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和聰
摘 要 柑橘品種眾多,種植區域廣泛,主要集中于南方地區,是影響南方地區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物。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對食品的品質及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诖?,分析柑橘的精準栽培技術,以期提高四川省自貢地區柑橘種植的品質,進而促使柑橘種植農戶增產增收。
關鍵詞 柑橘;精準栽培;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四川省自貢市
柑橘精準栽培是指根據柑橘的品種及其特性進行細致劃分,采用科學的方式,從品種選擇、種植地選擇、肥料施用、水分控制、果實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進行精準管理,進而實現柑橘產量與品質的有效提升。
1 品種選擇
目前,市面上的柑橘主要分為柑類、橘類、雜柑類、甜橙以及柚類等多個類別,每個類別當中均含有多個品種。由于柑橘種類繁多,在種植過程中應結合當地的生態環境以及市場需求合理選擇種植品種。四川省自貢市最好選擇種植晚熟柑橘。
2 栽植地選擇
柑橘屬于熱帶、亞熱帶果樹,其生長對熱量具有較高要求。蜜柑是抗寒性能最佳的柑橘品種,然而其最低生長溫度也需高于15 ℃,冬季最低溫度不能低于-7 ℃。晚熟柑橘品種的栽培溫度則為-3~0 ℃。自貢地區地處四川盆地西南,可種植蜜柑、椪柑、甜橙、雜柑等多種類柑橘,應結合具體的品種選擇氣候條件最為適宜的地區進行種植。同時,還應分析土壤土層的厚度、松軟度,選擇肥力較好的微酸性土壤進行柑橘種植。如土壤不符合種植標準,必須進行土壤改良,種植過柑橘的土壤每隔3年應進行一次改良培肥[1]。此外,應選擇光照充足、排水性佳的緩坡山地作為柑橘種植地,以有效提升柑橘的品質。
3 配方施肥
運用測土配方技術檢測種植土壤的營養元素,根據種植品種的營養元素需求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在柑橘的不同生長階段,所施用的肥料品種及比例都要進行相應調整,同時還應根據土壤對各種肥料的吸收與利用情況實施精準科學施肥。運用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有利于實現柑橘種植的增產增效,可以有效改良土壤肥力,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經濟作物站及土肥站應對果農予以一定的幫助,合理制定配方施肥方案。應用精準栽培技術過程中,應選用有機肥作為柑橘的主要肥料,施用時應以有機肥和復合肥為主,配合多元素肥料施用,氮磷鉀肥料配比應以1.0∶0.5∶0.8為宜,生產中應根據不同柑橘品種需肥特性和土壤情況進行調整[2]。幼樹主要以氮肥為主,在初次結果前一年加大磷鉀肥施用量。
為了解決農村勞動力不足的情況,精準栽培技術的應用還應盡量減少施肥次數,優化施肥方式。在幼樹結果之前,正常的栽培方法是采取一梢兩肥的方式進行施肥,并且在冬季增施一次基肥,使幼樹可以快速成冠結果。為了簡化施肥工作量,可采用一梢一肥一基肥的施肥方式,并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對葉面噴灑2~3次肥料。
通常對結果柑橘樹要施3~5次肥,為了減少施肥用工量,可以減少施肥次數,一年施2~3次肥。每年施3次肥時,可減少穩果肥、促梢肥兩次施肥,只在春梢期、壯果期以及越冬期分別施3次肥即可,施肥比例為年度總施肥量的15%、55%以及30%。如只施加兩次肥,則只需施加壯果促梢肥與越冬肥即可,施肥比例為65%與35%。如種植的為早熟品種,則可提前施肥,如為晚熟品種,則需延后施肥。
4 水分控制
柑橘的種植對水分要求較高,不可過量灌溉,也不可水分不足,種植地應有充足水源,且建造有排灌設施,以合理應對旱情與澇災。對于水分要求較高的品種,應及時灌溉與排水。在春梢萌發期與果實膨大期要確保灌溉及時,確保春梢萌發,果實生長健壯。在果實轉色期,要嚴格控制水分,促進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升,此時不可再進行灌溉,可對樹盤進行覆膜或適當排水。
