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四軍 林柏桂

柑橘木虱屬木虱科、同翅目,是重要的害蟲之一,它的主要為害對象為柑橘,是柑橘黃龍病的主要的傳毒媒介,與此同時,它也會為害一些蕓香科植物,如九里香、柚、檸檬、黃皮等。因此,加強木虱防治工作,不僅降低該蟲對柑橘的損害,還是防止黃龍病及病蟲害進一步蔓延的重要舉措。
1 形態及習性
柑橘木虱成蟲體型較小,約3毫米。蟲子形狀分為兩種,一種與菱形形狀相近,身體呈青灰色,身上帶有蠟粉,尖頭寬胸,前翅上帶有半透明褐色斑紋。另一種呈扁橢圓形狀,全身黃色,帶有翅芽,共5齡,每一齡的蟲子腹部周圍都會分泌出白色短蠟絲。柑橘木虱是喜光性的害蟲,長期陰雨對其不利。在柑橘園里,柑橘木虱由于若蟲活動能力弱,而成蟲遷飛擴散慢,飛行能力較弱,它們的活動范圍小,故常聚集在一起。由于其聚集型分布的特點,加強調查,對蟲源中心進行定點強力噴殺,可收到良效。成蟲具有趨黃、紅色的特點。
2 寄主及危害特點
2.1 寄主
在柑橘的嫩梢期,柑橘木虱是重要的害蟲之一,它的主要危害對象為柑橘,越冬方式主要為以成蟲在密集葉片背面越冬。
2.2 為害特點
若蟲喜好群體集中在新芽以及嫩梢上吸食樹汁,使得嫩梢期的柑橘干枯萎縮,新長出的葉子容易畸形掉落,而它們的排泄物落在柑橘葉上,容易誘發煤煙病以及影響光合作用。傳播柑橘黃龍病的唯一來源是柑橘木虱。其病原體能在木虱體內生活,木虱的成蟲與4~5齡若蟲均能傳病。健康柑橘一旦獲得病原體,能終身傳病。木虱通過刺吸式口器吸食病樹的嫩葉使病原進入昆蟲體內并增殖,而后帶菌木虱通過遷飛到健康植株吸食時將毒菌傳于健康植株。由此可知,只有做好防治柑橘木虱,才能減少柑橘黃龍病在柑橘果樹中的傳播,才能更好的保護果樹生長。
3 發生規律
3.1 發生代數
該蟲在本市一般發生5~6代。成蟲壽命25天左右,過冬成蟲則長達半年以上。成蟲密集分布于果葉背面繾綣過冬,至翌年2月開始產卵孵化,年內反復幾次進行產卵繁殖。
3.2 繁殖情況
柑橘木虱在14℃能飛善跳,18℃以上時才能產卵繁殖,20℃時發育正常。在18℃以上時交配后的雌成蟲日均產卵50粒左右,共可產卵500~600粒。沒有嫩芽,木虱就不能產卵;沒有嫩芽,初孵若蟲就不能成活。
3.3 發生盛期
柑橘木虱蟲口數量的消長與柑橘新梢抽生期一致。柑橘木虱在英德市6~9月繁殖最盛、為害最烈,以秋梢受害最重,詳見表1。
4 防治方法
4.1 農業防治
做好果園規劃,同一果園內盡量做到品種、苗齡大小一致;做好保護樹冠的措施,及時修剪多余的雜枝樹干,在保證樹形結構完整的基礎上,破壞有害蟲卵的寄生,從根本上消滅害蟲的入侵。
4.2 生態防治
營造三層桉樹加二層木麻黃的防護林帶,創造不利于木虱繁殖與擴散的環境條件;也可在果園周邊和行間種植高稈綠肥,以阻礙木虱的遷飛和傳播。
4.3 生物防治
每種生物至少有1~2種生物對其有抑制和消滅的作用。柑橘木虱也不例外。雙帶盤瓢蟲、異色瓢蟲以及六斑月瓢蟲等均為柑橘木虱的天敵,對其具有捕食作用,這對消滅柑橘木虱具有重大的影響。
4.4 物理防治
可采用黃板和熒光燈等誘殺成蟲;果園建在相對獨立的山中,周邊沒有柑橘、黃皮等其他果園;可在果園四周用3米高左右的防蟲網圍起來。
4.5 化學防治
4.5.1 定期清果園 采果后可根據果樹的情況對其進行定期的農藥噴灑,減少和避免蟲害問題出現,并及時清理果園,這對培育優質果種有重要作用。
4.5.2 新梢期噴藥保護 新梢2~3厘米時、抽完梢時各噴一次農藥進行保護(一梢2藥)。由于木虱成蟲具有一定移動性,應在一定范圍內統一時間、統一用藥、集中防治等措施實行專業化統防統治。
4.5.3 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 可選用9%阿維.唑蟲胺懸浮劑2000倍液、26%蟲螨斃乳油1000倍液、51.5%農敵樂1000倍液、50%甲氰丙溴1000倍液、20%好年冬乳油2000倍液或25%氯氟·噻蟲胺懸浮劑2000倍液、48%樂斯本1000倍液、20%三唑磷500倍液等藥劑,擴大使用范圍,提高農藥的藥效性,從而達到保護果樹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