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偉偉
雞慢性呼吸道病是由支原體引起的一種呼吸道疾病,在雞群健康狀況良好、生活環境舒適等正常情況下,支原體不會引起雞群發病,但是在應激條件下、雞舍通風不良空氣污濁、雞群感染傳染性支氣管、傳染性喉氣管炎或傳染性鼻炎等異常情況下,很容易誘發雞群感染慢性呼吸道病。為此我們將慢性呼吸道病的科學防治方法簡單介紹如下,希望給廣大養雞同行提供參考和借鑒。
1 病原分析
雞慢性呼吸道病通常又稱為雞支原體病或者雞霉形體病,雞群發病后主要表現呼吸道癥狀、發病緩慢且病程較長,剖解病雞可見氣囊發炎,經常與大腸桿菌發生混合感染,雛雞呈現明顯的包心包肝癥狀。雞敗血支原體大小在病毒和細菌之間,一般沒有細胞壁、形狀為細小球桿狀。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容易與其他病菌區分開來。
2 流行特點
雞慢性呼吸道病在雞群中發病率較高、但是死亡率并不高,一般雛雞和育成期的雞群感染后癥狀比較明顯,感染嚴重時可引起死亡。產蛋期感染后癥狀不明顯,有的呈隱性感染。雞群感染后通過呼吸道分泌物來排出病原,污染周圍的空氣、飼料和飲水等,也可以經過種蛋垂直傳播給下一代,例如種蛋被感染后,胚胎在發育中后期或孵化后可以發病。引起雞發生慢性呼吸道病的主要原因有雞舍溫度較大、空氣流通不暢、營養不良、呼吸道遭到其他病原體的侵害等。
3 臨床癥狀
雞群單純感染慢性呼吸道病后初步表現呼吸困難、晚上靜聽雞群聲音可以聽到啰音和喘鳴聲,隨著病情的發展,病雞表現眼睛流淚、眼瞼水腫,有的雞只表現雙眼閉鎖、精神狀況較差、低頭縮頸等癥狀。如果病程較長,病雞眼睛內部可以看到有干酪樣物,嚴重的可以壓迫眼球造成失明。有的鼻腔分泌物增多、采食量下降、甚至衰竭死亡。
4 科學防治方案
4.1 加強飼養管理
首先從沒有慢性呼吸道病的雞場引進雛雞,建立無病雞群是防治本病的基礎。在雛雞入舍后提供適宜的溫度、避免溫度忽高忽低或溫差太大引起的雞只感冒或呼吸道癥狀,同時提供60%~70%的濕度,以免濕度過低、空氣干燥不利于呼吸道黏膜的生長發育和空氣中灰塵太大對呼吸道造成刺激,引起呼吸道疾病。加強通風管理,將舍內污濁的有害氣體氨氣、二氧化碳、硫化氫等及時排除舍外,防止氨氣濃度過高刺激雞體呼吸道黏膜引起的呼吸道癥狀。另外加強雞舍環境衛生管理,定期添加飲水和飼料,保證飼料和飲水干凈無污染,每天打掃雞舍地面,并每周兩次進行帶雞消毒,將舍內病菌含量降低到最少。
4.2 加強種蛋管理
因為雞慢性呼吸道病能夠垂直傳播,所以孵化前種蛋的消毒工作也非常重要。首先種蛋揀出后應在溫度沒有降下來前就進行熏蒸消毒,避免病菌被吸入蛋內,然后運入蛋庫進行妥善保管,蛋庫內的濕度應合適,防止濕度過高引起病菌的過度繁殖。在種蛋入孵前預熱到37~38℃,防止種蛋出汗被病菌污染,整個孵化過程中尤其是出雛前應定期進行熏蒸消毒,力爭將雛雞攜帶的病菌徹底消毒干凈,以免侵擾雞體引起慢性呼吸道病。
4.3 疫苗免疫
建議雞群接種雞毒支原體疫苗可以有效預防雞慢性呼吸道病的發生。在雛雞21日齡用支原體活苗點眼免疫,在8周齡使用滅活苗進行二次免疫,開產使用前滅活苗進行第三次免疫,在產蛋中期和后期各免疫接種一次。這樣不僅預防本批種雞感染支原體,還可以防止后代雛雞受到支原體的侵擾。在免疫前后一周時間切記不能使用抗支原體的藥物,避免引起免疫失效。
4.4 藥物預防
在雞群感染慢性呼吸道病后應計算使用敏感藥物進行防治,常用的藥物有泰樂菌素、多西環素和羅紅霉素等。也可以在支原體容易發生的日齡或季節使用藥物進行預防。例如在育雛期5~7天預防傳染性支氣管免疫后引起的呼吸道反應,可以使用泰樂菌素5天,在冬季可以使用紅霉素來預防感冒引起的呼吸道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