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道星 盧鈺

[摘要]目的:研究直觀教學法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應用及其效果。方法: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口腔醫學專業大四學生80人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人,實驗組采取直觀教學法,對照組采取傳統教學法。以理論考試和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兩組的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結果:實驗組理論成績為(84.5±4.0)分,高于對照組的(73.5±6.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問卷結果顯示95%的學生對直觀教學法滿意。結論: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了臨床思維,加強了理論與臨床結合的能力,取得了滿意的教學效果,值得在口腔正畸教學中推廣。
[關鍵詞]直觀教學法;口腔正畸學;合并交叉教學;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424.1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8-6455(2020)05-015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audio-visual learning in orthodontics teaching. Methods ?We selected senior students from Fosha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contained 40 studen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audio-visual learning method,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learning method.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by theoretical examination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84.5±4.0, which wa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3.5±6.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he survey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students (95%) were satisfied with audio-visual learning method. Conclusion ?The audio-visual learning method used in orthodontics teaching improved the students' ability to analyze problems, and strengthened the ability to combine theory with clinical, Audio-visual learning method achieved satisfactory teaching results and was worth popularizing in orthodontics teaching.
Key words: audio-visual learning; orthodontics; consolidation-intercross learn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case-based learning(CBL)
口腔正畸學是口腔醫學的一個重要分支學科,其主要研究牙頜面畸形的病因、機制、診斷分析、預防及治療。目前口腔正畸本科教學面臨著內容復雜、概念抽象、教學時間安排較少等困難。傳統的教學通常是循序漸進的、章節式的直線式教學方法,學生被動接受知識,教學效果不甚理想[1-3]。合并交叉教學(Consolidation-intercross learning)是以理論知識進程與對應的實際事物交叉發展的順序組織教學[4]。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以解答問題為驅動力,以小組討論交流為手段的教學方法[5]。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將臨床真實病例帶入課堂的一種教學方式[6]。本研究中的直觀教學是借鑒合并交叉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PBL)結合以臨床病例為引導(CBL)的教學模式。
1 ?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以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口腔醫學專業大四學生作為教學與調查對象,其中男生34人,女生46人,平均年齡22歲。按照隨機原則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0人。實驗組采用直觀教學模式,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教學前對兩組學生的年齡、入學成績、在校期間基礎課成績、實驗課成績等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其具有可比性。
1.2 教學方法
1.2.1 師資配備:擔任多年口腔正畸教學工作的正畸副主任醫師。
1.2.2 教學內容:對照組:以教材為藍本,并以多本正畸專業資料為參考備課。實驗組:以教材為大綱,參考正畸專業書籍,特點是大量內容來自正畸患者資料庫,以豐富教材內容。
1.2.3 教學過程:兩組均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授課。對照組:采用傳統灌輸式教學,依據教材循序漸進的、章節式的直線式教學模式。實驗組:借鑒合并交叉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采用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BL)結合以臨床病例為引導(CBL)的直觀式教學模式。在臨床正畸患者病例資料庫選取典型臨床病例,在學習病例的過程中梳理相關理論知識。
1.3 考核方法
1.3.1 理論考試:課程結束后對學生進行閉卷理論考試,考試內容符合大綱要求,題型為選擇、簡答題、論述題,各題型比例合適、題量合適,難易適中,覆蓋面較廣。全面了解學生對該課程的基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外有15%的提高性知識題目,以考核綜合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1.3.2 調查問卷:課程結束后對實驗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內容包括認知速度、自學能力、對教學方法的認可程度、對課程的興趣、臨床思維的提高。①學生認知速度:對正畸理論知識的理解所需時間(時間長~短);②學生自學能力:自學正畸知識的能力(能力弱~強);③對教學方法的認可程度:學生對正畸課堂教學所留印象(印象差~好);④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喜歡正畸課程,希望多了解課程的內容(興趣小~大);⑤學生的臨床思維的提高:對學生正畸臨床思維能力的提高(提高小~大)。每個調查項目的評分為1~10分,分數越高表示對調查項目的評價越積極。通過匿名調查問卷方式,收集學生對直觀教學法的教學效果的評價,以百分比率來統計分析教學效果。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 17.0統計軟件采用t檢驗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理論成績比較:學期結束對學生進行口腔正畸學理論考試,實驗組為(84.5±4.0)分,對照組為(73.5±6.5)分,實驗組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9.217,P=0.000)。
