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文波,李倩如,王雅士,王小鳳,何軍山,周 勇,賀莉萍
(湘南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湖南 郴州 423043)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綠色和健康已成為廣大人民關注的焦點。衛生檢驗檢測技術的提高,也越來越被人們關注。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作為新時代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專業,學生畢業可從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醫院檢驗科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食品藥品監督、環保局、質量監督、衛生與計劃生育委員會以及海關等相關部門工作;可從事食品公司、藥品公司、化妝品公司、自來水廠等各類公司工作;亦可從事醫療器械的銷售、第三方檢驗檢測測公司及部分監獄等新型熱門行業工作[1]。衛生檢驗作為預防醫學的“眼睛”和“前哨”[2-3],從業人員主要以查明有害因素對人體可能危害,為衛生防疫工作的正確決策提供準確可靠數據,從而采取措施預防疾病的發生,達到保障人群健康的目的。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作為衛生檢驗人才培養的主要源泉,為社會培養復合型、應用性人才,是一門專業性極強的專業,融合了操作性很強的幾門學科[4]。然而,目前我國衛生檢驗從業人員職稱和學歷普遍偏低,且大部分人員缺乏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知識和技能,尤其是衛生檢驗專業知識和技能,對檢驗儀器和檢測方法不熟悉[5]。儀器分析為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專業實踐教學的開設,尤其是理化檢驗方向實踐教學的開設,都是以儀器分析實驗技術和方法為基礎,直接影響著學生后續專業課的學習[6]。儀器分析實踐教學是學生全面進入專業課程的大門,是衛生檢驗與檢驗專業學生的技能提升的關鍵,對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素質的提升,習慣的養成極為重要。其培養過程中,應以激發學生潛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實際操作中靈活應變等能力為目的。在大多高校儀器資源有限,儀器分析課程用到的儀器較多這一基本行情下,需對目前儀器分析實踐教學存在的弊端加以改革。
通常儀器分析實驗項目開設,先將一個班級學生分幾個大組,各大組在各自實驗教室開展實踐教學,若實驗要用到中、大型儀器,在實驗教室前期任務完成后,再一起前往相應儀器室進行儀器的學習、操作與使用。這種實驗項目開設下,各大組實驗項目、內容以及涉及實驗操作步驟基本保持一致,方便實驗室進行實驗準備和預實驗的開展,能基本保持學生培養的一致性和公平性,因而一直被廣大高校延續。
然而,這種實驗項目的開設,學生在進行儀器學習、使用和操作時,需以大組為單位排隊進入儀器室。從而在有限的課時內,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儀器學習、使用和操作,這對操作性要求極強的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培養具有較大的弊端。大多普通高等學校,實驗室擁有的中、大型儀器設備的數量和實驗室面積比較有限。按常規實驗課程實踐教學開設方式,各大組進行儀器實踐教學過程中,難以避免會在同一時間段使用同一型中、大型儀器設備,平均到每位學生學習、使用和操作儀器的機會將極為有限。我院作為普通高等學校的一員,實驗室儀器設備等資源也處于常規水平,用于儀器分析實踐教學的中、大型儀器,例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儀、高效液相色譜儀、氣相色譜儀和分子熒光分光光度儀等均僅有一臺。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儀器分析實驗課程項目的開設,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操作技能,更好地掌握儀器基本結構、原理和操作。特別是專業課程實踐教學會再次用到這些儀器,現有實驗項目開設方式可能導致部分學生對儀器學習不夠深入,對基本原理、結構極其操作不能較好把握,這將滯緩衛生檢驗技術的提升。
為確保對學生的培養,我們將一個班學生分成的幾個大組在各自實驗教室同時教學,同一教學時間段內各大組分別開設不同實驗項目。現假定一個班級分成三大組,其改革后實驗項目開設與常規實驗項目開設對比如表1所示。從表中對比明顯可知,采用改革后實驗項目的開設方式相比常規實驗項目的開設,學生將有3倍時間對該實驗項目所涉及的中、大型儀器進行學習和更多的機會對儀器進行操作與使用,能有效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操作技能。這將解決了常規實驗項目開設時,各大組學生在同一段時間排隊等候同一種大型儀器的弊端,優化儀器設備資源分配,大大增加學生用于學習、使用和操作儀器的機會,間接加大了對學生培養力度,提升學生對儀器設備認識水平和操作水平。同時,此種以目標為導向實驗項目的開設,能更好地突顯指導老師的專業性,確保同一項目同一老師指導的公平性,讓指導老師有更多的精力確保教學質量。

表1 改革后實驗項目的開設與常規項目開設對比
常規實驗項目開設,每大組成員分為若干小組,各小組間所需用的實驗試劑、耗材的數量和規格基本完全一致,這確實有利于學生公平性地接受知識,也有利于實驗成績的批改,確保學生實驗項目開展的公平性和便利性。然而,此種方式實踐教學因各小組所做實驗項目所用到的實驗試劑和耗材以及所經歷的實驗操作幾乎一致,難以避免學生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互相參考和借鑒,雖然可以培養學生間相互探究能力,卻缺乏了小組內部的探索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鍛煉,缺乏對學生實驗操作中應變能力的培養,同時,助長了部分成員對其他小組或成員的依賴。
為更好地提高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學生實踐操作中的應變能力,在儀器分析實驗課程開設時,同一實驗教室(一個大組成員)依舊進行相同的實驗項目,在確保各小組實驗目標相同的同時,各小組所能選擇的試劑濃度,玻璃儀器規格等大有差異,以致所經歷實驗過程及操作步驟差異,因此,小組內部只能進行獨立思考和探索。比如在用原子吸收法測定水中鋅時,一個大組12人先分成4小組,每小組3人,每小組學生所拿到的鋅標準液濃度不同,容量瓶等玻璃耗材規格等各有差異。學生必須根據各自分到的試劑濃度、耗材及器皿規格等物資,設計出試劑配制及實驗操作過程方案,設計出例如標準體系稀釋的流程及樣品處理等系列過程,并在限定時間段內完成目標要求。因每小組有目標需要完成,加上各小組成員所選擇的試劑及耗材的差異,小組與小組實驗的借鑒會極大程度降低。而把目標完成情況跟實驗成績掛鉤,學生為取得好的成績,小組內部各成員之間的合作較密切,操作更嚴謹。此種實驗項目的開設,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應變能力,加強了小組成員實驗項目的合作性,因各小組成員設定的目標一致,又能保證成員之間評分相對公平。
此種儀器分析實踐教學實驗項目開設的改革,可確保學生有充足的時間掌握儀器結構、原理和操作,同時發揮指導老師領域特長,更好地培養學生。而實踐教學實驗項目開展的改變,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探索,解決突發性問題的能力。實驗項目開設和實驗項目開展的改革,相對于常規實驗項目的開設和開展,能有效地將實驗室人力、物力資源進行優化分配,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培養,對衛生檢驗與檢疫專業學生的培養尤為重要。然而,無論是實驗課程項目開設還是實驗教學項目開展的改革,都增加了實驗的準備工作,需要得到院校和實驗室的支持與支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