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得iPhone 11 Pro Max剛推出時,不少網友“吐槽”外觀太丑,尤其是后置“浴霸”三攝組合。可這個最丑的地方如今卻成為iPhone 11 Pro Max的標志性設計—讓人在數米開外也能知道這是最新款的iPhone,再結合背部的磨砂玻璃,手感倍加清爽的同時,質感也彰顯出來。
iPhone 11 Pro Max的正面與iPhone XS Max一模一樣,熟悉的“劉海兒屏”,可以說一點新意都沒有,完全是“原地踏步”。可是話又說回來,iPhone 11 Pro Max的Face ID的體驗遠勝于目前主流的屏幕指紋或者側邊指紋—盡管這段時間需要戴口罩,導致解鎖體驗較差,但瑕不掩瑜,個人覺得“劉海兒”并不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另一個問題是,iPhone 11 Pro Max重量達到了225g,加上手機殼和鋼化膜,“半斤”是板上釘釘了。所以初次拿到iPhone 11 Pro Max的用戶,會覺得在“負重前行”。實際上,“半斤機”是目前旗艦手機的通病,不少Android手機的重量也差不多,相比之下iPhone 11 Pro Max對重量的分布較好,不會像其他手機一樣出現“頭重腳輕”的現象,所以大多用戶還是能很快適應這部“半斤機”的。
iPhone11 Pro Max的這一塊屏幕,“可能是目前手機市場最好的屏幕”,其對比度達到了2 000 000:1,最大亮度為800尼特,在觀看HDR圖片或視頻時,甚至能達到1200尼特的峰值亮度—在陽光普照之下,看清屏幕里的內容,也不會覺得費勁。
另一方面,iPhone 11 Pro Max采用了強大的A13仿生芯片。A13仿生的CPU和GPU,比A12仿生快20%,還擁有機器學習神經引擎,速度提高了20%。實際上,iPhone的流暢不僅得益于iOS,還要歸功于芯片的強大—要知道,今年的高通旗艦芯片,驍龍865的性能表現也只能和蘋果前年推出的A12仿生勉強持平。
從數據上來看,也可以知道A13仿生的強大,在Geekbench 5的測試中,iPhone 11 Pro Max的單核心分數為1355,多核評分為3529,iPhone XS Max得分分別為1105和2771,可見A13芯片的強大。

除了這些,iPhone 11 Pro Max還標配了18W的快充套裝、續航表現更加等,讓它看起來競爭力十足。
這幾年Android手機在相機領域進步飛速,iPhone的拍攝水平倒給人一種止步不前的問題。然而,iPhone 11 Pro Max發布時,宣告了iPhone的拍照體驗又回到了第一梯隊。
iPhone 11 Pro Max的“浴霸”組合,分別是26mm等效焦段,1200萬像素F1.8光圈廣角鏡頭;13mm等效焦段,120度視角1200萬像素F2.4光圈超廣角鏡頭;52mm焦距2倍光學變焦1200萬像素長焦鏡頭。體驗下來,iPhone 11 Pro Max的色彩表現依然是手機廠商中最真實的那一個,同時廣角鏡頭的加入,讓相機的可玩性也變得更多了起來。
此外,iPhone 11 Pro Max相機另一個重要新功能是夜間模式,當iPhone檢測光線暗時,它會自動啟動。
無論是性能,還是拍照體驗,iPhone 11 Pro Max看起來都很完美,可聯想到八九千元的售價,瞬間讓人的購買沖動下去了一大截。更為重要的是,在4G與5G的更替時代,iPhone 11 Pro Max并不支持5G。這意味著花八九千元購買的手機,可能會隨著網絡的更替,而被迅速地淘汰掉。
的確,這是目前不少用戶在“是否購買iPhone 11 Pro Max”上猶豫的原因。但實際上,4G與5G的更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兩年,甚至更漫長的時間。就拿筆者所在的城市重慶而言,這座號稱“新一線”的城市,目前在5G網絡的鋪設上,還比較少,主城區的大部分區域都是沒有5G信號的,至于稍遠一些的縣城和鄉鎮,就更談不上5G信號了。而5G信號要覆蓋這些地方,恐怕一兩年內根本無法實現。
從以另一個角度來看,目前的4G網絡,個人使用已經完全足夠,不管是看直播還是“刷抖音”都是瞬間加載,加之5G套餐價格的居高不下,所以iPhone 11 Pro Max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今年伊始,國內外各大手機廠商紛紛發布5G手機,各種旗艦配置和更多的攝像頭,十足吸睛,時刻動搖著iPhone用戶“移情”至Android手機。因此,如果你想體驗5G的話,不用等iPhone 12系列,Android手機是更“物美價廉”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