2.2 實驗組調查問卷分析:本次共發放問卷40份,收回有效問卷40份,有效率100%。結果顯示95%的學生對直觀教學法的教學效果表示滿意(總分值>30分)。具體評分見表1。
3 ?討論
3.1 口腔正畸教學中實施直觀教學法的必要性:口腔正畸學是一門理論及臨床實踐很強的學科,涉及顱面生長發育學、生物力學、材料學、美學及心理學等多學科內容,本科生學習起來具有一定難度。傳統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循序漸進的、章節式的直線式教學,學生往往覺得正畸知識枯燥難懂,并且理論課程、實驗課程以及實習分開進行,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不能很好地聯系[7-8]。
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基于現實世界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方式,1969年由美國的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麥克馬斯特大學首創[9]。研究表明PBL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自學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10-11],但對于正畸學中臨床實踐性較強的內容效果不明顯。以病例為引導的教學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是將臨床真實病例帶入課堂的一種教育方式。CBL與PBL教學法雖然都是以問題為學習的起點,但又不完全一樣,CBL需要教師先講解教材,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前提下,然后做病例分析[12]。正畸學理論與實踐結合緊密,教學中的病例分析與討論可以增加理論和實踐的聯系,但單純CBL對學習正畸知識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13]。
直觀教學是借鑒合并交叉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經驗,教學過程中以問題為導向的學習(PBL)結合以臨床病例為引導(CBL)的教學模式。直觀教學法以臨床病例為基礎,通過分析病例中患者的診斷、治療來達到學習相關理論知識的目的,可以使學習過程更貼近臨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臨床思維模式。由于病例是臨床醫師親自經歷的,對患者的情況及治療過程能全面掌握,便于課堂講授[14-15]。同時病例資料庫內應有成功病例的經驗,也可有失敗病例教訓,可以使學生更貼近臨床,幫助學生少走彎路。另外病例資料庫的病例由臨床醫師自己收集選擇,可以隨時增加采用臨床前沿技術的病例[16]。病例資料庫的建立也有利于臨床醫師的臨床經驗總結,便于與患者溝通,可謂一舉多得。
3.2 直觀教學法的應用效果:教學實踐表明,實驗組理論成績為(84.5±4.0)分,高于對照組的(73.5±6.5)分,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學生普遍認可直觀教學法,認為直觀教學法能提高對正畸知識的認知速度和自學能力,并且有利于培養臨床思維。但調查結果顯示有一部分學生(15%)認為直觀教學法對提高自學能力沒有明顯作用,這可能跟學生未學習完其他專業課程,尚未接觸臨床工作,而且正畸臨床患者周期長,正畸醫師對患者的考慮需要更全面的口腔知識輔助,對學生自身理解能力要求較高。
本研究結果顯示直觀教學法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在有限的教學空間接觸“臨床患者”,增加了理論講解的真實感,拓寬了學生的思路。特別是可以使學生在較短的課堂教學時間中系統了解正畸患者長達一兩年的完整治療過程,具有感性、親驗的特征,能夠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利于培養更能適應醫療衛生市場的口腔醫學畢業生,值得在口腔正畸本科教學中推廣。
[參考文獻]
[1]管麗敏,范建誼,王菲,等.慕課教學模式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9):130-133.
[2]宿洪麗.口腔正畸學臨床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7,44(1):41-44.
[3]毛玉龍,張偉偉,張榮和,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本科醫學生口腔正畸學帶教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14):38-40.
[4]李若萱,呂亞林,王曉庚.非口腔醫學專業醫學生口腔正畸教學中“口腔直觀教學法”的設計與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2,32(2):235-237.
[5]Alrahlah A.How effective the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n dental education. A critical review[J].Saudi Dent J,2016,28(4):155-161.
[6]婁依婷,冷志勇,馮劍穎.CBL教學模式在口腔正畸學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7,31(2):226-229.
[7]王歡,丁寅,李菲菲,等.口腔正畸本科教學改革的探索和體會[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1):973-975.
[8]游清玲,錢玉芬,沈剛.本科階段口腔正畸教學模式與質量管理初探[J].上海口腔醫學,2011,20(3):324-327.
[9]唐敏,何進安,麥文佳,等.PBL結合數字化頭影測量技術在口腔正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8,2(12):251-252.
[10]賈德蛟,吳秋瑾,劉海霞.以問題為基礎學習教學方法結合數字化排牙實驗教學方法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6,36(1):85-88.
[11]莊璐,烏蘭其其格.PBL教學模式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105):360-361.
[12]謝賢聚,王紅梅,白玉興.案例教學法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育中的應用[J].北京口腔醫學,2015,23(6):349-350.
[13]侯建華,孟秀萍,朱憲春,等.數字化輔助的CBL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22):6-8.
[14]劉暢,候旭,王碩,等.以案例為基礎的教學法與Seminar教學法相結合在口腔正畸研究生教學中的應用與探索[J].吉林醫學,2016,37(1):252-254.
[15]王建衛,任利玲,潘曉婧,等.口腔正畸臨床病例庫在PBL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5,17(1):60-62.
[16]蔡川,徐娟,張彤,等.口腔全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口腔正畸教學的研究[J].中國美容醫學,2018,27(8):136-138.
[收稿日期]2019-07-29
本文引用格式:鄒道星,盧鈺,王增全,等.直觀教學法在口腔正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美容醫學,2020,29(5):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