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燦
建昌縣地處遼西丘陵地區,是遼寧省農業大縣、重點貧困縣,傳統農業比重大,玉米作為“鐵桿”莊稼過去種植面積一直偏大,農業生產面臨“十年九旱”的困境,發展高效產業、避災農業成為當地脫貧攻堅和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2019年以來,作為省級重點貧困縣的建昌縣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和市場效益的牽動作用,依托農事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逐步推進谷子規?;N植、綠色化管理和產業化經營,走出了一條貧困地區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綠色發展之路。
1 融入綠色內涵,轉變發展理念
近年來隨著玉米價格下滑和因旱導致的玉米產量連年下降,建昌縣以玉米為代表的傳統農業難以為繼,為加快農業轉變方式、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戶脫貧,建昌縣政府主動作為,結合種植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谷子產業。2019年全縣谷子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比2016年新增3.2萬畝,在今年春季遼西地區普遍70余天無有效降雨、玉米因旱嚴重減產不利條件下,谷子卻長勢良好,豐收在望,為全縣糧食穩產、農民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量變產生質變,在建昌縣谷子種植面積大幅提升的同時,建昌縣提前謀劃,把“生態建昌、綠色建昌”作為新時期的發展方向,把“因地制宜打造安全、綠色、有機食品基地”作為建昌經濟發展的突破口,逐步探索全縣谷子產業綠色發展之路。2018年,建昌縣大力發展以谷子為主的有機雜糧1949畝,同時申請辦理有機農產品認證的相關工作,目前已得到國內有機認證和歐盟有機轉換期證。2019年,建昌縣進一步推廣谷子綠色種植模式,在全縣范圍內推廣谷子綠色高產高效實施面積10萬畝,實現測土配方比例達到100%,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達到100%,有機谷子在2018年基礎上又擴大了3324畝,達到5273畝。按照建昌縣制定的有機小米基地5年發展規劃,預計到2020年建昌縣有機谷子基地種植面積將達到1萬畝以上。
2 推廣綠色模式,優化要素投入
為貫徹中央“深入推進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重點推廣優質專用品種和節本降耗、循環利用技術模式”,農業部、財政部聯合開展了糧油綠色高產高效創建縣工作。建昌縣抓住機遇積極爭取,2019年被農業部批準為雜糧高產高效創建縣,在全縣主要谷子種植區的11個鄉鎮,50個行政村,建設精品核心示范區11個,面積6000畝,輻射帶動周邊10萬畝谷子種植區域,全縣整建制開展雜糧綠色高產高效創建活動,按照“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節本增效同步、生產生態并重”的要求,著力落實“三推”(推廣專用品種、標準化栽培技術、農機化生產技術)和“三節”(節肥、節藥、節水)技術,降低化肥、農藥、灌溉用水的畝均使用量,實現谷子單產水平比上年提高25%以上,核心示范區單產水平達到400公斤/畝。
從推廣谷子綠色種植到有機種植,建昌縣不斷優化要素投入。為鼓勵農民和新型經營主體種植有機谷子,建昌縣委縣政府自加壓力,克服財政困難,安排專項資金扶持有機谷子基地建設。2019年建昌縣政府對有機谷子每畝地投入物化補貼500元,還下撥資金在老大杖子鄉建立儲運包裝基地。率先在全市成立了首個優質安全農產品發展服務中心,配備專業人員專門負責全縣有機谷子種植基地建設工作,對每個基地每個生產環節進行保姆式跟蹤指導服務,及時解決實際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技術難題。
3 推行綠色管理,創新經營方式
2019年以來,建昌縣確定了“以市場為導向,發揮龍頭企業、新型經營主體、電商的主體作用,以訂單農業為牽動,推進全縣谷子產業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思路,加快培育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鼓勵新型經營主體積極發展谷子種植,全縣現有從事谷子種植的新型經營主體近30戶,經土地流轉種植谷子面積約5萬畝,占到全縣谷子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為全縣整建制推廣谷子高產高效多抗新品種、平衡施肥技術、綠色病蟲害防控技術等綠色田間管理模式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