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在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上,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同時公布了各自的5G套餐資費,宣告中國正式進入商用5G時代。
這一讓人翹首以盼的技術,與4G相比有何不同?快,將是諸多用戶獲得的第一直觀感受。有多快?北京郵電大學的一名學生前不久發布了自己測試學校5G網絡的視頻,結果令人振奮:平均下載速率在700Mbps左右,差不多是4G速度的10倍;下載音樂,只能看到“未下載”和“已完成”兩個畫面;在線看一部超高清電影,進度條隨便拖……而這還僅是個簡單測試。按照ITU(國際電信聯盟)和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計劃)的標準,5G網絡下,數據下載的峰值速率可以達到20Gbps。
不過,快并非5G的唯一要義。以連接密度為例,5G可以達到100萬個/平方公里,這是4G無法實現的。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總工程師胡堅波提供的數據,2010年至2030年,移動業務流量將增長數萬倍;到2030年,移動網絡連接的設備總量將超過1000億個。“5G將帶我們進入萬物互聯時代,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是5G發展的主要驅動力。”胡堅波說。
再看時延。5G可以達到毫秒級,僅是4G的1/10。這是什么概念?胡堅波做了個對比:從人們的大腦發出指令到肢體作出反應,大概需要20毫秒到30毫秒,而5G的延時響應時間可以達到1毫秒。這意味著,未來5G在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緊急搶險支援等方面都將大有作為。
“5G不僅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更是一種新的網絡、新的經濟、新的社會發展基礎設施。”在中國科協信息通信科學傳播專家團隊首席專家、工信部通信科學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張新生看來,超寬帶、海量連接、高可靠、低時延是5G主要的技術特征。5G成為新一代移動信息技術網絡的總稱,是新的通用技術。
“今天的5G是通用技術,普遍適用于多個行業,帶來長期且持續的改進,并能催生新的創新。通用技術對各個行業可以產生深遠且持久的影響,將重新定義經濟競爭力,并改變社會,這就是5G。”張新生說。
這樣優秀的5G,能干些什么?5G時代定義了以下三大應用場景。
增強移動型寬帶:能夠實現Gbps移動寬帶數據接入,三維立體視頻、超高清晰度視頻、云工作、云娛樂、增強現實等。
超高可靠與超低時延通信:應用方向為無人駕駛、遠程醫療、工業自動化、緊急任務應用等。
大規模機器類通信:主要針對物聯網、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樓宇等。
業界有句話,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中國通信學會經濟與管理創新委員會委員、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黃秀清指出,1G、2G打電話,3G、4G互聯網,5G商用后,人類將進入萬物聯網時代。
(選自2019年第11期《發明與創新·大科技》,由該期刊綜合整理,標題為本刊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