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社區微信公眾號;疫情防控工作;重要作用
線上服務與線下服務相結合是當下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社區微信公眾號為本次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便很好地印證了這一觀點。
1.1社區微信公眾號的特點
“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主要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公益性。“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屬于服務類公眾號,主要是用于協助社區的工作人員開展社區管理與服務工作,并未開設“打賞”渠道或張貼廣告,且每一頁文末都公布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第二,專業性。從2020年1月23日起,“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平臺每日都在持續地更新新型冠狀病毒的相關信息,包括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知識、全國及上海地區的防疫形勢、防疫工作的會議部署、居家隔離的方法等。分享的信息不僅是社區工作人員經過多方核實后的可信信息,還是廣大社區群眾渴望知曉的熱點話題。
第三,極具實用性。由于是社區性質的公眾號,“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所分享的內容是非常實用的,細微到疫情期間“哪里可以買到新鮮蔬菜”、“哪個平臺可以預約口罩”等,這些內容都是可以切實幫助社區群眾解決問題的優質內容,真正地實現線上社區服務與線下社區服務的目標。
1.2社區微信公眾號的優勢
“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主要具備以下幾點優勢:
第一,公布的社區信息簡明扼要,社區群眾對社區的各項防疫工作一目了然。“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主要分為三個欄目,用語樸實易懂,無論是什么文化水平的社區群眾,閱讀起來都沒有太大難度。欄目1主要用于介紹社區概況,并公布了H街道各居民區的辦公及活動室地址、聯系電話等,解決了社區群眾“辦事難”的問題;欄目2主要用于開展社區服務工作,包括社會組織服務、文化活動、生活服務、口罩預約等,其中生活服務(助老服務、助殘服務和便民服務)和口罩預約通道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欄目3主要用于展示淮海風采,包括社區黨建活動展示、社區平安活動展示、社區自治與發展活動展示等,潛移默化地增強了社區群眾的文明意識和自豪感。
第二,社區微信公眾號的互動性也是極強的。社區微信公眾號所發布的每一條信息都與社區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非常容易引起社區群眾的情感共鳴。因此,社區群眾會主動地、自發地將公眾號信息(防疫方法、隔離方法、注意事項等)發送至他們的朋友圈、家族群等,甚至還會在評論區進行留言,這些行為都有效地拉近了社區工作人員與社區群眾的距離。
社區是專門為社區群眾服務的組織。“有問題、找社區”這句話的流行恰好反映了社區的服務屬性。疫情期間,社區工作人員積極地從“管理”和“服務”兩大點出發,豐富社區公眾號的防疫內容,讓居家隔離的社區人員既能夠第一時間了解到當前的疫情形勢,又能夠學習到多元化的防控知識,還能實現線上的物品采購、學科學習等。社區工作人員還根據公眾號上的線上反饋,開展了上門活動。比如,為解決社區老年人理發難、洗澡難的問題,2020年3月24日,H街道社區生活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做好各項防護的前提下,就曾走進西成居委,為社區的特殊群體上門理發、洗澡。
在疫情爆發期間,社區微信公眾號發揮了重要的科普作用、管控作用,在多方的努力之下,我國的疫情終于得到了全面控制。各社區可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在嚴格落實“外防輸入”的基礎上,進行適度放開、有序放開。在此大背景下,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依然在繼續為社區群眾服務,第一時間發布“適度開放”的相關信息,并采用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指導社區群眾、外來快遞人員、外來送水人員等申請“隨申碼.健康”綠碼。
