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宏
摘 要:為適應永勝縣農業機械的發展要求,滿足不同層次農機擁者的需求,需要有一批懂技術、有文化、能教、能用的農機教學人員,根據我縣的實際情況開展農機培訓工作。
關鍵詞:農機技術培訓;推進;農業;發展
1 永勝縣農業的發展狀況和前景
多年來,永勝縣的農業生產方式已從傳統的牛耕馬馱向半機械化、機械化轉變,引進了很多的新技術、新機具。實施農業機械購置補貼項目十三年來,全縣共補貼購置資金近8000多萬元,帶動投入資金近億元,全縣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282 467.14 kW,各型拖拉機1633臺,其總動力達到26 510 kW。隨著農業產業化的發展,全縣各地先后成立了大批的農業專業技術協會等專業技術合作組織,依靠農業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特色農產品的生產、加工。至2019年11月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到199 037畝,其中,軟籽石榴62 386畝,芒果47 439畝,沃柑39 742畝,其他水果49 470畝。為了使我縣農業得到更好的保障,滿足農業專業技術協會等專業技術合作組織的需求,減少務工人員勞動強度,增加專業技術合作組織經濟效益。就必須加大農機技術人員和廣大農民群眾的技術培訓工作。使之成為有一大批精干的農機技術人員和一大批能接受新技術、新機具的新型農民的農業生產隊伍。
2 永勝縣農機技術培訓存在的問題
2.1 師資力量薄弱,人員編制少,年齡偏高
全縣共有農機技術培訓機構一個,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2人已獲得高級職稱,5人已獲得中級以上職稱。年齡較為偏大,平均年齡已達50歲,實際可操作人員較少,除了專職財務人員和辦公室人員外,所剩人員繆繆無幾。加之年齡偏大,在整個培訓活動中,雖有較強的工作經驗,但在實際操作教學中體力無法適應較長的實踐教學,給駕駛培訓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2.2 基礎設施差,裝備水平不高
由于場地有限,對駕駛培訓場練工作有很大的影響。經學校多年集累,現有教學設備:培訓教練車5臺、電視放像機1套、投影儀1臺、電腦7套、復印機1臺,與農機駕駛員規范化培訓的要求相差太遠。
2.3 資金短缺,投入不足
根據有關部門核定,培訓大、中型拖拉機駕駛員每人需交費900元,需學習45天。小型拖拉機每人需交費450元,學習30天。收費低,培訓時間長。學校沒有任何經費補充,這給農機培訓學校的日常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3 對永勝縣農機培訓工作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培訓重點,確保培訓質量
現代農業生產過程中,農機運輸與農田作業擔任著同樣的任務,特別是農機運輸在城鎮建設過程中承擔著比較重要的任務。拖拉機駕駛員培訓工作需加強,農機培訓工作是培養技術過硬、遵紀守法的拖拉機駕駛員。在培訓過程中,要嚴格按照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時間施教,大、中型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培訓時間為42天,小型拖拉機培訓時間為30天。合理安排教練車和學員上車學習時間,確保每位學員有足夠的學習時間,以便每一位學員都能學到駕駛技能。
3.2 拓寬培訓范圍,確保農機更好地服務農業
為了使農機更好地為農業服務,農機培訓學校的培訓業務需要更新,應根據我縣農業機械的分布情況,因地制宜地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開展準確的培訓業務。十三年來,由于農機購置補貼項目的實施,補貼機具小而多,安全性能不一,絕大部分農民對機具的性能不了解,需對機具的性能、操作、保養、維護的知識進行系統的培訓,避免機手因操作不當,發生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的損失。農機培訓學校可以和縣農機推廣中心聯合,利用農機購置補貼統一發放機具的機會,組織購機機手開展技術培訓,或者利用農技人員到各鄉鎮進行農業技術培訓的時間,對農民進行系統培訓,提高農機戶的實際操作能力,確保安全生產。
3.3 提高教師素質,適應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
如今,農業機械的發展日新月異,機具更新快發展更快,如果培訓學校對教師不加以培訓,不進行知識、技術更新,就跟不上農業機械發展的步伐,就不能滿足新技術的要求。加大農機技術教學人員的技術培訓投入,經常選派一些年輕的技術教學骨干到更高層次的技術院校進行學習、深造,以增強農機技術教學力量。在教練員少的情況下,提倡教練員一崗多能。可以向農機推廣中心或上一級單位借調技術骨干,經過崗位培訓,參加農機培訓工作。農機培訓學校要根據教學科目的強度大小安排好教學時間,進行輪流上崗,確保培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