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按照傳統的語言學觀點,“一直以來”在語法上頗有爭議,因為“一直”和“……以來”都表示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因此,“一直”后再加“以來”屬于語義冗贅,不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但是編輯在處理稿件時經常會遇到“一直以來”在句中充當狀語、定語等成分的情況,這些用法并不能一概判定為不合規范。本文試圖通過分析語料,揭示“一直以來”的由來及其存在的理據性。
【關鍵詞】“一直以來” ? 語用
作為文字工作者,編輯在處理稿件時,經常要對一些近義詞進行辨析,從中選取最合適的。語言的使用講究經濟原則,幾個詞意義相當卻又能長時間共存,肯定在語法、語義或語用上有差異,否則在使用過程中肯定會出現某詞被替代,甚至消失的現象。
但許多編輯在處理稿件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一些不符合語法、修辭、邏輯的表述,不僅沒有在交際中消失,反而被人們接納,“將錯就錯”地進入了“約定俗成”范疇,在交際中站穩腳跟。本文試圖以“一直以來”為例,說明這種語言現象。
這兩個詞均表示“過去到現在持續不變”,在某些語境中確實可以互換使用,但是二者并不能完全等同,差別還是存在的,在處理稿件時要仔細斟酌,準確選用。
一、“一直以來”存在的爭議
著名語言學家呂叔湘認為,“一直”表示動作或狀態持續不變,“持續”對應的是時間段的概念?!耙詠怼北硎緩倪^去某時直到說話時(或某一特定的時間點)為止的一段時間。也就是說,“以來”前所接的應是“過去某時”,即一個表示時間點的名詞或動詞性成分,例如“那時以來”“建國以來”。即使像“長期以來”“有生以來”“三年以來”這樣的表達,實際上也有一個模糊的開始,結合特定的上下文,這一起點并不難感知。例如:
長期以來,老師的奚落和同學們的嘲笑,給他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我們不難得知,“長期”是從“受到奚落和嘲笑”那時開始說起的。而“三年以來”中的“三年”也不是指“三年的時間”這樣一個時間段,而是指到說話時(或某一特定的時間點)為止,約等于三年的那個時間點。由此可以看出,“一直”的語義和“以來”前需接時間點成分的要求是矛盾的,而且“以來”前的名詞或動詞位置也和“一直”的副詞詞性相抵觸。同時,“一直”和“……以來”都表示一段時間內發生的動作或存在的狀態,因此,“一直”后再加“以來”屬于語義冗贅,不符合語言的經濟原則?;诖耍庉嬙谔幚砀寮r,多會判定“一直以來”不符合語法規范?!耙恢币詠怼闭娴闹荒苁遣【鋯??
二、“一直以來”的理據性
事實上,“一直以來”并沒有被大眾交際淘汰,反而越來越多地在各類文體甚至新聞文體中出現,經分析,原因可能如下:
1.副詞“一直”和方位詞“以來”,二者在“時間的持續”這一意義上是沒有沖突的。與上文提到的“三年以來”“長期以來”“有生以來”一樣,“一直以來”中的“一直”本身雖不能表示起點,但它所指的“一段時間”自然是有起點的,只不過未直接顯示罷了。例如:
座談會一直開了三個小時,夜幕降臨了,局長還在講個不停。
例句中的“一直”所指的一段時間顯然是有起點的,起點就是距離“說這句話時”大約“三個小時”的時間點。
我們認為“一直以來”是對“……以來,一直……”進行換位、壓縮,在人們的長期交際過程中逐漸凝固下來的語法單位。這一演變恰恰是為了滿足語言表達的經濟原則,而不是背離這一原則。例如:
a.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b.一直以來,公司都秉承著“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
這組例子在表義上沒有什么區別,句a中“一直”的起點很明確,就是“公司成立”時;句b中“一直”的起點未直接顯示,但是根據前后文,我們不難推斷出這個起點同樣是指“公司成立”時。這兩種表述可以根據需求選用,可以看出,句b顯然比句a更簡練。
2.“以來”自產生之初就不能獨立使用,必須附著在表示時間的名詞或動詞性成分之后,構成“……以來”的格式,其中,“以來”擔負著“從過去某時直到現在的一段時期”這一意義,句法功能明顯。隨著定位性的增強,“以來”的構詞功能突顯,理性意義和句法功能弱化,變得近乎詞綴,其語義已經虛化,變得可有可無了。
如果一個結構中某些語素的意義淡化甚至脫落了,說明結構的凝固性增強,呈現出語法化的趨勢。語法化不僅指實詞轉化為虛詞,還指語法結構和語法范疇的形成和凝固,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以來,一直……”和“一直以來”的長期共存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三、結語
時代是發展的,語言也應與時俱進,有些用法當時覺得不規范,后來卻變得被大家接受了,例如“打掃衛生”“恢復疲勞”等。究其原因,大概是語言具有約定俗成性,使用的人多,使用的時間久,不得不“將錯就錯”起來?!安缓侠怼庇美嗔?,自然會催生出新的、合理的解釋來。比如“打掃衛生”“恢復疲勞”就引發了對動賓結構中賓語性質的討論,得出動詞的賓語不僅能表示動作的受事對象,還能表示動作的目的或原因?!耙恢币詠怼币舱诮洑v這樣一個被接受的過程,編輯在處理稿件時,不要盲目地給“一直以來”判“死刑”。
(作者單位:華夏出版社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商務印書館,2012年;[2]現代漢語虛詞例釋,北京大學中文系1955、1957級語言班編,商務印書館,1982年9月;[3]丁聲樹等.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1980年;[4]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商務印書館,2007年4月;[5]馬慶株.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6]張誼生.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學林出版社,2000年;[7]朱德熙.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2005年;[8]周靜,楊海明.語言表達的缺位與補位——從“長期以來”與“一直以來”的競爭、互補與融合說起.語言文字應用,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