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江波
4月1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準確研判了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前所未有的挑戰,統籌布署了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工作,在“六穩”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保居民就業、保基本民生、保市場主體、保糧食能源安全、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鶎舆\轉”的“六?!毙乱蟆F渲?,“保市場主體”是最具活力的關鍵一環。立足于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辯證地認識“保市場主體”,既是保持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底線,更是促使經濟走出低谷的動力之源。然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矛盾沖突,市場經營主體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處于“進”與“退”的矛盾最前沿。無論生產企業還是流通領域,企業復工復產都無可避免地將形成人員聚集與流動,必然為疫情防控帶來壓力。正因為保市場主體事關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個大局,如何統籌協調保的力度、管的程度、促進效度是政府面臨的首要難題。需要用矛盾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統籌處理好疫情防控與市場發展的關系,針對“保誰”“保什么”“怎么?!钡葐栴}細致分析、統籌規劃、精準施策、協調推進。
保市場主體要保誰?不能一概而論,而應著眼全局,布局謀篇、統籌規劃,細致分析不同層面、不同類型市場主體的不同需求,制定差異化的支持保護政策。從經營規模劃分,市場經營主體可分為大中小微企業。大型企業基礎相對較好、自我修復能力相對較強,重點需要政府在產業鏈上下游融通方面提供扶持;中型企業稅費負擔重,需要政府更多給予稅費免、降、緩的政策傾斜;小微企業面臨著最基本的生存壓力,更需要政府直接給予融資方面的支持。從經營領域劃分,市場主體又可以分為生產性企業與流通性企業。生產性企業面臨的最大困難是銷售困難,需要政府提供更多的市場需求信息;各類商超等流通企業,需要政府在釋放消費潛力方面出臺更多的支持性政策。在各類企業中,保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是保市場主體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小微企業抗風險能力弱,受疫情沖擊影響最大,面臨著生存困境;另一方面,更要看到小微企業數量占比大,帶動就業能力強,是經濟恢復的薄弱點,更是經濟發展的啟動器,保市場主體必須緊緊抓住保小微企業這個“牛鼻子”。
保市場主體要保什么?在確保鞏固疫情防控現有成果的同時,逐步恢復市場秩序,是對政府“統籌”治理能力的最大考驗,“精準”施策是化解矛盾、破解難題的金鑰匙。統籌兼顧,既要保市場主體具備“富血”的生存與發展能力,也要為市場主體營造“富氧”的生存與發展環境。資金流是企業生存的血脈,政府通過實施積極的金融與財政政策措施,引導資金更多地注入企業、留在企業,是保市場主體存活的基礎。雖然當前黑龍江省疫情防控壓力仍然較大,但要前瞻性地認清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階段的總體趨勢,不能因疫情防控需要對推進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畏首畏尾、裹足不前,要松緊有度、寬嚴相濟、防促有章,積極促進市場主體恢復生機與活力。疫情防控要在“嚴”和“實”上下功夫,嚴把“加強重點人群檢測、掃碼監測人流動向、消殺措施落實到位”三關,毫不放松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各關鍵環節,為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提供安全保障。保市場主體復工復產要在“寬”與“活”上做文章,政策制定與實施不能搞“一刀切”,在疫情低風險等級的區、縣,在人員相對固定的生產性領域,要盡量減少對企業復工復產的限制,實施靈活的政策,創造寬松的環境。
保市場主體怎么保?需要政府牽頭統籌推進、協調各方合力打好共贏牌。越是艱難困苦,越顯現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性,越顯現出中國政府的強力作為。政府要提升統籌能力、應急能力、治理能力、執行能力,充分發揮引領、協調、監督作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共同打好經濟恢復的“組合拳”,提高政策落地的實效。自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早在2月初就制定了支持中小微企業紓困解難的相關政策,在第一時間啟動了突出“保市場主體”的應對疫情所帶來沖擊的措施。當前,在疫情防控的“窗口期”,中央大力實施了積極的宏觀經濟運行政策,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旨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善策良方。黑龍江省在盡快落實、用好各項政策紅利,積極推進中央和黑龍江省出臺的“免、降、緩、返、補”等各項扶持政策落地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以“六個推進”落實“六?!币?,在堅持政策的連續性基礎上,靈活調整、持續深入地推進政策實施。在具體施政過程中,一方面,應加快扶持政策的細化,提升各項工作的可操作性。例如,金融市場應加快出臺服務各類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政策,制定降低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的具體措施;政府出面協調大型商超,在租金、費用方面給予小型商戶以更多的優惠和扶持。另一方面,應注重以“釘釘子”的務實精神,強力推行、有效監督各項政策實施,加快把各項政策落實到位,使恢復市場主體有序發展取得實效。同時,各類市場主體也不能被動依賴,“等、靠、要”,而應發揮主觀能動性,激發內生動力,運用戰“疫”思維,“?!敝袑ぁ皺C”,積極行動起來適應市場變化、用好政策措施,積極創新經營模式、經營渠道。例如,黑龍江省部分餐飲企業改坐等顧客上門堂食,為走上街頭外賣促銷;眾多小微企業加快向電商營銷方式轉型。在政府統籌下,各方要共同認識到,經濟鏈條是一個利益共同體,經濟恢復是一盤合作共贏大棋,要摒棄短視思維,著眼于共同利益、長遠利益,協調配合、共克時艱。
雖然當前黑龍江省仍然面臨著疫情防控與經濟恢復的巨大壓力,但省委、省政府有效統籌規劃、精準施策,極大提振了市場主體復工復產的信心,有效促進了經濟整體發展。
(作者系哈爾濱商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杜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