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祥,劉 楊
觀看近5 年央視春晚小品,每部小品基本上都存在一個主要男性角色,這個男性角色是小品主要塑造的對象,更能直觀體現小品所折射的性別意識和男性特質。本文選取2015—2019 年央視春晚小品為研究對象,探究其中的男性特質呈現與變化,并試圖闡釋造成男性特質變化的深層次原因。
2015—2019 年央視春晚5 年來小品數量共計31 部,其中以涉及主要男性角色的春晚小品為研究樣本(共計28 部),以存在于其中的主要男性角色形象為研究對象(共計28 人)。男性的職業、角色形象和角色氣質能夠反映出男性特質,因此重點考慮這三個要素。
職業:對刻板印象中的男性職業形象進行再現與比較分析。角色衣著形象:衣著能夠給受眾和研究者帶來較為直觀的感受,是分析男性特質的直接手段。角色氣質:角色呈現出的氣質決定了男性特質,是研究男性特質的主要因素。借鑒李銀河在《女性主義》中的兩性氣質介紹,本文將氣質特征分為23 類[1](見圖1)。
從表1 看,職業男性占所有男性職業構成的比例為67.9%,這與大多數男性在社會中扮演的職業角色相近。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近5 年央視春晚小品中也出現了男性扮演管理家庭事務的家庭角色。如在2015 年小品《小棉襖》中,馮鞏是一位極其保護女兒、對女兒的婚姻戀愛加以干涉的形象。另外,小品中職業男性所從事的工作中有了清潔工、助理等刻板印象中大多由女性扮演的角色。男性扮演家庭角色和從事感性工作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男性職業刻板印象。
由表2 可知,主要男性角色衣著以職業裝為主,占比為57.1%,這與他們的職業密切相關。比如警察著警服,助理和經理著西裝等,這些著裝能夠凸顯出職業男性的職業特點,減少角色身份信息的不確定性。其次,少部分主要男性角色衣著為休閑裝,休閑裝作為“百搭”衣著在不同場合出現可烘托小品情節。而少量非當代服裝和另類服裝的出現,是由于部分演員需要身著舞臺妝來強化自身扮演的角色。

圖1
圖1 為近5 年央視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特質呈現圖。由于小品情節的推動和發展,主要男性角色的氣質特征在整個小品中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需要在情節發展的不同階段和不同場景中調整角色氣質。因此,在進行量化統計時,設置了每個主要男性角色的特質不少于兩項指標的要求。由圖1 可知,所有主要男性角色特質共計76 個,“粗獷陽剛”的特質呈現出現10次,占比達13.2%。其次,“感性沖動”的特質呈現為9 次,占比達11.8%。“無私奉獻”的特質呈現有8 次,占比達10.5%,居于第三位。李銀河在《女性主義》中提出,1~8 為刻板印象的女性氣質,9~18 為刻板印象的中性氣質,19~23 為刻板印象的男性氣質。進一步分析可知,1~8 氣質特征出現31 次,占比40.8%;9~18 氣質特征出現19 次,占比25%,19~23 氣質特征出現26 次,占比34.2%??贪逵∠笾械呐詺赓|反而成為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的呈現特質。這說明了在近5 年央視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角色的塑造并非是受眾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形象,男性人物形象更具人情味,“剛”與“柔”并存在主要男性角色中,在小品情節發展的不同階段,主要男性角色的特質會隨著情節發展而切換。