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樂網

《邊境》這款還未正式發(fā)售的射擊游戲首次引起玩家注意是在2016年,從那時開始,一款“看著還不錯”“有點3A賣相”的國產FPS游戲進入了大眾視野,但比起盡快發(fā)售,開發(fā)商把更多精力花在完善游戲上,模式、裝備和角色還沒有完全定型。不久前,索尼發(fā)布的宣傳片終于揭露了這款游戲的更多細節(jié)。
熱門游戲“使命召喚”系列里就曾兩次涉足太空戰(zhàn)爭題材。在《使命召喚:幽靈》里,玩家可以短暫地體驗一段圍繞空間武器展開戰(zhàn)斗的劇情,失重、噴氣背包等元素均都有出現,只是這個流程相對短暫,游戲中的武器也是簡單地用于地表常見的武器“換了個皮”?!妒姑賳荆焊呒墤?zhàn)爭》中同樣出現了類似的橋段,游戲中的武器變成了地面和太空通用。因為開發(fā)商并不看好太空槍戰(zhàn)模式,這兩段對太空戰(zhàn)爭的都局限在單人劇情里,而且篇幅較短。
許多影視作品則善于用激光來描述未來武器系統(tǒng)的模樣。造型花哨的未來武器能夠帶來漂亮的聲光效果,只是這類裝備的造型和表現距離現實生活太遠,通常沒法還原出擬真的戰(zhàn)爭氛圍。
身為太空戰(zhàn)爭題材游戲,《邊境》在武器裝備設計上與同類產品做出了截然不同的選擇。游戲中,玩家的槍械主要以發(fā)射實體彈藥為主,更貼近現實中的武器,因此引發(fā)了一些探討—在太空中這樣使用槍械是否合理?
為什么《邊境》選擇這種武器設計?筆者把問題拋給了《邊境》的開發(fā)商柳葉刀工作室。在《邊境》出現以前,熱愛武器裝備的網友們就為這些問題爭辯過無數次。面對筆者,柳葉刀工作室不光給出了自己的答案,還順便回答了一個可以追根溯源的疑問—為什么要把槍械帶上太空?
《邊境》的故事發(fā)生在現實世界幾十年后的“近未來”。太空電梯的發(fā)明幫助人類以廉價、便捷的方式探索太空,隨著大量價格昂貴的物資被運送到空間中,私人安保、強盜武裝也發(fā)展到了外層空間,地面上的沖突在真空中重復上演。科技樹突然升級,配套裝備卻沒有更新換代,這促成了《邊境》中的兩個陣營都還在依賴相對傳統(tǒng)的武器裝備進行作戰(zhàn)。
《邊境》中出現的武器仍舊是發(fā)射實彈的,因此傳統(tǒng)武器的后坐力在游戲中也有所體現,但它不會對角色的位置移動造成很大影響。柳葉刀工作室表示,玩家角色通常在空曠的半空中漂浮,如果沒有明顯的參照物,可能不會察覺到自己的角色正在緩慢移動。
宇航員身上背負的沉重裝備也可以抵消掉不少后坐力的影響。在現實中,一套披掛完整的宇航員裝備可能包含鋼制桁架、鈦合金組件以及大量厚實的敷布,預計重量遠遠高于槍械射出子彈時能推動的重量,游戲中的后坐力的確會把角色向后推一定范圍,但把角色推得老遠的情況自然不會出現。
柳葉刀工作室也考慮到了更多的細節(jié)處理。真空中極端的環(huán)境可能會導致傳統(tǒng)槍械出現故障。和人們通常認為的“太空中溫度極低”不同,由于沒有介質,能量傳遞只能通過熱輻射,太空槍械如果不進行改裝就很容易過熱,因此絕大多數出現在《邊境》中的槍械都添加了專門設計的護套,通過里面的散熱片和冷卻液對槍管進行散熱。
讓武器的出現和正常運作變得合理,并非《邊境》把槍械“帶進”太空后需要解決的所有問題。通過參考現實世界中輕武器的發(fā)展和演變過程,并借鑒現有的成熟案例,《邊境》為游戲中出現的武器裝備盡量做出充足的設定,讓這些武器同時具備了合理性和實用性。
