久。
父母已經八十多歲了,但他倆特別獨立,不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他們珍惜自己獨立自由的空間,也不愿成為子女的負擔。我很理解他們,誰都愿意做自己生活的主人。
我們住在一個城市的兩頭,平時,我只是雙休日去看望他們,或者,他們有什么需要特別照顧的時候,比如生病,我就會趕過去。
今年春節,相約一起過節,到我家小住幾日,卻迎來了疫情的暴發。他們的反應當然是過完春節就回去。在我看來這是非常不現實的。且不說病毒的危險,封閉期間的生活,對老年人是很不方便的。他們不會網購,也不會電子支付,他們會被微信群里的假消息誤導,可能疏于防范,也可能過度驚恐。
我想出很多方法挽留他們,為他們找到事情做,讓他們不覺得無聊。我對他們說,把花園改造成菜園吧,往后幾個月吃的蔬菜全靠你們了!他們一聽這話就開心,覺得很有責任,全不知我心在滴血。這些年,屋頂的花園被我打理得四季鮮花不斷。但現在最重要的是讓他們安心宅在家里,種花養草什么的完全不重要了。
每天早上醒來,我都能聽到他們在花園里挖土,咚咚咚的。他們把一棵棵花樹挖出來,挪到邊角,把好的位置空出來種菜。他們比我想象的更有力氣,這讓我開心,但偶爾也讓我揪心,看著我特別喜歡的花,在不停的移栽中枯萎死亡,總會有些難過。但我不發脾氣,我也驚訝我現在比以前更溫和了。
這段時間,在網上看到很多段子,講疫情期間和父母吵架,夫妻反目。我一想到那些段子,心態就會放得更低一些,父母能安心住下去,能夠平安健康,我已經很滿足了。
有時還是會急躁生氣,主要是為了一些小事。比如他們忘了穿厚衣服,就從開著暖氣的房間去到外面,或者胡亂吃了什么藥。我著急起來就會大喊大叫,有時他們覺得難以接受,也會生氣。過一段時間我們會和好。我沒問過他們,我覺得大家心里想的都是一樣的,在這個時候,一家人能這樣互相依存,已經是一種幸福。
要在一起相處,有無數需要磨合的地方,有些是非常小的細節,比如吃菜的口味。父親不能吃辣,而我是個無辣不歡的人。母親和我先生不愛吃魚,我和父親又喜歡吃魚。所以從春節到現在,我一直在琢磨菜單。要在這不同的口味當中,找到最小公倍數。我嘗試不同的菜式,增加新鮮的口味,讓他們品嘗。餐桌上的豐富變化,也讓我們覺得,這封閉的生活不那么單調。
成年以后,我沒有和他們這么久地相處過,這次才知道,老年人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有些是緣于生活習慣,有些是因為資訊匱乏。現代生活的很多便利,都把他們隔離在外了。老,是人生重要的一課,我現在可以從他們身上開始學習。他們跟我相處久了,也有很多變化,學會了一些新的生活方式,比如用微信付款。
外面世界,茫茫未知,我們為各種新聞憂心,不時生出無力感,家人健康成了重要的責任。我陪伴他們,他們也陪伴我,我們意識到明確的責任的時候,心里也覺得踏實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