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芬 任晨騫 陳玲芳 陳慧玲
摘 要 林權抵押擔保是擴大林業生產資金供給的重要工具,是在金融信貸業務創新與林業改革不斷深化影響下的重要內容和產物,也是當前有關領域中研究和關注的重點。基于此,以浙江省為例,分析林權抵押擔保中存在的融資風險與影響因素,并就其風險防范提出了相關對策。
關鍵詞 林權抵押擔保;融資風險;防范措施;浙江省
林業產業發展在區域經濟發展與農業增收等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林業具有公益性與生產性雙重屬性,在林業產業發展及其資金需求不斷擴大情況下,隨著林業改革的逐漸深化,當前林權抵押擔保也逐漸成為促進林業生產資金增加的重要工具。同時,林權抵押擔保作為金融信貸業務產品創新下的重要內容和產品,在實際開展中也必然會面臨著相應的信貸風險,對其進一步發展與推廣形成一定的制約。基于此,結合浙江省林權抵押擔保業務開展的實際情況,對其所面臨的主要風險及防范對策進行分析。
1 浙江省林權抵押擔保發展現狀
有關數據表明,浙江省林業資源在我國現有林業資源中的占比約為2%,是我國的林業大省與國家重點集體林區,林業資源十分豐富。浙江省林權抵押擔保業務的開展隨著全國林業政策的改革不斷發展和完善。為促進我國林業產業的發展,國家林業部門發布了森林資源資產貸款抵押登記管理辦法,其中的有關規定為地區林業產業發展中林權抵押擔保的開展和實施奠定了重要基礎,浙江省內多個地區也率先開展了林權抵押擔保試點工作,為其今后業務的進一步開展積累了一定的經驗。例如,景寧縣作為浙江省林業重點縣,具有豐富的森林生態資源,全縣現有林地面積16.424萬公頃,其中生態公益林面積9.903萬公頃,公益林損失性補償資金惠及農戶2.9萬余戶、村(組)集體經濟組織532個。林權抵押擔保作為金融信貸產品創新與林業改革深化發展下的重要產物,在推動地區的林業產業發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為了讓“沉睡”的森林資源變成可以抵押變現的森林資產,景寧縣先后出臺了《景寧畬族自治縣林權抵押管理辦法》《景寧畬族自治縣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為林權抵押貸款提供了政策支持,并結合林權抵押擔保實施情況,推動林權抵押貸款不斷向“精”“廣”“深”的方向推行,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目前,景寧縣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23.34億元,惠及農戶達17 375戶,通過林權抵押貸款真正地盤活了森林資源,讓林木資源變成“流動的資本”,成為廣大林農可以隨時變現的“綠色銀行”,促使林業資源煥發出了新的活力[1]。
在浙江省林業抵押擔保貸款中,以林權抵押擔保實現融資貸款的主要模式包含直接抵押貸款、聯戶聯保林權抵押擔保貸款、林權反擔保抵押貸款、生態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以及林權小額循環貸款等多種模式。其中,林權直接抵押擔保貸款是指借款人通過向銀行直接抵押林權以獲取貸款的模式;而林權聯戶聯保抵押貸款與林權反擔保抵押貸款均屬于“信用農戶+擔保”的貸款模式,這是針對金融貸款風險進行有效規避所實現的一種創新模式;林權小額循環貸款模式則是在進行林權抵押登記手續一次性辦理基礎上,在其貸款額度與有效期內借款人能夠對林權擔保抵押貸款數額進行分次、循環使用的一種模式,這是在傳統金融貸款業務程序創新基礎上實現的一種新的模式。同時,針對林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等其他新型林權抵押擔保貸款模式,該地區也在開展進一步的研究和創新。
2 林權抵押擔保中存在的風險及防范對策
2.1 風險分析
1)通過對浙江省林權抵押擔保貸款及其主要模式進行分析,可以看出林權抵押擔保貸款中存在一定的抵押物產權風險和問題。產權風險是用于抵押擔保的物權歸屬所引起的金融貸款風險,其中包含抵押物權的產權歸屬不清晰或者是存在產權共有、不法占有等情況,會造成相應的貸款風險。在林權證核準發放以及林業改革過程中,隨著相關工作的結束,林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林業管理模式粗放或林業管理的測量勘界技術水平較低等,都會導致相應的林權核準發放存在界線不清晰以及權證不符等問題,從而造成林權抵押擔保中的林地使用權和林地中的林木所有權不對應等情況,引起一系列林權抵押擔保貸款中的產權模糊與抵押物受償處理糾紛發生。
2)林權抵押擔保貸款中還存在一定的抵押物管理風險。林權抵押擔保的抵押物管理風險主要是指抵押物抵押擔保期間其價值實現原有價值保留的可能性得不到保障。林業產業在發展中具有生產周期較長以及管理風險較為突出等特征,在自然災害與人為不良管護影響下,均會導致林業資源的資產價值受到影響,必然會引起抵押物權管理風險下的林權抵押擔保貸款風險。
3)林權抵押擔保還存在一定的流動風險,對其抵押擔保貸款形成相應的影響。林權抵押擔保中的流動風險,多認為是銀行進行森林資源資產處置時不能根據市場價格進行變現的一種可能性。林權變現是通過對林權流轉進行變現以及進行林木砍伐變賣來實現貸款金額償還,但是當前我國的林業市場發展得不夠充分,因此,對林權抵押擔保下的林權流轉變現也產生了相應的制約,導致其在實際發展中存在一定的風險和問題。
4)林權抵押擔保中還存在有一定的違約風險與操作風險,其對林權抵押擔保及其金融貸款業務發展都存在一定的不利影響,需要引起重視。
2.2 防范對策
針對林權抵押擔保中存在的風險類型,需要采取相應措施對其風險問題進行有效防范。1)需要開展林權抵押擔保貸款的銀行機構,在有關業務開展與創新發展中,應堅持對林權抵押擔保及其貸款業務進行全過程控制和管理,以有效防范和應對各類風險發生,確保林權抵押擔保貸款的有序開展與長期發展。其中,銀行部門對林權抵押擔保貸款的全過程控制與管理實際上是對林權抵押擔保貸款業務推廣建立相應的全過程管理機制,通過開展以貸款前管理為主、以貸款后管理為輔助手段的綜合管理模式,對林權抵押物進行科學、全面的評估,并對借款人信用評級進行掌握,以進行合理的林權抵押擔保貸款方案制定,以對其風險進行有效控制和防范。2)對銀行部門來講,在林權抵押擔保貸款中還需要建立相應的信用評級制度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同時在與政府部門強化合作與有效溝通下,促進銀行部門對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制的不斷完善,從而為林權抵押擔保貸款開展及其長期的發展完善提供支持。3)在林權抵押擔保政策建設上,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林權流轉市場機制,同時進行多元化的擔保機制構建,促進森林保險制度與林權擔保抵押貸款風險補償機制不斷建立和健全,從而對林權抵押擔保風險的有效防范提供更加全面和完善的政策支持,降低其對林權抵押擔保發展的不利影響[2]。
3 結語
對林權抵押擔保存在的風險及其解決對策進行研究,有利于促進林權抵押擔保機制不斷完善,從而為林業產業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 劉祖軍.福建省林權收儲抵押擔保制度的實施成效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19,44(4):157-161.
[2] 唐加暉.集體林權抵押的法律障礙與對策分析[J].中國林業經濟,2018(1):5-7,14.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