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書卷 顧苗
【摘 要】本研究在新媒體的視野下,整合教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研究優勢,將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相結合,建立以教師心理素質建設、良好家庭心理氛圍建設、團隊心理環境建設、職業生涯培訓制度建設的個體、單位和家庭為主的多級網絡教師心理危機干預系統,為教師心理危機系統的進一步建立提供依據。
【關鍵詞】教師;心理危機;干預
中圖分類號:G443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14-0177-01
一、研究背景
(一)定義
教師心理危機,主要由內因和外因兩方面組成,內歸因角度:于不同的氣質類型的個體,根據氣質類型理論,膽汁質和粘液質的教師在后期的工作生活中更容易產生心理危機;外歸因角度:個體對所處的組織的認同、職業的規劃、突發性事件的性質及應對策略率等因素也容易導致教師產生心理危機。因此教師心理危機既是一種發展性的危機,也是一種高風險的潛在危機。
(二)研究現狀
目前國內對心理危機的的研究群體普遍集中在學生方面,對教師的心理危機研究相對較少,且對教師心理危機的研究傾向于較大事件后教師的心理狀況,從發展的角度而言缺少對教師個體、組織和職業特征的系統分析和研究。因此對教師的心理危機也沒有具體的定義和概述。
二、研究結論
(一)心理危機在教師中普遍存在
不管是在初等教育還是在高等教育中教師普遍存在不同程度、不同性質的心理危機,這與該領域的研究結果基本相似。在本文研究的個人性格、生涯發展、工作環境以及家庭原因四個因子上,教師心理危機的相關程度也各不相同,這與不同層次的教師工作要求和行業需要有一定關系。因此對于教師隊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危機干預也顯得尤為重要。
(二)心理危機的產生時間在年齡分布上存在差異
研究發現,教師存在的心理危機主要集中在30-50歲之間,這與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階段理論相符,當個體處于此階段所需要解決的矛盾和沖突主要是繁衍對停滯。這一時期教師既需要處理家庭與自己的關系,又需要處理自己與工作的關系,這種發展性的需求促使教師在這一階段面臨較大的心理挑戰。
(三)不同層次的教師普遍存在定期心理健康培訓不足
在教師系統中,對教師進行定期心理健康培訓和篩查工作普遍存在,但測試次數整體偏低,測量工具和施測人員的水平各不相同,通過1次測試來確定目標群體的方法還存在不足,因此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管理者在工作中應該關注的主要問題之一。
三、意見與建議
(一)加強動態平衡教師心理素質建設
由于個體的心理動機水平、自我效能和歸因方式能夠影響其對自己生活事件的行為能力的信念和對自我的肯定,因此,對教師個人心理素質的建設,有利于教師對自己工作能力的判斷,積極、適當的自我體驗感能夠促進教師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相信自己有能力勝任所承擔的工作,由此將持有積極的進取的工作態度。
(二)促進良好家庭心理氛圍建設
家庭系統應變能力和家庭功能的發揮之間呈現線性關系,家庭系統能力越強,個體發展性功能發揮效果越好。對于教師而言,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圍更有利于個體順利度過心理矛盾與沖突,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質。在關注教師的同時,關注教師的家庭環境的建設,適當地幫助和引導,將更有助于教師師資隊伍的建設。
(三)提高積極團隊心理環境建設
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年齡相仿的全體在一定程度上其所處于的社會位置相近,因此加強團隊心理素質的建設,將有助于個體的良性發展。在教師的團隊建設中建立積極、高質的團隊內在心理環境,樹立正確的行為導向,同時對教師而言也應該存在相應的“最近發展區”,恰當的學習榜樣有利于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從而更多的表現出團隊和行業所希望的行為。
(四)落實職業生涯培訓制度的建設
教師作為一個專業性的社會職業,職業生涯規劃可以增強發展的目的性與計劃性,提升教師的時代歸屬感和安全感,在信息技術的充斥中,教師要時刻保持敏銳的時代洞察力,對教師定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培訓,有助于教師清晰的定位和反思,在尋找問題的同時更好地發展自己,是建立強健教師隊伍的有效途徑。
綜上所述,教師的心理危機干預分別從個體、組織和家庭三個維度作為切入點,橫、縱雙向建立動態多級網絡聯動平臺,將教師發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系統作為預防的起點,隨時調整保證教師心理危機方案的有效性;同時建立和完善教師職前測驗系統,確定適合教師行業的人才選拔機制,是有效規避入職教師產生心理危機的重要途徑。
參考文獻:
[1]范韶維.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調查與對策研究——以中國礦業大學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8(02).
[2]劉剛.新時代地方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的現狀與應對策略[J].辦公自動化,2018(13).
[3]李麗清.高校教師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分析——以江西省為例[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6(06).
[4]汪海彬,唐曉晨,徐俊華.我國高校教師心理健康水平變遷的橫斷歷史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04).
[5]張曉泳,胡吉省.高校教師心理問題分析及心理健康維護[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5(06).
[6]鄒雅琴.影響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的原因與對策[J].甘肅教育,2014(05).
[7]楊麗玲,陳紅德.維護教師心理健康的理想之道[J].教書育人,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