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李楓 劉增兵 陳慧 曠光彪 楊濤
貴州的春天是從田野開始的。跟隨春風的腳步,金黃的油菜花從壩區向山坡延展,紅了桃杏、白了梨櫻。
2020年,貴州從搶抓春耕入手,全力以赴保供應、穩市場,促生產、擴銷路,堅決奪取戰疫戰貧兩個勝利。
農村產業革命經得起疫情大考,扛得起攻堅大梁,得益于省委、省政府下出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始終把農村產業革命的主動權牢牢握在手里。
貴州大地,田間地頭,分時段分區域春耕春播熱火朝天;園區基地,錯峰錯時復工復產有條不紊。全面對照“八要素”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貴州產業布局向貧困地區聚焦,品種選擇向短平快聚焦,推動農村經濟更大范圍更深層次地實現“六個轉變”,讓貧困群眾持續穩定脫貧,決勝同步小康。

1. 貴陽市三江農場周邊的桃樹林,粉紅的桃花、潔白的梨花綴滿枝頭,金黃的油菜花點綴其間,美不勝收。(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陳慧 攝)

2. 安順市西秀區舊州鎮茶嶺村嫁接苗種植基地。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陳慧 攝)

3. 清鎮市紅楓湖鎮的中華茶博園種植基地迎來明前茶采摘期,當地群眾在茶葉基地采摘春茶。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曠光彪 攝)

4. 仁懷市高大坪鎮銀水村油菜花盛開。2020年,預計油菜籽年產值1031萬元,農民戶均增收2428元以上,并輻射帶動壩區周邊農戶發展產業經濟。(李仁軍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