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葉

玉米是建平縣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均在120萬畝以上,多年來,玉米是否需要去除分蘗始終是困擾農業生產技術的難題,為此,筆者對玉米進行去除和保留分蘗處理,分析不同處理對玉米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以期為玉米綠色高產高效栽培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前茬作物為高粱,褐土,沙壤土質,肥力均勻,光照充足,通透性良好,具備灌溉條件。
1.2 供試品種
供試玉米品種為遼單565,由遼寧省農業科學院提供。
1.3 試驗地點
建平縣農業中心黑水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
1.4 試驗方法
本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設置2個處理,A:去除分蘗。B:保留分蘗,2次重復,每個處理8行區,行距0.55米,行長15米,栽培密度為4200株/畝,試驗面積264平方米。
1.5 栽培管理
試驗采用大壟雙行地膜覆蓋栽培模式,隨播種畝施一次性長效緩釋摻混肥40公斤/畝,硫酸鉀型復合肥20公斤/畝做口肥。4月30日播種,5月15日出苗,6月2日定苗,全生育期灌水4次,按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防治病蟲草害,大喇叭口期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其他栽培管理同大田。
2 結果與分析
2.1 對生育期的影響
由表1可見,去蘗玉米生育期為126天,留蘗玉米生育期為127天,相差1天,說明去留分蘗對玉米生育期影響不顯著。
2.2 對生育性狀及產量的影響
由表2可見,去蘗玉米比留蘗玉米株高增加13.2厘米,穗位增加1.5厘米,穗長增加9.7厘米,穗粗增加0.06厘米,穗行數增加0.2,行粒數增加1.2,禿尖減少0.1厘米,百粒重增加0.6克,去蘗玉米平均畝產785.3公斤,比留蘗玉米平均畝產737.5公斤增產47.8公斤,增產6.5%。
3 結論
玉米去留分蘗對生育期影響不大,去蘗玉米株高、穗位、穗長、穗粗、穗行數、行粒數及百粒重都有所增加,禿尖減少,說明玉米去除分蘗后通透性增強,綜合性狀表現突出,去蘗玉米平均畝產785.3公斤,比留蘗玉米畝均增產47.8公斤,增產6.5%,說明玉米去除分蘗后利于增產。因此,建議在實際生產中,玉米小規模種植時,產生分蘗應人工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