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老師

因為喜歡跑步,我認識了一些同樣熱愛跑步的人。瞿先生,就是其中一位。他四十多歲,高高大大,俊朗瀟灑,踏實可靠。瞿先生身上還有一個標簽——“怕老婆”。
起先我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后來在為數不多的幾次聚會中,我發現只要瞿先生的妻子打電話來催他回家,哪怕酒沒喝完,他都立刻起身,跟大家致歉告辭。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已經吃完飯了,大伙兒嚷著去KTV唱歌,瞿先生擺擺手表示不去。瞿先生說:“我還得去燒烤店,買點羊肉串烤脆骨打包帶走,我妻子喜歡吃,等著我帶回去呢。”
大家面面相覷,心照不宣。個別人在背后猜測:“瞿先生那么怕他的妻子,之前一定做了對不起妻子的事。” 這么一想,似乎也合理。瞿先生現在開了一家加工廠,經常在外跑業務,應酬較多,身邊有些花花草草也是有可能的。
但事實并不是這樣。因為有一次瞿先生告訴了我,他為什么這么“怕老婆”。
當瞿先生還是小瞿的時候,年輕英俊,在鎮上的車床廠做技術工。有一天,廠里來了個漂亮姑娘,叫海萍,大伙兒都看愣了。海萍不是廠里的女工,她是來廠里找她姐姐的,她姐姐海娟是廠里的會計。在海萍離開辦公室的時候,由于走得急,拐角處跟小瞿撞個滿懷,小瞿手上捧著的樣品砸在了海萍腳上。那是個鐵質的樣品,雖說不至于骨折,但砸到腳上也夠疼的。
不過說起來,到底是海萍魯莽,她先不好意思起來。小瞿雖是被撞的,但自己的東西砸到了人家姑娘,心里也是過意不去。他們兩個互相拼命道歉。被海娟瞧見了,于是就替他們雙方介紹了一下。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像有心靈感應似的,兩個年輕人臉都紅了。這之后,小瞿跟海萍開始約會,感情日益加深。
海萍跟小瞿處對象的事被海萍的爸爸知道了,他竭力反對——海萍的爸爸是村支書,家庭條件還可以。海萍雖然是初中畢業,也沒工作,但也不至于找小瞿這樣的小伙子。為啥?小瞿家太窮了!早年喪父,家里還有個老母親,母子倆住在三間老房子里,風雨飄搖。
其實,海萍爸媽已經替她悄悄地物色了一個人家,是鄰鎮的一個小伙子,開卡車跑長途運輸的,很能掙錢,在鎮上也有樓房,條件比小瞿家強太多了。但是,海萍就是吃了秤砣鐵了心,非小瞿不嫁。小瞿也是三番五次上門,跟海萍的爸媽保證:“我雖然沒錢,但是我會努力,一定讓海萍過上好日子。”最后,海萍的爸媽妥協了,張羅著給他們辦婚事。
婚,是結了。三間老屋里擺著海萍的陪嫁,各種新式的家電,原本狹小陰暗的屋子顯得更加擁擠。小瞿跟海萍商量:“我想從廠里出來,辦個小型的養殖場。”海萍自然沒意見。不過,她還是做了一件事,回娘家說服爹媽,要他們支持。這是小瞿不知道的。當海萍遞給他6萬元錢的時候,他感動得不行,他沒想到,海萍竟然猜到他資金不夠,他原打算問幾個兄弟借的。
小瞿的養殖場在鎮東頭,他還蓋了簡易的宿舍,沒日沒夜地忙活。他肯吃苦,一心想把養殖場辦起來,多掙些錢,讓海萍過上好日子。他讓海萍在家,但海萍哪肯?
有一次,海萍在養殖場干活,被鄰鎮的那個開長途運輸車的小伙子瞅見了,立馬上前對她冷嘲熱諷:“你要是跟了我,還不是吃香的喝辣的?”