5 果實管理
在精準栽培過程中,應確保柑橘樹可以及時結果,保證產量的穩定性,應采用促花保果、疏花疏果技術或果實套袋措施加強果實管理。
對于幼樹進行管理,要加強水肥管理,確保幼樹可以成冠結果,如長勢較為旺盛,應立即進行拉枝或撐枝,也可于9月左右采取環割措施,保證花芽可及時分化。對于成年樹進行管理,應加強水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機肥,科學修剪,控制長勢,保持樹勢均衡生長,確保長勢合理,每年都可以正常結果。
6 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療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的原則,防治時先采用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方法,同時加強生物防治,再根據病蟲害的發病規律采取合適的化學防治手段,科學合理地進行病蟲害綠色防控。
6.1 嚴格檢疫
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應做好檢疫性病蟲害管控,禁止將疫區的苗木、果實或種子運入,一旦發現必須及時處理掉。同時應對常規病蟲害加以控制,避免交叉感染。
6.2 病蟲害的農業防治
農業防治主要包括4方面。1)在種植區域內種植防護林。2)選用具有良好抗病性的品種或砧木進行種植。同時,應了解柑橘的詳細生態指標,根據市場需求情況選擇合適的種植品種,確保將柑橘種植在條件適宜的區域。3)在柑橘園內種植適合的間作物。應選擇與所種植柑橘品種沒有共生性病蟲害的農作物間作,可選擇根淺、稈矮的品種,通常以豆科作物作為間作物或種植禾本科的牧草,種植綠肥作物后要保證適時割除,并將之翻埋于土壤中,使之為柑橘的生長提供營養。4)及時翻土,定期修剪果樹,保證土壤疏松,樹冠處通風及透光良好;做好果園內部的清潔以及種植區的排水工作,并及時進行控梢處理,合理控制柑橘樹的長勢,使之具有良好的病蟲害抵抗能力;避免果實表現出現傷口,減少果實腐爛的情況,提高果實的質量[3]。
6.3 病蟲害的物理防治
1)利用害蟲的趨光性,針對吸果夜蛾、葉蛾等蟲害可以采用燈光吸引或誘殺。2)針對大實蠅等害蟲,用糖、酒或醋的氣味吸引病蟲,將這些液體兌入農藥中誘殺害蟲。3)可以利用色彩對害蟲的吸引力,采用黃板吸引蚜蟲并進行誘殺。4)可以采用人工捕捉的方式,捕捉金龜子或蚱蟬,進而滅殺害蟲,也可在柑橘園內種植中間寄主,誘導害蟲在中間寄主上產卵,然后用藥物集中滅殺幼蟲。
6.4 生物防治
在柑橘病蟲害防治過程中,生物防治是其中最為關鍵的防治手段。1)可以進行人工引移,大量繁殖病蟲害的天敵來捕殺害蟲。紅蜘蛛的天敵是尼氏鈍綏螨,矢尖蚧的天敵是湖北紅點唇瓢蟲,卷葉蛾的天敵是松毛蟲或赤眼蜂等。2)可以采用生物或礦物源農藥滅殺害蟲,常見的生物農藥有蘇云金桿菌,礦物源農藥有氫氧化銅等。3)可以利用性誘劑殺滅害蟲,將性誘劑與少量農藥一同放置于田間,吸引實蠅雄蟲并將之滅殺,減少雄蟲數量,降低實蠅蟲的繁衍能力,進而減少病蟲害。4)可以采用生態控制的方法進行病蟲害的綠色防治??茖W規劃種植園區,種植防護林,優化生態環境,減少病蟲害的發生率。
6.5 化學防治
采用化學手段進行病蟲害防治時,必須注意所使用農藥的毒性不能過高,避免農藥殘留于果樹或果實上,應根據國家發布的農藥使用標準合理使用化學農藥防治。在農藥噴灑過程中,應根據病蟲害的發病規律,在適合的時間或采用適宜的方式進行化學防治。在病蟲害發生之初必須及時防治,嚴格控制病蟲害的安全間隔期,明確規定農藥的施用量及施用次數,混合使用多種不同類型的農藥進行交叉噴灑,以提高農藥的防治效果,防止病蟲害出現抗藥性。
參考文獻:
[1] 汪建明.淺析柑橘高產栽培技術[J].新農村(黑龍江),2016(28):77.
[2] 周云峰.柑橘高產栽培技術探尋[J].山西農經,2017(19):78,80.
[3] 陳志樞,曾憲故.南方柑橘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7(6):3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