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電視小品的核心,小品中人物的肖像、語言、行動、心理常常深刻地表現人物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也更深層次、更本質地反映出創作者和社會的意識形態[2],進而影響受眾的性別觀念。結合上文,本章將男性特質歸為3 類。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霸權性”的男性氣質盛行,女性則處于邊緣和從屬地位。男權社會下生產的媒介產品對男性特質的刻畫也多為“剛”性。在近五年央視春晚小品主要男性角色中,基本每個男性角色都有“粗獷陽剛”“事業為重”等印記。這種印記是在長期的歷史發展和社會演變中形成的,且不會在短時間內消失,央視春晚小品中此類形象存在也是如此。
2017 年央視春晚小品《真情永駐》中孫濤和閆學晶扮演了重新牽手的離異夫妻。孫濤態度始終較為強勢,即使閆學晶溫柔問道:“那你心里還有我嘛?”孫濤向前一步并用高亢的語調大聲說到:“沒有你我來干啥來了!”生動反映了部分家庭在遇到類似情況中男性“粗獷陽剛”的特質。談及家庭關系時,孫濤多次提到“開車賺錢” “賣菜養家”等字眼,并對閆學晶網絡賺錢的行為表示不屑,較為明顯的反映出了男權主義思想下男性以事業為重,夫妻關系次之的思想。
“中”性也逐步成為男性特質塑造的重點。這實際上是男性在“剛”性男性特質和“柔”性男性特質中努力尋求的一個平衡點,體現的是男性話語權的式微和女性話語權的崛起。
2019 年央視春晚小品《愛的代駕》中講述了郭冬臨扮演的一位喝醉酒的老板與邵峰扮演的代駕公司老板互訴衷腸的故事。邵峰在聽到郭冬臨的感情問題時,表現得很“溫柔”且“善于傾聽”,在談到感情之外的其他事情,尤其是談及自己公司失敗又重新創業的故事時,又表現得很“陽剛”。在整個小品的情節推動過程中,邵峰的男性特質存在變化,既有“溫柔感性”,也有“自信陽剛”。央視春晚小品男性特質的塑造開始更加多樣,這不僅豐富了男性特質,更是對傳統男性特質之外的其他男性特質的尊重和認可。
為了贏得女性的關注,男性開始改變刻板印象中的男性形象,表現的更加“感性”“柔美”。通過對近五年央視春晚小品中主要男性特質分析,“感性沖動”等女性特質也被頻繁附著在男性身上。
2015 年央視春晚小品《一定找到你》中的郭冬臨扮演了一個熱心腸、愛管閑事的好心人。在夫妻倆討論如何對付被郭冬臨指認的罪犯時,妻子劉濤進行了提議,期間郭冬臨積極傾聽,并說這輩子只向“我爸我媽你跪下”。顯然劉濤占據更為主動的地位,高大威猛的郭冬臨卻表現出了“認真傾聽”“無私奉獻”“溫柔細膩”的特質,顛覆了傳統男性的糙漢形象。
兩性的社會角色刻板印象與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直接相關。如今,科學技術和電子工具使社會勞動的體力強度大大下降,兩性生理條件的差異逐步被科技彌合[3]。女性足以承受大部分職業的勞動強度,甚至在某些領域,女性表現得更加出色。這就使得女性得到了更多就業機會,承擔起更多角色和任務,女性的社會地位也逐漸提升。
隨著女性經濟地位提升,甚至在眾多家庭中女性擔任了“財務大臣”的角色。因而,社會中開始生產更多適宜于女性消費的產品。傳媒產品開始更加注重滿足女性的審美,塑造出迎合女性口味的男性形象并充斥著銀屏。
社會性別觀念通常認為男性應該具備堅強、粗獷、事業心強等特質。在如今的社會中,兩性關系的平等促使兩性都可以根據自身個性來任意選擇符合自己的性別特質,而不是根據生理性別。社會對于多樣化的男性特質也逐漸包容,對于男性的評判標準不再局限于力量和能力等指標。
社會性別觀念分別為兩性安排了不同的培養方向,從而按照不同的期望對兩性的選擇、價值觀以及行為方式進行構建[4]。但溫柔體貼、粗獷陽剛、事業心強等兩性特質是因人而異的。近5 年央視春晚小品也認識到了這點,主要男性角色的形象特質呈現也更加豐滿立體,“剛”“中”“柔”三種男性特質攜手出現在央視春晚小品中。但不得不承認,央視春晚小品作為傳遞主流價值的官方平臺,在塑造兩性特質和推進社會性別意識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