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杰 顏鐵軍
【摘要】導入是中小學音樂教學的重要環節,在對相關文獻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音樂課的導入劃分為三類十七種方法,在強化導入方法的學術理論基礎上,從實踐層面為音樂教學提供比較完整的導入方法體系。在導入方法分散性的假設下,從性質的角度進一步彌合理論與實踐的缺口,強調導入的融合性、關聯性、互動性,以期發揮導入的實踐效果。
【關鍵詞】音樂課;導入方法;類型;性質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8-0088-03
【本文著錄格式】張杰,顏鐵軍.中小學音樂課導入方法的類型與性質[J].北方音樂,2020,04(08):88-90.
音樂課對中小學生的身心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學生通過音樂課上的學習體會情感的表達,通過樂曲的欣賞和分析來提高審美意識,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加音樂實踐活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然而在音樂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如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使學生處于一味接受的狀態,無法體會到音樂所帶來的魅力;課堂導入方法的單一,教師經常使用固定的導入方法使學生沒有新鮮感,失去學生的思考和探求,從而對音樂課失去興趣。好的課堂導入可以在課堂教學伊始就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的氣氛,使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達到水到渠成。而在中小學音樂課堂上,教師往往忽略這個這一重要環節,直接開口領唱,使音樂課失去了原有的趣味與魅力,也失去了學生對音樂課的喜愛。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結合教材內容試著設計一些巧妙的課堂導入,從而有效地提高音樂課堂教學。
思想家柏拉圖說過:“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節成功的音樂課,課堂導入是必不可少的。第一,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當中,以便展開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如果學生沒有把注意力投入到課堂當中,那么教師無論準備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都是無用的;第二,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許多中小學生在低年級的時候十分喜愛音樂課,他們積極參與音樂課堂并與教師積極互動,但是隨著學生的成長到了中、高年級時,學生逐漸不愛開口歌唱,在課堂上不與教師互動,而課堂導入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種問題。恰當的課堂導入可以輕松地引領學生對音樂的學習,使得學生有興趣,學生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動力,更能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也促進了他們在音樂方面的發展;第三,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課堂導入可以有效地活躍課堂氣氛,它區別于傳統的音樂課堂教學,教師作為主體直接教唱,使學生沒有參與進教學活動,從而失去對音樂課的學習興趣。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重視教學方法,讓學生作為主體,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良好的課堂氣氛會使課堂教學生動活潑,學生喜愛音樂課堂。
一、音樂課導入的相關研究
國內專家學者對音樂課堂導入這一環節做出了許多的研究,從宏觀角度出發為我們闡明了導入的含義、作用、原則、要求、方法等,具有很高的理論指導意義。廖乃雄教授的《音樂教學法》介紹了我國音樂教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和國外著名的音樂教育體系,全方面、立體地講解了音樂教學方法與規律,讓教師在學習、研究音樂教學法時有了理論依據,根據我們中小學音樂教育實際,有選擇地綜合運用中外音樂教學法;尹愛青教授主編的《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一書中依照音樂教育學科體系和課程教學改革相融合,音樂課堂教學實踐和理論解析相結合的出發點,內容包括學校音樂教育導論和音樂教材教法兩部分。書中既講解基本原理的內容,又有教學活動的經驗和實例,在課堂導入方面列出了13種導入方法,并詳細地講解導入方法的作用和在課堂上的實際應用,不僅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有清晰的思路,還引導教師在教學中的思考和創新;學者李琳在《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新課導入環節的方法研究》論文中針對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提出詳細的導入方法應用并闡述課堂導入的特殊性,對研究音樂課堂導入方法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更多的學者結合教學實踐,探究教學方法,如《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導入方法的研究探討》一文,作者雷琳對現階段音樂教學的現狀以及幾種導入方法進行了分析,并且在每一種導入方法后都給出了實際案例;《小學音樂課導入設計的原則與方法》一文中,作者鄒秀云闡述了音樂課導入新課的設計的四大原則——藝術性、合理性、關聯性、科學性。