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利軍 廖凱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文葉飛
(龔利軍單位 / 銅仁市碧江區委組織部廖凱單位 / 銅仁市碧江區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哈文麗)
堅守抗疫一線,張承源用平實的言語、堅定的行動,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確保群眾生命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2月26日凌晨,銅仁市碧江區正光易地扶貧搬遷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張承源,在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時因突發疾病搶救無效去世,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5歲。
在苗鄉長大的張承源身上有著善良質樸、堅強上進的優良品格,2010年9月入黨,2013年當選為松桃自治縣冷水鄉三腳坡村黨支部支委委員。
2019年8月,張承源一家跨區域搬遷到碧江區正光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開啟了新生活。妻子彭素珍在小區內從事鹵肉經營,15歲的女兒張婷和12歲的兒子張游在附近讀書,一家人擺脫了貧困,日子和美安樂。
“黨和政府的易地扶貧搬遷政策讓我們過上了好日子,作為共產黨員,就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為黨分憂、為民造福?!卑徇w入住后,張承源積極參與當地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工作,幫助搬遷群眾盡快適應城市生活。2020年1月20日,燈塔街道黨工委批復成立正光社區臨時黨支部,張承源被推薦擔任臨時黨支部書記。
“張書記,請你盡快對社區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情況進行核實?!?月24日下午3點,農歷大年三十,張承源任臨時黨支部書記的第4天,他正和妻子在家準備年夜飯時接到了電話。掛斷電話后,張承源像戰士一樣沖上疫情防控戰場。
疫情防控工作緊急、任務繁重、事關重大,基層一線條件有限、人手不足,加之搬遷群眾人數多、人際關系復雜、文化差異大,加大了正光社區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工作難度。危急時刻,張承源勇擔重任,身先士卒,與4名支委成員帶領社區65名黨員沖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白天,他不斷宣傳疫情防控知識,逐戶排查重點人員,張貼宣傳畫報,發放宣傳資料,做好卡口值守;晚上,他帶領社區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隊,對社區各個區域進行治安巡邏。
正光社區設有2個固定和3個臨時疫情防控執勤卡口,張承源整天奔走于各卡口之間,來得最早,走得最晚。在參加疫情阻擊工作的30多天里,他的體重從170斤掉到了150斤。妻子勸他:“工作要緊,身體也不能不顧啊。”張承源只回了一句話:“老百姓常說吃水不忘挖井人,更何況我是一名共產黨員。”
不僅自己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在人員安排不過來時,張承源還動員妻子、兄弟、同學、朋友等10多人到疫情防控卡口參與值守。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妻子彭素珍仍在社區卡口值守。
石明波是張承源從小學到初中的同學,2019年搬遷到正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剛開始,他就被張承源拉上了戰場?!按蠹液貌蝗菀装岢龈F山溝,絕不能讓疫情把我們的新家毀了!”每日并肩作戰,石明波對張承源說的這句話印象最深刻。

張承源(左)生前在正光社區開展走訪摸排工作。(銅仁市碧江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對正光社區來說,外防輸入容易,盯緊盯牢執勤卡口就行,但內防擴散的排查工作卻是一項艱巨的挑戰。4000多搬遷戶中有多少是外出務工返鄉人員?有多少人回老家過年?回去之前接觸過哪些外來人員?要摸準這些情況,工作難度不小。
“再困難也必須一一排查?!睆埑性粗鲃犹舸罅?,投入到卡口24小時值守和入戶走訪摸排工作中,與碧江區、燈塔街道干部一道,吃盒飯、睡帳篷,始終堅守工作崗位。
正月初六,張承源突發腎結石,疼痛難忍的他只請了半天假到藥房買止痛藥,服下后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社區所有卡口我都跑了一圈,還要幫志愿者送盒飯、發口罩,一忙就忘記疼痛了。”在張承源的描述中,治病的“良藥”就是忘我工作。
但病情怎么會因此減輕呢?腎結石疼起來讓人難以忍受,實在忍不住了,他就一邊用拳頭抵住腹部,一邊繼續開展執勤工作?!昂颓熬€醫護人員相比,我在后方排查執勤又算得了什么呢?!被蛟S,這才是真正支撐張承源不下火線的力量源泉。
在不到10天的時間里,他帶領黨員、志愿者走遍了小區的每棟樓,敲遍了每戶群眾的門,發放宣傳資料8000余份,協調處理矛盾糾紛18起,為40戶困難群眾爭取救助物資。
春節期間,大量外出務工人員返鄉過年,社區人員多、流動大,防火防盜任務艱巨。除做好疫情防控入戶排查、卡口值守工作外,張承源還帶領社區志愿服務隊每晚在社區內進行治安巡邏,宣傳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相關規定及用火用電、防火防盜相關知識,全天守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自正光社區臨時黨支部成立以來,他每晚帶人開展治安巡邏至凌晨,今年春節以來,社區沒有發生一起盜搶事件和安全事故。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量外出務工人員滯留家中,家庭收入受到不同程度影響。為有序推進疫情防控與勞動就業工作,張承源帶領社區黨員逐戶開展“留雁行動”政策宣傳和信息登記工作,動員100余名群眾就近在園區就業,65人簽訂香菇小鎮承包合同,10人參與東西部協作勞務輸出項目赴昆山市就業,努力讓搬遷群眾搬得出、穩得住、快融入、能脫貧。
在張承源的帶動下,正光社區卡點值守人員盡職盡責,期間未發現一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未確診一例新冠肺炎病例,群眾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2月25日晚11時30分左右,發現有群眾抄小路進小區,張承源和一起值班的燈塔街道黨工委水務站站長牟曉偉、志愿者張慶軒一起前往查看并將其勸離。返回卡點途中,張承源突然感覺身體不適:“我全身沒有力氣,頭有點暈,你快扶我一把……”張慶軒立即將其攙扶住并撥通120急救電話,醫護人員趕到現場后連續搶救30多分鐘,卻未能挽留住英雄的生命。
2月26日凌晨1時30分,張承源的四叔張華接到電話得知張承源離世的消息,連夜趕到銅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犧牲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我們替他感到驕傲!”張華忍著淚水,哽咽著說。
沒有留下豪言壯語、沒有做出非凡業績,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張承源,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用平實的言語、堅定的行動、35歲的短暫人生,彰顯出一名共產黨員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的蓬勃力量,以對黨和人民的絕對忠誠,讓生命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出絢麗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