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譽瑾
截至目前,我國貧困縣從832個已減少到52個。在八百多個貧困縣的名單里,曾經就有四川省的理塘縣、山西省渾源縣和甘肅省天祝縣的身影。今年2月,“三縣”也先后宣布正式退出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如期實現。
四川省的理塘縣、山西省渾源縣和甘肅省天祝縣作為交通銀行(后簡稱“交行”)的定點扶貧縣,多年來,交行通過醫療保障、醫療救治、產業扶貧等多措并舉方式助力貧困縣脫貧摘帽,鮮為人知的扶貧故事背后,是交行趟出的一條特色精準扶貧路。
“縣里檢查不出來,只能上市里進行檢查。”家住山西省渾源縣黃花灘鄉貧困戶張大爺無奈地說。
張大爺身患高血壓、膽結石、肺病等綜合疾病,受縣城醫院的醫療設備條件限制,多年來只能去離家一百多公里以外的大同市相關醫院進行檢查和治療。除去醫療費,往返交通和住宿費又帶來了一筆沉重的負擔。
張大爺的情況,折射的是大多數農村人口因病致貧的普遍現象。數據顯示,我國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因病致貧、返貧的比例均在40%以上,而在渾源縣,像張大爺一樣,由于醫療設備不建全,出縣區看病是當地人的常見做法。
交行讓縣醫療集團醫療條件得到極大的改善,全縣36萬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得到有效保障。其實,用于檢查張大爺所患疾病的高精度機械——DRX診斷設備,對于渾源縣醫療集團來說,一直夢寐以求,但苦于財力無法承擔,購買計劃一再擱置。
2019年交行向渾源縣醫療集團進行捐贈,縣醫療集團有了第一臺自己的DRX診斷設備。“以前在市里治療是怕縣醫院檢查不準,耽誤治療,現在再也不用到市里去治療了。”2019年9月,張大爺在渾源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時感慨。
除了先進的設備,在山西渾源縣人民醫院門診樓前,帶有交行標識的兩輛救護車輛也讓當地人民群眾印象深刻。他們全部來自交行捐贈,其中一輛捐贈則是在2020年。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渾源縣發生一例確診病例,交行掛職扶貧干部在得知渾源縣還沒有運送患者的負壓救護車時,第一時間向交行進行報告,交行經研究決定將2020年捐贈渾源縣的扶貧項目資金,先行用于購置負壓救護車輛,渾源縣抗擊疫情的燃眉之急得以緩解。
“雖然是二甲醫院,但我們用的設備是三甲醫院水平。”渾源縣醫療集團院長溫鵬程說,守護醫療事業和人民群眾生命安全,交行給予了他們最大的支持。
破除因病致貧返貧之難,交行從彌補縣城醫療條件不足的短板入手,創新健康扶貧模式,為渾源縣人民群眾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樹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距離渾源縣兩千多公里之外,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縣,藏區孩子們面臨的困境和醫療救治的復雜性,遠不止于遠離市區和醫療體系的不發達。
理塘縣是一個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藏區貧困縣,相比平原,這里的孩子患上先天性心臟病的幾率更高。對于理塘縣的定點扶貧和醫療救治,更需因地制宜,采用科學和精準的有力措施。

交通銀行助力點燃理塘“心”希望,藏區先天性心臟病孩子在華西第二醫院接受治療。
2019年4月的一天,交行掛職扶貧干部到一戶人家進行走訪調研。在詢問小孩仁真曲姐未入學的原因過程中,了解到該小孩于2016年確診,患有嚴重先天性心臟病,但因為經濟、政策掌握、語言溝通、文化差異等多方面原因,一直未得到治療。在隨后的調研中,潘琦進一步發現,在當地,仁真曲姐的情況并非孤例。
開展救治的難點就在于,一方面這里的家庭難以知悉孩子得病情況;另一方面,即使知道孩子得了這個病,也沒有能力去治療。
“孩子是一個家庭的希望,這樣的問題不解決,涉及家庭的貧困問題就不能得到根本解決。”為幫助當地貧困家庭和先性病孩子,潘琦聯系交行,并和理塘縣委、縣政府積極開展對接工作。
最終,以華西第二醫院為主要治療單位,交行等機構提供資金贊助,理塘縣委、縣人民政府主辦的“呵護兒童心”醫療救助項目得以確立。在經過周密的研究和討論后,該項目分為先心病兒童篩查的籌備期、治療開展期、以及將篩查治療工作向周邊縣延伸的拓展期三階段有序進行。
2019年10月9日,華西第二醫院先天性心臟病兒童篩查治療團隊到達理塘縣,對全縣8所學校,10000余名學生進行篩查后,72名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被安排分批次到成都華西第二醫院進行治療。
交行因地制宜,匯聚各方力量,為理塘縣的孩子們帶來了“心”的保障。“交行高度重視這個救助項目,我們希望籌措更多的資金,讓更多人知道理塘的情況,幫助更多這里的孩子和家庭。”潘琦說。
“一天能掙300塊,領到工資就可以開心過年了。”張大姐興奮地說。在甘肅天祝,1135個貧困戶,約有4050人,和張大姐一樣,他們通過交行幫扶,在“金農商”獲得了穩定收入。
90后小伙陳俊璋正是天祝金農商電商負責人。七年前,大學畢業的他回到家鄉,和創業團隊用湊來的錢開起了淘寶店鋪,銷售當地野生干貨。兩年來,年銷售額不過10萬元,公司運營一度看不到起色。
轉機發生在2016年。交行掛職扶貧干部為天祝申請到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看準了金農商創業團隊的熱情和韌勁,從IT技術到訂單,他為陳俊璋們的創業夢點上了一把火。
2017年9月,交行“買單吧”App平臺與金農商進行對接。同年10月,天祝特產旗艦店在“買單吧”正式上線,白牦牛肉、藏羊肉等二十余款特色產品成功上架。
借助交行“買單吧”的大力推廣,天祝白牦牛肉和無公害、生態型高原土特產跨出省門、走向全國。天祝縣貧困戶找到了依靠特色優勢農畜產品增收的致富路,而陳俊璋也和他的創業小伙伴嘗到了幸福的滋味,2019年金農商電商實現年銷售額2000余萬元。
2020年交行繼續加大對天祝電商扶貧的支持力度,歲末年初“買單吧”與金農商合作舉辦“扶貧年貨節”,僅5天就實現了170萬元的扶貧產品銷售,訂單總量超1萬單。
2019年交行幫扶天祝縣消費扶貧的銷售金額實現1375.76萬元。在脫貧攻堅戰中,從早期圍繞基礎設施建設,到讓資金跟著產業走,再到創新電商+消費扶貧,交行在天祝縣多年扶貧工作中,走出了一條“造血式”扶貧路。
然而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起點。2020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又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剩余的脫貧任務依舊艱巨。交通銀行作為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對定點扶貧路的探索體現了責任擔當,同時也將繼續以更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脫貧攻堅持續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