還給出了四種導入的方法;《未成曲調先有情——淺談音樂課的導入設計》的作者戴鳳列出了八種適合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導入方法;董國鎖的《用音樂導入音樂——音樂課堂導入花絮點滴談》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他從音樂的審美體驗出發,采用“音樂導入音樂”的方法,認為這一方法助于激發學習興趣、激起學生情感的體驗、創設教學情境。能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作品內涵。此外,還有很多關于中小學音樂新課導入的文章,這些文章多為一線音樂教師所寫,從教學實際出發,論述了小學音樂新課導入的方法,具有較高的借鑒意義。
新課導入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甚至有時能決定一節課的教學質量。綜合筆者已掌握文獻,課堂導入方法有17種,具體包括:故事導入、問題導入、謎語導入、生活經驗導入、音樂導入、電教手段導入、律動導入、游戲導入、情境導入、利用舊知識導入、利用生動實例導入、直觀教具導入、繪畫導入、動畫導入、教師個人魅力導入、民族音樂背景導入和愛國主義精神導入。這些方法都能從不同層面激發,引領著學生學習音樂。
二、導入的類型劃分
音樂課堂導入的方法多種多樣,導入的出發點也各有不同,在針對學生起到的效果方面可以劃分為以下三類。
(一)時空觀念影響的劃分
教師在做課堂導入時會經常設定特定時間和空間場景,這種方式會讓學生有一個新鮮感,也會讓學生有一個良好的代入感,并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情境導入、和生活經驗導入,教師用聊天的形式或者是創設情境和發現生活點滴方面入手,意在給學生營造時空觀念,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有一種全新的交流學習體驗,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行課堂教學。
(二)基于感知的劃分
音樂課堂區別于其他課堂,它給學生帶來更多的是感官的體驗,學生用視覺、聽覺、觸覺來感受和感知音樂,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以此為出發點設計課堂導入。
視覺性導入有電教手段導入、繪畫導入、動畫導入,這些導入可以很直觀地帶給學生信息,電教導入可以通過圖片的展示讓學生一目了然地了解所要學習的內容,教師可以通過繪畫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圖畫,來引導學生學習。動畫導入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貼近學生的課余生活,符合學生的心理,學生通過看動畫吸引了課堂注意力,對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充滿了好奇和興趣。
聽覺性導入有音樂導入,音樂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美妙的旋律會給予人們不同的感受和聯想。在音樂課堂上教師可以運用一首歌曲、一段旋律或者是大自然的聲音來進行課堂導入,用一段旋律激發學生的想象,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輕松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觸覺性導入有律動導入、游戲導入、利用生動實例導入、直觀教具導入。律動導入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并體會音樂,它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使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音樂課堂學習,培養學生的樂感與美感,這樣所學的歌曲會讓學生百唱不厭,百聽不煩,甚至終生難忘;游戲導入符合中小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生們都愛玩耍,教師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游戲,如樂理知識音符時值的學習,用“找朋友,手拉手”的方式,一組同學是“四分音符”,一組同學是“二分音符”,教師規定時值,學生手來手找相應的時值,這樣既在做游戲中激發學生的興趣,又教授了單調的樂理知識;利用生動實例導入可以讓學生有主觀的體會,教師在課堂導入時演奏樂器,或者請學生演奏樂器,這樣生動真實的體驗給學生帶來對音樂不一樣的感受,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喜愛;直觀教具導入可以讓學生觀察樂器的外觀,了解樂器的音色,音域和演奏方式來激發學生好奇心,吸引學生注意力,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中用教具導入可以發揮良好的作用,把抽象的樂曲形象化,讓學生感受到音樂。
(三)情感意義的劃分
音樂課不僅是演唱歌曲和學習樂理知識,還有通過音樂對學生的審美和情操的培養,在學習歌曲的同時給學生帶來審美的享受,不斷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課前導入可以在學生的情感方面、歌曲的意義導向方面進行啟發教學。
情感導入有故事導入、教師個人魅力導入。故事導入通過引人入勝的情節、引起深思和產生共鳴的結局來對學生的情感層面進行導入,學生在情感上達到認知,在行動上就會積極,這樣就達到了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目的,使課堂教學氛圍輕松愉悅;教師個人魅力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一位充滿個人魅力的音樂教師應該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高雅的藝術修養、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和規范的行為舉止。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音樂教師通過自身的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學生在情感上認可教師就會在課堂上主動學習。
