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暉
摘? ? 要: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一幢幢建筑大樓拔地而起,成為城市發展的重要標志,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水平。社會大眾對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水漲船高,不再僅僅要求建筑物發揮遮風擋雨的功能,更要求其具備一定的美學價值。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管理方法,最后,本文就如何提升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者以一定的啟發。
關鍵詞: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有效途徑
1? 引言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上取得了長足進步,繁榮發展的經濟也促使各行各業煥發出嶄新的面貌。建筑工程與我們的生產生活緊密相連,不論是生產工作,還是日常生活,都離不開建筑工程,且在城市化進程的推動下,建筑工程項目必然會增多,也必然會接受社會大眾更嚴苛的質量要求。這對于建筑行業來說,是一場巨大的挑戰,但是,機遇與挑戰總是并行不悖的,如果建筑企業能夠抓住這一機遇,不斷提高建筑工程質量,必然會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了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質量,我國也出臺了眾多的政策來約束并規范建筑企業的行為,與此同時,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層出不窮,為建筑工程質量的提升注入了勃勃生機與新鮮活力。質量是建筑施工企業的命脈,身處嶄新的社會環境,企業必須重新審視開展建筑工程過程中面對的難題,應用現代化的質量管理方法,推進建筑工程質量邁向更高階段。
2? 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管理方法
近年來,不論是理論界,還是實踐界,都加強了對建筑工程質量管理的研究,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管理方法主要有如下兩種。
2.1?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
全面質量管理起源于美國,后來在其他一些工業發達國家開始推行,日本豐田汽車公司是最早將全面質量管理理念運用到生產活動中的,而豐田也因此名聲大噪,提高了自身的市場競爭地位。生產活動在不斷推進,全面質量管理理念也得到了相應的擴展,逐漸由早期的TQC(Total Quality Control)演化成為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其含義遠遠超過了一般意義上的質量管理領域,成為一種綜合、全面的經營管理方式和理念。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的核心主要有:(1)堅持全過程的質量管理,任何產品或服務的質量,都有一個產生、形成和實現的過程,要摒棄只重視施工階段的質量管理的理念,而是要將質量管理延伸到施工前的準備工作與施工后的驗收階段;(2)堅持全員質量管理,建筑工程涉及環節眾多,同時涉及眾多崗位上的工作人員,每個崗位都有各自的責任與使命,但是,各個崗位不應該各自為政,而要相得益彰,只有大家目標一致、行動一致時,組織才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3)堅持以工作質量為重點,全面質理管理所控制的對象如產品質量和服務均取決于工作質量,因此應以工作質量為重點、以零缺陷和一次成功作為企業的質量標準,越早檢查出缺陷,成本懲罰越低。
2.2? PDCA循環法
“PDCA循環法”又稱戴明環。四個英文字母及其在PDCA循環中所代表的含義分別為:(1)P(Plan):計劃,確定方針和目標,確定活動計劃;(2)D(Do):執行,實地去做,實現計劃中的內容;(3)C(Check):檢查,總結計劃執行的結果,注意效果,找出問題;(4)A(Action):行動,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適當推廣、標準化;失敗的教訓加以總結,以免重現,未解決的問題放到下一個PDCA循環。
3? 應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的有效途徑
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PDCA循環法雖然有所區別,但是,其核心理念卻是相似的。為了將這兩個理念應用到建筑工程中,可以從如下途徑入手。
3.1? 重視事前控制,做好“P”階段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充足的事前準備工作對于后續工作的順利展開有著重要影響。
首先,要確保施工原料達到相應的質量要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建筑工程需要用到多種多樣的施工原料,只有確保每一項施工原料的質量能夠滿足本項目要求,建筑工程的質量才能夠得到保障。在實踐中,企業往往疏忽了對施工原料的檢查,導致質量欠缺的原料也進入了倉庫,為了避免這一現象,企業應當建立完善的原材料審核與檢驗制度,同時與高質量的供應商合作。
其次,要建立完善質量保證體系,明確項目施工要達成的質量總目標,向各部分明晰其各自的職能與目標,分工明確,為了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相互推諉、責任不清的現象,應當建立并完善個人責任制,做到追根溯源,確保每一項問題都有專人負責,都能夠高效率地解決。
最后,要做好人員的培訓工作,著力提升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職業技能,要求各部門各施工參與者樹立質量意識,樹立高度責任心,確保施工質量。為了激勵員工以更加負責的態度與更加精湛的技能投入到工作中,應當明確獎罰體系,對表現較好的員工給予一定的獎勵,對表現較差的員工給予一定的懲罰,在工作隊伍內營造“評、比、學”的良好氛圍。
3.2? 重視事中管理,做好“D”與“C”階段
施工過程是建筑工程中周期最長的一個環節,也是對建筑工程質量影響最大的一個階段,即使計劃工作再周密,在這一階段也有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料之外的問題。近年來出現了許多不達標建筑工程,主要原因是建筑市場的管理混亂,不能正真按照設計圖紙施工,出現不符合技術規范和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建筑。為此,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對施工過程的管理。
首先,在“Do”這一階段,要確保施工人員讀懂設計圖紙,同時要嚴格遵守執行設計標準與項目要求。
其次,在“Check”這一階段,要積極地對待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把影響工序質量的因素都納入到管理狀態中,建立細化的質量管理點,及時檢查和審核質量統計資料和質量控制圖表;建立有必要的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對施工活動進行時刻檢查;對人工操作嚴格要求,施工活動必須按照流程和規范進行;在相關機械設備使用上,應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和工序順序,防止機械使用不當出現各種質量問題。
3.3? 做好事后控制,落實“A”階段
強調事前與事中控制,并不意味著事后控制不重要,相反,只有從時候控制中不斷汲取經驗,理清事前與事后階段存在的問題,才能夠更好地為下一次施工提供經驗指導。為此,施工單位應按國家有關的質量評定標準和辦法,對完成的分項、分部工程和單位工程進行自檢,如若發現問題應及時給予解決,絕不能搪塞或將其掩蓋。只有內部通過驗收再交給有關單位驗收,才能保證一次驗收通過,并提高整體的建設工程質量。除此之外,要注意經驗的積累,秉持持續改進的工作理念,一步步提升建筑工程的質量,杜絕不規范的行為再次出現。
4? 結語
總之,時代在快速發展著,建筑企業面臨的競爭越來越加激烈,如何確保建筑企業能夠跟上時代發展步伐,減少施工安全事故、提升建筑工程質量,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良好的地位,不只是建筑企業面臨的重大挑戰,同樣也是每一個企業都必須深思的話題。“全面質量管理理念”與“PDCA循環法”的提出為建筑企業的工程管理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認識到傳統建筑工程管理模式根深蒂固,要想搭建完善的管理體系絕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必須變革傳統管理理念,提高管理效率,將管理范圍擴展到施工前、施工中與施工后三個階段。希望本文提出的上述措施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廣泛運用,為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貢獻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 史錦明,陳珍林.質量管理方法在建筑工程施工過程中的應用[J].中華建設,2018(9):76~77.
[2] 吳倩.建筑工程施工項目的全過程質量管理方法應用[J].居舍,2018(8):124.
[3] 楊文波.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和應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8(4):191.
[4] 孫寒.試論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方法和應用[J].四川水泥,2016(4):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