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油菜屬于我國農業生產之中的支柱性產業之一。現階段,油菜種植面積正在逐漸擴大,但受病蟲害的影響,導致種植農戶收入難以實現較好的提升。對此,需要運用科學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策略,確保油菜的健康成長。油菜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和油菜產量、經濟效益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所以,需根據油菜在生長方面的特點,對種植技術予以科學的運用,保證油菜健康、穩定的生長。基于此,本文就談談油菜種植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策略,以供參考。
1 油菜種植技術
1.1 挑選優良種子
挑選良好的種子屬于油菜種植工作的基礎,這主要是因為油菜種類和品質、產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一般結合土壤以及栽培技術來對抗性強的種子進選擇,特別是可以對病蟲害抵抗力強的品種。同時,油菜品種需要立足于當地的氣候因素和地理條件,對具有耐旱性、耐寒性和抗菌核予以考慮。油開1208、雙優 123、榆神油2015002、榆神油2015001等均是最佳選擇,其適應性和強抗性比較強。
1.2 選擇及整理土地
無論種植何種農作物,只有確保土壤優質,才可以能夠確保農作物的健康成長。在對土地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需確保地勢平坦、靠近水源以及肥沃疏松,并背風向陽,利于排灌,將符合以上要求的土地作為苗床。就苗床面積而言,一般需要控制在1∶5~1∶6內,一般苗床面積偏大,留苗密度小,進而有利于壯苗,苗床規格需要控制在1.5米,溝深20厘米。對苗床進行施肥的過程中,需選擇有機肥。
1.3 播期及移栽
在種植油菜的過程中需要做到適時播種。就冬油菜而言,由于冬季前需要選擇溫暖的時期來培養壯苗,若播種時間較早,那么由于溫度較高的影響下,極易出現高腳苗的情況,在冬天前難以發育成壯苗,除了影響越冬之外,還會導致春發受到影響。因此,9月末至10月初適宜作為移栽期,菜苗苗高則需要控制在20厘米,根莖粗0.6厘米。
1.4 肥水管理
油菜在生長過程中,應施三次肥。針對大田來說,其應巧施花肥、補施基肥、廣泛施加蠟肥,就缺乏基肥的大田,需要借助碳銨展開條施,完成后將泥土蓋上并展開澆水工作,注意不能施加過多的肥。要想防早衰、病害以及增花,應在初花期借助藥肥展開混噴。其次,進入越冬封凍期之前,需進行灌水,凍期結束之后再次灌水,進而讓油菜根和土壤實現有效的融合。同時,冬季油菜耐肥怕漬,因此對磷肥的敏感性很強,所以苗期應注意環境的濕潤性,土壤中的水分最好占田間最大水量的七成。當花蕾開花后對水的需求量變大,所以需要第一時間開展灌溉工作,其灌溉條件應和土壤情況相結合展開冬灌。
2 病蟲害防治策略
2.1 物理防治
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并科學的進行輪作,進而降低病蟲害的出現概率。田間管理在綜合防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需要把苗木選擇、培育以及細菌消滅等工作切實做好,確保灌溉和施肥的合理性。與油菜在生長方面的特點相結合,第一時間清理溝渠,把排水力度加大,進而使濕度得到降低。在田間管理中,第一時間把油菜籽植株中下部的黃葉清除干凈,以免再次染上細菌。
2.2 藥劑防治
要想避免病蟲害的出現,需要在選好種子之后運用10%鹽水進行浸泡,進而消滅種子之中的混合菌核。在發現病蟲之后,需迅速開展化學防治,借助48%濃度的樂斯本乳油或抗蚜威展開處理。就土壤條件不好的地塊,可以用磷酸二氫鉀兌水噴灑種子,以將蟲害的發生率減少。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油菜進行種植時需重視質量以及產量的提升,運用科學的技術方式來種植油菜,同時使油菜管理和施肥工作更加科學,并在油菜種植時對病蟲害的防治引起高度重視,選擇適宜手段開展病蟲害防治工作,以此有效提高油菜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