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占珍,白廣亮
(甘肅有色冶金職業技術學院 金川集團二礦區,甘肅 金昌 737100)
我國是一個銅資源相對缺乏的國家,但是同資源的消耗又比較大,已開采的銅礦資源貧多富少、原礦品位低、選別困難,而我國每年銅冶煉產渣量較大,至今已累計約5000萬t以上。這些銅爐渣長期堆放到自然中,占用土地污染環境,但是這些渣中含有相當數量的有價成分,如銅和鐵及一些稀有元素,所以對銅爐渣的資源綜合再利用勢在必行。
本次試驗的爐渣來源于某企業合成爐渣,銅品位為1.1%。
合成爐渣外觀呈黑色致密塊狀,主要金屬礦物有輝銅礦、斑銅礦、銅鉛硫化物、銅鋅硫化物、鋅銅硫化物;硅酸鹽有鐵橄欖石、鐵輝石;鐵礦物有磁鐵礦、含鈦磁鐵礦等,密度:3.90t/m3。
1.2.1 合成爐渣銅礦物的粒度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合成爐渣銅礦物的粒度分布(%)
為了更清楚的了解銅冶煉合成爐渣的選別效果,試驗分別對每種渣樣進行了磨礦細度試驗研究。
2.1.1 一段磨礦細度試驗
進行了一段磨礦細度-400目為54%、63%、76%、83%、90%的各種不同細度試驗,試驗流程如圖1,試驗結果見表2。

圖1 一段磨礦細度試驗流程圖

表2 一段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隨著一段磨礦細度的提高,精礦產率呈下降趨勢、精礦品位不斷升高,精礦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尾礦產率不斷降低,品位先降低,后趨于穩定。確定一度磨礦細度為80%-400目。
2.1.2 二段磨礦細度試驗
在一段磨礦細度-400目為80%的基礎上進行了二段磨礦細度-400目為85%、90%、95%三種不同細度試驗,試驗流程如圖2,試驗結果見表3。

圖2 二段磨礦細度試驗流程圖

表3 二段磨礦細度試驗結果
隨著二段磨礦細度的提高,精礦產率呈下降趨勢、精礦品位不斷升高,精礦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尾礦產率降低,品位趨于穩定。確定二度磨礦細度為90%-400目。
2.1.3 磨礦產品的單體解離度檢測
通過銅礦物的粒度檢測得出磨礦產品中銅礦物幾乎均在38μm以下,其中4.1μm以下的在6%~50%不等。磨礦產品中銅礦物的粒度檢測結果見表4,磨礦產品中銅礦物的單體解離度檢測結果見表5。

表4 磨礦產品中銅礦物的粒度檢測結果(%)
磨礦產品中銅礦物的單體解離程度較高,輝銅礦單體含量在78.73%,其他銅礦物的單體含量也在58%以上。
(1)合成爐渣爐渣中的銅有用礦物嵌布粒度很細,要求磨礦細度較高。
(2)合成爐渣磨礦細度提高時,精礦產率下降、精礦品位不斷提高,回收率先升后降。合成爐渣在磨礦細度為-400目80%~90%之間時,選別指標變化不大。故該爐渣采用一段磨礦細度為-400目90%的流程。二段磨礦細度隨著磨礦細度增加精礦產率呈下降趨勢、精礦品位不斷升高,精礦回收率先上升后下降,尾礦產率降低,品位趨于穩定,故二段磨礦細度確定為-400目90%。

表5 磨礦產品中銅礦物的單體解離度檢測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