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景

版權生態建設加速的背后,網易云音樂追趕騰訊音樂的意圖明顯。但是,重走幾年前版權采購的老路,網易云音樂是否真能彌補那越來越大的差距?答案存疑。其實,在版權之殤下,用戶也不斷流失,真正推動網易云音樂極力補充版權短板的動力其實是來自用戶。
歌單變灰導致喜歡的歌曲聽不到,是網易云音樂用戶這幾年聽歌時最扎心的一件事。很多用戶為了表達不滿,選擇直接在歌曲下面給網易云音樂提意見,“強烈要求云村拿回此歌版權”等類似的聲音層出不窮。也有用戶在網易云音樂的社交媒體賬號下集中督促,“周杰倫的歌曲版權都沒有,我還用什么網易云音樂?”“柯南相關的歌怎么灰了一大堆”……
事實上,得益于網易云音樂的社區文化,用戶發聲相對容易,如果得到其他用戶的認可,還能被以“點贊”、評論等方式支持,這也是很多用戶屢次選擇以歌曲評論方式發聲的主要原因。只是,當用戶的直抒胸臆變成平臺引流的資本后,動作就走偏了。
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網抑云”事件就很能說明問題?!熬W抑云”的起因是不少無病呻吟、抑郁屬性明顯的評論出現在歌曲評論下,因此引起不少用戶的戲謔、調侃,甚至是反擊,于是也衍生出“老網抑云了”“現在是網抑云時間”等頗具諷刺意味的“交流?!?。


環球音樂作為全球最大的唱片集團之一,旗下有Taylor Swift、Ariana Grande、Justin Bieber等歐美頂級歌手的版權歌曲,也有陳奕迅、梁靜茹、蘇打綠、楊宗緯、謝安琪、張靚穎、張學友和孫燕姿等華語重磅歌手的歌曲版權。這些人的歌曲風格各異,消極的歌曲占比很少。這些歌手的評論區如果充斥各種矯情到讓人“牙疼”的所謂“文學語錄”,真正的歌迷看到后只會感到費解和厭惡。
“情懷”這個標簽就像潘多拉盒子,網易云音樂打開了就再也關不上,如果不守好這個“牌子”,早期積累的種子用戶就會大部分流失。如果繼續守著這個“牌子”,就又要繼續加大“藥量”去激發網友“喪”的一面,無論向東走還是向西走,都是無解的難題。
后來官方的介入使得“網抑云”被搬到臺面上,成為一個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事實上“網抑云”事件的本質還是網易云音樂社區內容引導問題。多年來形成的“搶熱評”文化很容易會引發一些只為博眼球的段子手內容。
不難看出,網易云音樂用戶對版權和內容問題都相當敏感。內容問題上,加以引導和治理要解決并沒有多難,但在涉足第三方且不可控因素過多的版權問題上,網易云音樂卻很難給用戶交出一張滿意的答卷;而且,用戶還需要承受平臺對版權漠視的結果。
在如今的競爭環境下,音樂版權不只是用戶的剛需,也是平臺長期戰略執行的保證,關乎變現和盈利,網易云音樂也開始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
和環球音樂達成合作,對外而言是一個有力的宣傳點,特別是用戶。但是仔細來看,同環球音樂達成合作這事并沒有那么簡單。
有媒體特別指出,網易云音樂此前其實已經和環球音樂達成轉授形式的合作,此次只是將合作模式改成直授,也就是說,和環球音樂的合作并不會讓網易云音樂的曲庫歌曲變多。
如此看來,此次同環球音樂的合作,并不會對網易云音樂的曲庫容量帶來增益,此次合作本質上還是維持雙方此前合作狀態的一個繼續性證明。
再看雙方合作的內容,主要還是音樂版權的授權,并未在其他方面有所展開。這種模式其實相對原始,也是早先2015年數字音樂平臺“花錢買版權”的簡單思路。
但是今天的版權合作已經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階段,在整個音樂產業鏈變現需求逐漸顯性化的趨勢下,平臺和版權方的合作需要在版權購買之外,找到一些全新的合作模式,服務整個產業鏈的發展,并拔高自己在行業的話語權。
例如,在網易云與環球音樂官宣合作的同一天,騰訊音樂也官宣了與環球音樂的多年期戰略合作,與網易云音樂不同的是,除了版權授權,雙方還將建立合資廠牌,共同致力于新音樂內容創造。
由此看來,在同版權公司的合作模式上,網易云音樂還處于第一階段。某種程度上,因為版權少了,用戶自然不滿意,付費率也很難上去,因此網易云音樂必須優先解決這類問題,所以拿版權依然是當前網易云音樂的首選。但在變現空間和版權生態建設上,網易云音樂還需要徹底改變這種幾年前的版權思維。
而網易CEO丁磊在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會議中透露,“與環球音樂的合約比較短,目前是一年”。而知情人士透露,騰訊音樂與環球音樂的合作是三年。
從網易云音樂與環球音樂這一次的版權授權合作來看,更多的還只是對此前轉授歌曲的版權延續,如果網易云音樂的版權合作模式不改變,未來依然很難在產業鏈生態上有質的突破。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網易云音樂為什么只能拿到與環球音樂的一年期合約。
擴容曲庫,加速版權合作的背后,還有網易云音樂對變現的渴望。網易云音樂副總裁丁博此前曾表示,2018年起網易云音樂就開始考慮變現。
加速變現的背后,一方面是來自成本投入的壓力,尤其是版權購買,另一方面則是來自市場競爭的壓力。在完成數輪融資后,網易云音樂曾多次被市場傳出將要上市的消息,但如果變現能力不足,上市估值很難達到一個理想的數字,也會影響網易云音樂的上市預期表。而行業的先行者騰訊音樂早于2018年底便已上市,總體盈利能力也被數據所證明。
不過,加速變現不代表一定能變好現。最近網易云音樂也加入了阿里巴巴“88VIP”的生態,希望能提升用戶付費率,以及擴大用戶基數,但是,短期內看,版權加碼、外部引流等方式,很難有理想的效果。
丁磊曾在去年的財報電話會議上明確表示網易云音樂會從會員、廣告、社交和音頻直播四個方面實現盈利。雖然明確了方向,但操作起來難度各不相同,廣告變現最基礎,對網易云音樂來說不難,而會員、社交和音頻直播目前雖然已經有可行的變現模式,但是不確定因素還是很多,還是要看平臺在紅海里的競爭力和運營能力。
不過,令人困惑的是,迄今為止,外界依然難以窺見網易云音樂的具體商業表現。網易剛公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網易云音樂業績增勢強勁,會員和直播凈收入增長顯著。但“強勁”背后似有難言之隱,因為營收、利潤、月活月用戶數等核心、關鍵數據依然沒有披露。在財報會議上,丁磊在回答投資者關于音樂變現模式時表示,除會員模式外,其他的變現模式正在探索中,并表示“說不好”。
總之,在變現的大戰略方向下,網易云音樂短期內的一切動作都將會服務于此,但是基于版權生態和合作模式已經落后的現狀,網易云音樂未來可能會承載更大的變現壓力。

說到底,音樂要走心,也要給心靈帶來陽光。人生已經如此的艱難,網易云音樂何必那么矯情,讓生活難上加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