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與進步,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不斷加快,建筑工程逐漸呈現出大型化、高層化發展趨勢,在建筑使用功能日益豐富的同時,也對模板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應用傳統模板技術時,安裝模板的搭設高度、跨度較為有限,很難滿足現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需求。對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現狀進行分析,提出技術質量控制措施,希望可以全方位提高工程施工水平,切實保障工程質量。
關鍵詞: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
引言
當前,我國對于城市開發邊界的控制越來越嚴格,因此,建筑施工企業為了提高單位土地的利用效率,不斷增加建筑的層數。而且,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對于建筑的結構、性能和外觀等要求越來越高。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運用高支模施工工藝,不但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承載性與穩定性,而且能確保建筑外形的美觀、大方,還能有效控制建筑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的能源信息與成本支出。因此,在當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施工工藝的應用越來越普遍。但這項施工工藝因其特殊的施工位置,對技術應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較高的要求。作為建筑施工企業,要想有效應用高支模施工工藝和技術,就必須認真分析研究該施工工藝,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工程施工質量的提升,同時實現工程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提升。
1高支模建筑技術的作用
中國建設項目的規模隨著經濟的發展日益增長,不斷擴大。在發展建筑工程項目的同時更需要對工程的驗收標準不斷提高,避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形成盲目建設的風氣,所以需要逐漸提高施工技術的標準,其中對于具備一定規模的建筑工程及超高層建筑的標準會更加嚴格,因為這種大型工程項目都要具有一定危險性,如果不進行嚴格的把關就很有可能發生事故。應逐漸開發出不同的新技術融入到建筑工程的施工應用中,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及施工進度。為了有效提升樓宇建筑內部的結構承載力,需要施工團隊不斷學習和應用新型的建筑技術,從而對施工項目的內部構造的安全性及可靠性進行提升,使其建筑項目的質量得到有力的保障。與過去低效的施工方式相比,現有的高支模技術的應用已經極大地降低了施工成本及縮短了施工周期,同時又有了施工的質量保證。這為建筑行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及前進方向。令建筑行業的發展在縱向層面不斷加深,提升行業的革新質量,為以后新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案例,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2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術
2.1施工準備工作
第一,施工材料的準備。應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時,須提前準備施工材料。由于房建土建工程施工條件相對復雜且施工工序多,在準備施工材料時應加大管理力度。特別是混凝土、木材和鋼材等材料,必須仔細測驗混凝土性能,以確保與強度要求相適應。鋼筋應接受強度檢驗,并檢驗模板張拉度、強度以及抗壓度等,確保各性能指標與工程項目需求適應。第二,參數設計。在運用高支模施工技術時會涉及精確度較高的施工參數,在施工前應保證參數設計的合理性,在施工建設中有效規避意外情況的發生。應將施工需求作為主要參考依據,計算數學模型,在確認模板荷載重量的基礎上提高施工科學性。設計參數時應參考項目施工位置的情況,設計模板工程安裝的高度與面積等相關數據,確保模板工程數據能夠和工程項目需求一致。第三,測量放樣。開展測量放樣施工建設期間,應系統清理施工現場環境。對工程進行測量時,一般會選擇經緯儀放樣。實際操作時,要求軸線位置科學,采用墨線作為標記的工具,標記邊線和中線,通過模板位置標識放樣的結果。在此基礎上,模板標高也需復核,以保證規避相關問題,提高安裝工作質量。
2.2高支模模板的安裝
一般來說,下載并安裝高支模模板時,必須確定軸和光束線的特定位置,并確定水平方向。安裝上部框架時,要在鋼管的下端敷設鋼管,為了支持高梁工件,確保其穩定性能,則要安裝木枋龍骨搭設。在安裝高支模模板的過程中,為了確保高支模的穩定性,適當控制梁和板的增強是最重要的。在安裝過程中,需要嚴格設置各個工序和細節,以便在今后的混凝土注入工程中充分發揮高支模的作用。此外,還需要根據混凝土的狀況決定是否清潔或卸下高支模。在整個高支模安裝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卸下水平拉桿,只有在完成此步驟之后,高支模的后續清潔和拆卸才能順利進行。
2.3高支模檢查
在高支模安裝完畢后,為保證后續模板施工質量,及時發現問題,需要開展全面性的模板檢查工作,標記、處理所存在問題,具體檢查內容為:對模板中各處構件幾何尺寸進行測量、檢查高支模板表面平整性與結構穩固性、檢查各處立桿是否處于落地狀態、檢查并清除模板內分布的雜物、檢查支架間契合度。在高支模板檢查通過或是所發現問題得到有效處理后,再將高支模板投入使用,開展混凝土澆筑作業。
2.4拆除高支模
檢驗混凝土的強度,若實測結果達到設計值的100%時便滿足拆除高支模的條件。要保證拆模質量,應充分考慮同條件試塊強度的實際表現,且要面向各拆模人員做好技術交底,使員工掌握正確的拆模方法,以免混凝土結構受損。結束混凝土澆筑作業后要給予一段靜置時間,期間混凝土的強度將上升,當其達到強度要求后即可拆除高支模。先澆筑的部分應安排在后期拆除,遵循先洗后拆的原則。施工人員是重要的參與者,應按照合理的順序拆模,并及時清理支架等相關構件,避免模板殘留浮漿的情況,遵循分類堆放的原則,以便后續使用。
3高支模施工技術安全管理路徑
在開展房建土建工程的過程中,為確保工程施工質量達標,要求操作人員具備較強的安全意識。第一,準備工作。開展高支模施工技術前,應積極開展準備工作。一般情況下,應參考工程和技術要求,對施工材料與儀器設備加以選擇,對施工材料質量水平進行必要控制。在施工之前,需要檢查并且測試所需的儀器設施。第二,結合不同土建工程施工的具體要求,對高支模技術施工方案進行系統化設計,根據方案內容開展施工操作,增強工程項目的規范性與合理性。第三,施工期間,施工作業人員應結合自身施工經驗,對施工容易產生的安全隱患進行綜合分析,制定相對應的預防措施,減少安全事故發生概率,及時采取處理措施應對緊急狀況。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術的合理應用,可以切實滿足工程施工需求,提供良好施工條件。企業必須明確高支模施工技術的要求標準,提高技術應用力度,有效把握工藝要點及技術質量控制關鍵,嚴格控制各施工環節質量,做到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有效發揮,進一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愛紅.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研究[J].綠色環保建材,2020,164(10):169-170.
[2]胡平.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藝及施工技術分析[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20(03):11-12.
[3]尤漢強.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運用研究[J].居舍,2020(21):1-2.
[4]彭玉龍,劉海峰.淺析進一步強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磚瓦,2020(08):96-97.
[5]郭婧.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新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分析[J].磚瓦,2020(06):90+92.
作者簡介:
劉永壯(1975.11.07),男,漢,遼寧省沈陽市,本科,研究方向主要從事:土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