小瞿心疼不已,那么養尊處優的女人,那么如花似玉的女人,跟著自己受苦,風里來雨里去,為他著想,為家庭忙碌。她本不該過這樣的生活,一切都是因為愛他,所以愿意跟著他吃苦受罪。這樣的女人,怎可忍心辜負?
有這股子勁兒憋著,小瞿更是一心撲在養殖場,功夫不負有心人,養殖場每年都有不少盈利。那幾年,小瞿夫妻齊心協力,不僅在鎮上蓋了新樓房,還生了個胖兒子。
后來,海萍的弟弟讓小瞿跟他一起合伙辦加工廠。小瞿一合計,覺得可行,就把養殖場轉讓了,一心一意地跟小舅子忙加工廠的生意。
自那以后,海萍就安心在家,伺候婆婆,照顧孩子,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條。她跟婆婆也好得跟親母女似的。海萍是這么說的:婆婆早年吃過苦,一個人拉扯小瞿很不容易,我怎能不對她好?光是聽這話,就讓人心里暖暖的。
常常,在暖洋洋的午后,海萍跟婆婆坐在門前。她打一盆熱水,給婆婆泡腳。然后,她也搬個小凳子坐在婆婆旁邊,專心致志地給婆婆剪腳趾甲。來來往往的鄰居都看到了這樣一幅溫馨的畫面——但這不是作秀,而是海萍家的日常生活。另外,海萍把兒子也帶得干干凈凈,彬彬有禮,明明可以富養的男孩,被海萍教育得踏實、誠實,學習成績也很優秀。
有海萍這個穩定的大后方,小瞿更是如魚得水,在外忙得帶勁。
小瞿三十多歲的時候,大家都叫他瞿老板,我還是稱他“瞿先生”吧。
后來,瞿先生跟小舅子不合作了,各自忙活,因為他跟小舅子之間,產生了分歧。
海萍的弟弟比較圓滑,嘴巴也甜,因此身邊花花草草不斷。瞿先生是知道的,他也勸其回頭,但小舅子卻聽不進去,紙里包不住火,小舅子的行為終于被妻子發現了,好好的一個家,就這么散了,孩子也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
瞿先生感嘆道:“當初也是小舅子拼命追她的,到手了就不珍惜,這樣怎么行?”他珍惜海萍,珍惜這個家。他后來自己開了小加工廠,無論在外如何應酬,只要海萍打電話給他,他都按時回家。海萍讓他戒煙,他還真的把煙戒了。
時常,有人看見瞿先生牽著妻子的手,在河濱公園散步,低聲說話,一幅歲月靜好的畫面。
去年,瞿先生的母親洗完澡從衛生間出來,一個不留神,摔了一跤,把腿摔斷了。從醫院出來,瞿先生的母親就臥床養病。瞿先生執意要請護工回來照顧,但海萍堅決不肯:“我又不是沒時間沒精力照料,外人照顧我總歸不放心。”
好在他們的兒子已經在外上大學了。海萍有時間把婆婆伺候得無微不至。從一日四餐,到擦洗身體,她任勞任怨,沒有一句抱怨的話。
那段日子,瞿先生工作忙,經常出差,照顧母親的事全都落在海萍身上。每次瞿先生回來,看到母親渾身清清爽爽,精神也好,忍不住熱淚盈眶。婆婆也說:“這個家,沒了海萍不行,海萍是我家的福星。你一定要好好待她。”
好好待她,讓她過上好日子——這句話是瞿先生當初求婚時的承諾。他做到了。
低谷時,妻子給他鼓勵,陪他一起吃苦。得意時,妻子始終謙和,給他一顆定心丸。家和萬事興,這樣的家庭怎能不發達?怎能不興旺?
常有人笑話瞿先生“怕老婆”。其實,這哪是怕?這是深深的愛啊!
對海萍的娘家人,瞿先生也是掏心掏肺,真心實意。岳父早已退休,賦閑在家,瞿先生時常帶著海萍回家探望,陪老人家喝點小酒,聊聊天。一有時間,瞿先生就帶三位老人外出旅游,飲食起居安排得妥妥當當。
瞿先生和妻子,這一生一世,相互扶持,相伴到老。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