意義導入是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它是在情感體驗下自然而然出現的,有情感的投入才會產生意義。意義導入有故事導入、民族音樂背景導入和愛國主義精神導入。故事導入在給學生產生情感體驗的同時,又表達了意義體現,兩者是相互作用的,教師可以從故事的內容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也可以從故事的意義方法啟發學生,兩種方式都是引導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民族音樂背景導入在學習少數民族民歌方面有很好的應用,教師介紹我國少數民族的風俗民俗、穿衣服飾、飲食習慣、和民歌方言等方面,讓學生了解民族的多樣化和民族的大團結,繼承各族人民團結友愛的中華民族光榮傳統;對于“愛國主義”類型的音樂,教師可以將情感色彩濃烈的部分導入給學生,如歌曲的背景故事、革命先輩的事跡,讓學生感受到歌曲中愛國的情懷,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喜愛之情。
三、導入的性質
音樂課的導入類型雖然很多,但在教學實踐中應注意融會貫通,靈活把握,從宏觀層面應注意導入的性質,從而由類型的甄別與選擇引向課程的全局。
(一)融合性
音樂課堂導入方法有許多,但是每一種導入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在應用過程中可以選擇多種并相互融合,讓學生通過感受音樂、認知理解、激發興趣等多方面引導學習。如人音版《快樂的音樂會》一課,旋律歡快活潑,歌詞用小胡琴、小喇叭、小銅鼓的外形及演奏姿勢與小貓、小狗對音樂的喜歡,來表達樂器的多樣性和音樂的感染力。本課難點是掌握休止符節奏和結束句的演唱。教師應首先播放音樂,讓學生對旋律有初步了解,然后隨著歌曲與學生一起進行律動,讓學生在律動過程中感知音樂,接下來,教師用多媒體教學展示樂器的外觀和音色和小動物們可愛的形象,讓學生有感官的認識,教師與學生反復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學生自然而然就在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上充滿了興趣和主動性。
(二)關聯性
課堂導入和課堂教學之間具有關聯性,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求對課堂教學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教師用恰到好處的導入方式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以引起學生對新知識新內容的熱烈探求。課堂導入在教學中起到知識的連接,它可以巧妙地銜接新課的教學,用簡潔的語言或輔之動作拉開一堂課的序幕,隨之進入課堂教學主體的過程。課堂導入與課堂教學相互關聯、密不可分,兩者能夠做到前后呼應,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甚至達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三)互動性
課堂導入豐富了課堂教學的互動性。課堂導入是教學活動的開始環節,是教師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方式,它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增加師生之間的課堂互動,在學生面對課堂的時候可以消除學生內心的抵觸、倦怠心理。面對新知識時可以消除學生對新課內容的懷疑心理,對學習程度的懼怕心理。這是因為好的導入能增強課堂的趣味,豐富課堂教學的互動性,教師通過導入方法使學生心情愉悅、思維活躍、注意力集中。激發學生對課堂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能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學習,不僅能降低理解上的難度,而且能消除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大大提高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增加學生對教師信任與尊重。
四、結語
課堂導入與整節課教學相比是小小的一部分,但是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奠定課堂教學的基調,活躍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擁有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無論我們通過課堂的研究和教學的設計,都是希望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能夠喜愛音樂課堂和熱愛音樂。
參考文獻
[1]李琳.小學低年級音樂課堂新課導入環節的方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4(6).
[2]廖乃雄.音樂教學法[M].北京:中國音樂學院出版社,2005(7).
[3]尹愛青.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9).
作者簡介:張杰(1994—),女,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2016級碩士研究生;顏鐵軍(1975—),男,吉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