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張洪迎
摘要:番茄作為大城子鎮的主要經濟作物,在營銷方式上依然采用了農貿市場銷售,客商收購等傳統營銷方式,不僅影響力有限,而且難以和現代市場對接,因此大城子番茄至今無法得到很好的推廣,影響了經濟效益,也打擊了農戶的積極性。所以本文針對大城子番茄的營銷現狀進行分析,找出其中的缺陷并提出更利于其發展的營銷方案,希望能為更多種植番茄的農戶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城子番茄;發展;營銷問題
1 現狀分析
1.1 種植現狀
大城子鎮西北高,東南低,東有坤頭河流經南北,構成全鎮“六山、三丘、一分川”的地貌景觀。鎮域內屬于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降雨量平均在450毫米左右,全年無霜期120~130天。大城子鎮總土地面積233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5.4%,耕地面積91079畝。由于耕地面積廣闊,特別適合規模化種植。再加上良好的自然氣候使得大城子番茄具有極好的品相和口感,因此大城子鎮在2011年開始,在兼顧種植業的同時,開始開墾大量的農田建設塑料大棚種植番茄,經過八年的發展,大城子鎮被評為“現代農業番茄示范園區”,這也為大城子鎮發展番茄產業提供了契機。
1.2 銷售方式現狀
農貿市場銷售:由于大城子鎮地處偏遠,農民思想較為落后,使得新的思想傳播受到局限,對互聯網銷售缺乏信任,這也就直接導致了番茄只能在農貿市場銷售,無法打開新的市場。隨著番茄產量越來越高,大城子鎮僅有的幾家農貿市場已供大于求,番茄價格只能一降再降,有些種植戶基本上處于虧損狀態。
外地客商收購:大城子鎮位于內蒙古寧城縣的西北部,下轄14個行政村,地處交通要塞,境內有306國道,直通唐山、北京、天津、赤峰,交通運輸便利,因此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前來收購。由于全鎮的番茄成熟期基本一致,外地客商在收購時會集體控制價格,農戶為了不滯銷,只能賤賣,基本也只能維持在不虧損的狀態。
2 營銷問題分析
2.1 農產品銷售方式單一
大城子鎮相對于城市而言,地處偏僻。由于大城子番茄知名度不高,農戶對其宣傳力度小,宣傳意識也不夠,除了常年固定客商收購或者農貿市場銷售之外,再無其他銷路。
2.2 農戶思想有待提高
農戶的年齡大多處在40~60歲之間,常年居住在農村,他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學習意識不強,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城子番茄的發展,從而不利于當地特色產品實現價值最大化。
2.3 產品附加值低
大城子番茄種植生產規模雖然很大,但番茄產品形式單一,僅有鮮品番茄這一種。另一方面由于大城子番茄種植均以一家一戶為單位,可用的流動資金較少,番茄種植又需要不定期的投入資金。因此,無法購買加工設備或是建廠房,這也是導致大城子番茄產品附加值低的原因。
3 營銷方式及發展探究
3.1 探索適合地區發展的營銷渠道
農超、農社對接:在銷售方面,可以采用與超市以及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由多個農戶組成農民專業合作社,派代表與大型超市進行洽談以及合作,成熟的番茄由農民專業合作社收購,并且集中送到超市進行售賣或者批發銷售,獲得的利潤由農民自己分配。因此,一方面可以擺脫中間商賺差價,另一方面也可以使農戶擺脫本地的農貿市場的價格控制,從而獲得更大利潤。
網絡營銷方式:網絡營銷,亦稱做線上營銷或者電子營銷,指的是一種利用互聯網的營銷形態進行產品的售賣。網絡直銷作為營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為大城子番茄的銷售打開一扇新的大門。通過建立線上購買渠道,淘寶網、微店等,讓更多的人足不出戶就能夠吃到最新鮮優質的農產品,這也為大城子番茄提供了契機。網上購買下單,即可享受包郵到家的服務,這樣既提升了大城子鎮的知名度,也提高了大城子番茄的利潤以及銷售量。
3.2 轉變農戶思想觀念
政府應加以引導,請有知識、懂技術、會管理、擅經營的新型農民參與到本地番茄種植的推廣中來,使他們認識到互聯網帶來的便利。另一方面需對農戶進行專業知識能力、技術創新、以及營銷方面的培訓,加快轉變農戶的思想觀念,引導農戶利用網絡平臺、農企合作等多種銷售模式實現產品的推廣。
3.3 提高產品附加值
農產品生產具有不確定性、周期性等特點。尤其是水果、蔬菜等生鮮產品的保鮮期較短,不易儲藏、易腐爛。因此,可探索對番茄進行深加工,大力調整產品結構,開發番茄加工品,如番茄醬、番茄粒等。這樣的銷售一方面可以物盡其用,提升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農戶的經濟效益。
(沈陽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編號:18ZX024,課題名稱:沈陽農業綠色發展體系構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