在《邊境》最新的預告片中,真空環(huán)境下開火的“AK”系列步槍曾讓筆者感到非常困惑。畢竟一款1949年列裝的武器出現在充滿科技感的太空中,就像是空中纏斗時,飛行員從背包里掏出一只彈弓那樣詭異。柳葉刀工作室告訴筆者,“AK上太空”的原因其實和游戲背景設定有關。
在《邊境》的世界中,使用“AK”的群體自然是目前版本中尚未露面的強盜團伙。這些亡命之徒既缺乏裝備和補給,知識量也不夠,當他們把地球上的“恐怖分子通用武器”帶到真空環(huán)境后,很快就發(fā)現它們的零部件根本扛不住,只有進行針對性改裝后才可以投入使用。
《邊境》公布的一些設定圖中體現了改裝的效果?!疤崭倪M版”的“AK”系列步槍用隔熱材料包裹彈匣部位,機匣蓋也為散熱方便被去掉了。為方便穿著宇航服手套操作,建模還采取了大型握把護圈替代原本的扳機護圈蓋。這樣,改裝后的“AK”系列步槍可能很難看,但大致滿足了太空作戰(zhàn)的需求。
在《邊境》里,太空強盜手中“AK”面臨的問題在現實中其實有類似的案例。只是,現實中可以通過購買新槍和現代化改裝來滿足裝備需求,《邊境》中沒有武器可換的強盜們只能根據手頭材料改裝武器。
相比“土法”改造裝備的太空強盜,游戲中的私人安保部隊使用的武器名叫“通用太空武器系列”(GSW),由虛構的軍事公司南山防務(NSLC)負責研發(fā)。

GSW系列主要的參考對象是現實世界中的研發(fā)項目—次世代通用武器(NGSW)。游戲中的無殼彈以及一些槍械造型也都受到這一項目的影響?,F代輕武器設計上非常注重的模塊化設計理念在《邊境》中顯然得到了重視。通俗點來說,這種理念就是部分零件可以像樂高那樣拆掉替換,這樣可以在戰(zhàn)場上便捷地更換彈藥口徑,或者補充不同型號武器損耗掉的零部件來減少后勤壓力。這樣的系列武器不同型號之間的外觀會非常相似。
相比傳統(tǒng)的輕武器,柳葉刀工作室設計的GSW系列武器顯得更加厚重,這是考慮到角色穿著宇航服操作武器時,四肢和手掌的觸碰面積變大,操控精確度降低,需要利用更大的按鈕部位提高人機工效。同樣是考慮到太空中陰陽面的溫差可能較大,GSW系列武器不會采用大塊外露的金屬材質,選擇厚實的聚合物材質外殼可以防止槍體斷裂和變形。
從缺少專門設計的武器,到專門為特定環(huán)境訂制模塊化裝備,《邊境》中出現的輕武器像是濃縮了現實世界中輕武器的演變過程,但類似的設計細節(jié)還不止于此。游戲中的宇航服不光有現代防彈衣常見的用來增添包具的編織袋,在宇航服的內部還設計了一個自填補夾層,太空槍戰(zhàn)過程中的小規(guī)模破損都可以自我修復,只有傷害大到一定程度以后才需要手動填補。這種設定給《邊境》采取的“呼吸回血”機制平添了幾分真實感。
一些具有特色的攻擊性道具也曾經出現在《邊境》的預告片中,像是無需手持、掛在噴氣背包上的炮塔、可以折疊的半圓形防爆盾、掛在身體兩側的榴彈發(fā)射器,以及可以噴射的抓鉤等裝備都各有各的特色。柳葉刀工作室透露,后續(xù)的版本中還有可能出現雙持射釘槍、魚叉發(fā)射器等非常規(guī)設計的武器,結合游戲中魚龍混雜的時代背景,這些武器無疑會在合理出現的同時為玩法帶來更多樂趣。
像武器裝備這一類的“細枝末節(jié)”其實在“真實度”這部分扮演著重要角色。它們的型號、特色以及背后藏著的典故可能不會第一時間被所有玩家讀懂,但主動去了解它們的玩家也許會收獲比普通游戲體驗更多的代入感和沉浸感,也許還會借此收獲更多有趣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