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剛

朱熹說:“君子之心,常懷敬畏。”敬畏,是人類對待事物的一種態度,是從事科學研究、致力科研管理工作所必需的一種精神。
作為一名研究者,王東輝兢兢業業,長期扎根于植物發育生物學技術領域研究,在原位雜交實驗技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將這項技術傳授給了眾多科研學子們。作為一名科研助理,她事無巨細,實驗室的各項工作,在她的管理下井井有條。她是實驗室工作中不可多得的得力助手,也是學生們值得信賴的研究伙伴。
科研工作有分工,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崗位都是必不可少的。不管身在哪一個崗位,她總是能毫無保留地將全身心投入在這項工作中。在王東輝身上,我們可以看到她對所從事工作的敬畏之心。而這種敬畏一直在支撐著她,給予她前行的力量,讓她在科學探索中貢獻出自己的人生價值。
孜孜不倦,從未停止前行
王東輝的優秀是有跡可循的。從小品學兼優的她,在高考時順利被北京師范大學生物學系錄取,并從此與生物學研究結緣。1994年本科畢業之后,她又考取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生理學專業碩士學位,并在這一領域研究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因其在研究生時期的出色表現,王東輝在畢業時成功留校,在植物生理教研室開展科研工作。
人生永遠都不能停止學習與進步,在科研的旅途中,王東輝始終孜孜不倦。2001年,她轉入了許智宏教授的實驗室并開始攻讀植物發育學方向的在職博士研究生。植物發育生物學是一門實驗科學,其實驗技術和方法的建立是研究植物形態、結構和功能的必備工具。隨著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的發展及其技術的應用,各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極大地豐富了植物學實驗技術的內容,也促進了植物科學的快速發展。
在王東輝攻讀博士期間,正是實驗室對于黃瓜單性花發育機制研究最困惑的階段,基于之前實驗室在雌花雄蕊中觀察到的花藥原基特異性的DNA損傷等一系列研究結果,王東輝在嘗試分離與DNA損傷相關的雄蕊特異細胞凋亡組分的過程中,獨辟蹊徑地以黃瓜原生質體為系統,檢測了乙烯對細胞凋亡的影響。在她發現乙烯可以誘導黃瓜原生質體的DNA損傷、乙烯信號相關組分出現基因表達改變之后,又相繼發現了在黃瓜6期之后的雌花雄蕊原基中出現了乙烯受體CSETR1表達的下調。這一發現不僅為解釋過去人們發現的外施乙烯可以促進雌花數量的現象提供了一個分子證據,而且還說明,“乙烯促雌”表象之下是“乙烯抑雄”。更重要的是,為實驗室有關黃瓜單性花的研究,尤其是雄花雌蕊發育停滯的分子機制研究提供了一個重要支點。
不斷嘗試,創研究生實驗教學先河
人的一生會面臨很多次轉變,每一次轉變都是新的開始、新的嘗試。但是,無論經歷怎樣的轉變,從事什么工作,王東輝總能盡全力做到最好。
多年來,王東輝所在的實驗室一直在從事水稻發育方向的研究工作,通過實驗室成員的共同努力,他們制作了水稻雄蕊早期發育過程中的表達譜,并在表達譜的基礎上找到了很多影響水稻雄蕊早期發育過程的一些基因,目前,實驗室正在這一領域研究中繼續深入。
在與王東輝的溝通中,記者了解到,一個實驗室的實驗技術在建立起來之后,有很多后續的承接工作要完成。而在水稻發育領域的研究中就有很多實驗材料需要保存,上一屆的研究生在做完之后,下一屆的研究生也能夠根據之前的研究結果繼續做下去,而王東輝的工作就在實驗技術與實驗材料承接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
不僅如此,王東輝還發揮其在做實驗方面的天賦,開展了實驗研究工作,尤其是在很多同學束手無策的原位雜交實驗技術方面獨樹一幟,而這也是她最引以為自豪的實驗技術之一。她告訴記者,之前實驗室也有一些研究生來做這項實驗,但是做了四五年都沒有做成功。為了改變這一現狀,王東輝開始了實驗嘗試,并在過程中將實驗的流程做了一些調整,最終成功做成了這項實驗并使得此技術簡單可行,在此基礎上開設了針對研究生和科研人員的實驗技術培訓課,開創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給研究生開實驗培訓課的先河。
在實驗的基礎之上,她還發展了植物整體原位雜交技術、激素整體定位技術等,并開設了相關課程,這些實驗課程不僅受到了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許多同學的歡迎,還吸引了包括北京師范大學、河南農業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資源中心等學校及相關機構的老師、學生前來觀摩學習。這些課程的開設都是建立在北京大學蛋白質與植物基因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共享儀器平臺基礎上,利用科研實驗室良好的實驗教學硬件環境,將教師成熟的科研成果及時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將科學研究工作的思想、方法、技術等注入實驗教學,將科研直接融入實驗教學的模式,實現了人、財、物等實驗室資源的高度共享的實驗教學體系,有力地促進了高校研究生實驗教學改革,發揮出良好的規模效益和明顯的人才培養優勢。在北京大學研究生課程評估計算結果中,王東輝所開設的三門研究生實驗技術課程排在了第一名,對她而言,這無疑是給自己辛苦付出的最大肯定。她說:“如果實驗技術沒有掌握好,一遍遍重復實驗也拿不到實驗數據,對研究生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打擊。”能在這一方面幫助到他們,她很自豪也很幸福。
是科研助理,也是學生的知心朋友
作為一名科研助理,王東輝身兼多責。在實驗室,她除了承擔課題組包括人員管理、耗材管理、設備管理等在內的日常管理工作,還要承擔實驗室的組會報告、年終匯報、年度學術交流會等實驗室的活動。除此之外,協助指導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實驗技術培訓也是王東輝的工作范圍。事物繁雜,但是王東輝總能把實驗室的管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條。如今,她已然成為實驗室中必不可少的一分子。
在工作中,王東輝一絲不茍,在生活中,她也總是換位思考、悉心周到,為學生們排憂解難。她深知:在日常的實驗技術研究中,學生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挫折,以至于心里承受很大的壓力。除了將實驗技術傳授給他們,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王東輝還要給他們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基于過去20多年在不同特點實驗室以及不同特點的課題中摸爬滾打的歷練中所積累的經驗,以及對當前植物發育生物學研究中所用技術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所帶來的研究生迫切需要實驗指導的體會,王東輝還撰寫了《植物發育生物學常用實驗技術》一書,這本書由王東輝負責主編,很多研究生也參與了進來。“相信這也會成為他們研究生涯的一項有意義的成果。”王東輝說。
在工作中沒有人是萬能的,王東輝也時常會感受到無形的壓力。每當這個時候,她總是會選擇靜下心來,練一練書法、繪畫和篆刻,周末的時候給校友們教授書法課,截至到現在,王東輝的書法作品已被包括哈佛大學、早稻田大學、長江博物館等多所機構收藏。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王東輝總是有自己的堅持。也許正是這種態度與精神,才能讓她在工作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同時,也將自己的生活經營得豐富多彩。“存敬畏之心,履擔當之責”,王東輝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生命的意義,人生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