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華
(沈陽鋁鎂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01)
近幾年,氧化鋁生產(chǎn)的單線產(chǎn)能不斷提高,處理一水硬鋁石的高溫溶出裝置也成為單線產(chǎn)能的比照基準。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高溫溶出單線規(guī)模從20萬噸到2016年百萬噸級的高溫拜耳法生產(chǎn)線成功運行,行業(yè)內一直關注和研究更大單線產(chǎn)能溶出裝備[1-4]。本文主要研究單線產(chǎn)能為120萬噸/年高溫溶出工序換熱套管及管道停留的比較,從設備投資、運行阻力和占地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給新建氧化鋁廠提供參考。
以單條溶出生產(chǎn)線(料漿閃蒸為一組)120萬噸/年為基準,溶出溫度為280℃,采用10級乏汽套管預熱、一級冷凝水預熱、一級新蒸汽加熱和管道停留、11級自蒸發(fā)的工藝技術和裝備,其中7~12級套管設計備用段,在預熱和加熱面積基本相同,反應停留時間約為50min的基準下進行比較。自蒸發(fā)器采用一組相同規(guī)格的設備,本文不做比較。
經(jīng)物料平衡計算,120萬噸/年的產(chǎn)能對應溶出機組進料量為1235m3/h,根據(jù)傳熱效果及生產(chǎn)實踐經(jīng)驗,套管換熱器全部采用3根內管的形式,根據(jù)選取套管組數(shù)不同進行三個方案比較。
①方案一:兩組套管及停留管,選擇3-φ219/φ630~φ660的套管,停留管規(guī)格φ610。②方案二:三組套管及停留管,選擇3-φ180/φ530~φ560的套管,停留管規(guī)格φ508。③方案三:四組套管及停留管,選擇3-φ159/φ480~φ508的套管,停留管規(guī)格φ457。
(1)設備壁厚的確定。上述三個方案的設備都為壓力容器,按照標準GB150.1~150.4 - 2011選擇計算軟件進行計算,計算條件和計算結果見表1、表2。

表1 設備計算條件
*備注:礦漿管包括套管內管和停留管,蒸汽管包括乏汽、新蒸汽冷凝水和新蒸汽套管的外管。

表2 設備選擇結果
*備注:管道規(guī)格為管道外徑與壁厚,如規(guī)格為φ219×12表示管道外徑為219mm,壁厚為12mm。
(2)換熱面積及套管長度的確定。根據(jù)物熱平衡計算,三個方案的換熱面積和換熱套管長度分別見表3和表4,其中套管的長度以外管計。

表3 換熱面積及停留時間

表4 設備長度選擇結果
(3)設備投資比較。根據(jù)上述的設備長度,對上述三個方案的設備重量及投資進行比較,投資中包含設備安裝和防腐保溫的投資,比較結果見表5。

表5 設備投資比較
根據(jù)上述比較結果,在保證相同溶出效果的條件下,采用方案一(兩組套管)的工藝投資最高,方案二、方案三依次降低。
(1)阻力損失影響。套管換熱器和停留管的阻力損失主要是料漿與管道內壁的摩擦產(chǎn)生的,阻力越大。對于流體在管道內的阻力損失,一般根據(jù)范寧(Fanning)公式[5]進行計算,在不考慮套管結疤的情況下,套管中阻力損失見表6。

表6 套管及停留管的阻力損失
(2)喂料泵電耗影響。由于三個方案中套管及停留管的阻力損失有所不同,三個方案溶出喂料泵的軸功率消耗如表7所示。

表7 喂料泵軸功率消耗
從表7的軸功率消耗結果可以看出,方案二所消耗的軸功率最大,方案一次之,方案三最小。
(1)結疤對套管段的影響。套管預熱和段礦漿流速較大,結疤厚度一般較薄,本文討論不同結疤厚度對套管阻力損失的影響如表8所示。

表8 不同結疤厚度對套管阻力損失的影響
從表8看出,隨著結疤厚度的增加,方案一、方案二和方案三套管的阻力損失速率依次增大,這是因為管徑越小,結疤對流速影響越大,導致阻力損失越大。
(2)結疤對停留段的影響。停留管內礦漿流速較小,溫度更高,化學反應更為激烈,內壁生成的結疤更厚,結疤對停留時間和阻力損失的影響見表9和表10。

表9 不同結疤厚度對停留時間的影響
從表9中可以看出,停留管管徑越大,結疤對停留時間影響越小,同樣在結疤厚度為10mm時,方案一的停留時間減少了6.9%,方案二和方案三分別減少了8.3%和9.1%。
從表10可以看出,三個方案中結疤厚度對阻力損失影響都小于0.05MPa,這是由于停留段礦漿流速較小,結疤對阻力損失影響不大。

表10 不同結疤厚度對套管阻力損失的影響
本次比較以相同的層數(shù)配置進行比較,各方案的占地面積如表11所示。

表11 各方案的占地面積
①在保證換熱面積和停留時間基本相同的條件下,從投資比較來看,選用4組套管規(guī)格為3-φ159/φ480~φ508,停留管規(guī)格為φ457的設備投資最小,其次是3組3-φ180/φ530~φ560,停留管為φ508的方案,投資最大的為2組3-φ219/φ630~φ660,停留管為φ610的方案。②采用4組套管及停留管方案的阻力損失最小,對應喂料泵的電耗也是最小,其次是2組套管方案和3組套管方案,此兩種方案較4組套管方案每年增加電耗約47.7萬kWh和82.7萬kWh。③占地面積上比較結果來看,2組套管方案的占地面積最小,其次是3組套管方案,4組套管方案占地面積最大。④從總體比較結果看,三個方案各有利弊,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選擇,總圖充裕的情況下可選擇投資較小的,總圖不充裕時選擇組數(shù)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