3.1普及疫情知識
社區微信公眾號應推出多元化的內容,但是在疫情這一特殊時期,普及疫情知識才是最為首要的任務。社區微信公眾號在普及疫情知識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要求:
首先,H街道的社區工作人員可在各居民樓的門衛處張貼社區微信公眾號的二維碼,鼓勵、動員更多的社區群眾關注社區微信公眾號推出的防疫知識。雖然疫情已經延續近兩個月,但很多社區群眾依然并不知曉什么是新冠狀病毒、怎么預防新冠狀病毒等常識問題,這很容易造成他們在不知曉的情況下感染新冠狀病毒,并二次傳染給他人。
其次,要多轉載權威、科學信息,讓社區群眾及時了解疫情的最新近況。早在2020年2月20日,淮海中路社區微信公眾號就已經及時轉載了“上海人大”微信公眾號的防疫信息,讓社區群眾能直觀地感受到上海市政府對此次疫情的重視程度,從而增強他們的防疫意識。
此外,所推廣的疫情知識應盡可能地通俗易懂,滿足社區群眾的閱讀需求。2020年3月1日,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推出的“心理防疫18招”就非常吸引社區群眾,并且恰到好處地回答了社區群眾的各類疑難問題,如“家人不理解我做小區志愿者怎么辦”、“我最近吃不下睡不著是不是身體出問題了”、“小朋友在家呆不住怎么辦”等。
3.2疾病防控宣傳
從醫院轉向社區是疫情防控教育的必經之路,社區微信公眾號每日堅持為社區群眾分享疾病防控知識,一定可以提升社區群眾的疾病防控能力。在下一次類似于新冠狀病毒疫情的災難發生時,社區群眾定能很好地實現自救,甚至可能成為幫助他人的疾病防控志愿者。此次疫情的發生為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強有力地詮釋了健康飲食、鍛煉和作息的重要性。因此,各社區工作人員應充分地發揮社區微信公眾號的作用,從健康飲食、鍛煉、作息等層面為社區群眾解答接下來的日子應如何有條不紊地應對,這才是疾病防控宣傳的最佳方式。2020年3月23日,H街道社區微信公眾號轉載澎湃新聞客戶端的“如何正確重啟日常生活100問”,其中涉及的內容涵蓋了入境須知、隔離須知、上班、交通、購物、餐飲、上班、旅游、文化、就業、生活服務、教育、就醫、心理、口罩使用指引等方方面面,這才是情真意切的疾病防控宣傳,也才能真正地走進社區群眾的心里。
3.3信息整合與即時辟謠
在此次疫情期間,感人的事跡數不勝數,但害人的謠言更是“滿天飛”,比如“喝60度的水能殺死病毒”、“全身噴灑酒精可起到消毒效果”、“高度酒精可以殺死病毒”等。只要冷靜下來,便可以辨別這些信息具不具備科學性,但是不少人卻依然上當,因喝60度的熱水而損傷了食道,因全身噴灑酒精而自燃。鑒于此,各社區的微信公眾號一定要切實遵循“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的三大準則。若發現一些平臺傳播虛假信息,一定要做到及時舉報、及時辟謠,越及時越能避免更多的人受到傷害。值得注意的是,辟謠的信息要在信息整合的基礎上,盡量以圖片的形式呈現,以便于社區群眾能夠隨手保存、隨手發圈,多一個人看到,便少一個人上當。
3.4引導輿論走向
隨著時代的發展,自媒體快速崛起,在信息傳播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是,一些自媒體工作者缺乏必備的職業素養,為贏得流量而不折手段,惡意編輯虛假信息,這為整個社會的文明發展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基于此,各社區工作人員應充分地發揮社區微信公眾號的引導作用,傳播科學、準確的信息。當然,僅僅提供準確的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要豐富微信公眾號的內容,增強內容的趣味性,讓社區群眾愿意主動閱讀、主動轉發。雖然一個社區微信公眾號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是一群社區微信公眾號的力量定是強大的,因此,社區與社區之間還應多加交流與溝通,合作推出優質內容,留住閱讀群體,引導輿論走向。
當下,我國的疫情已得到了很好地控制,但是疫情并沒有真正地結束,因此,社區工作人員絕不可放松警惕,應繼續堅持在社區微信公眾號上更新最新的疫情防控技巧、全球疫情局勢等,讓社區群眾在安心的同時,又不完成放松警惕。
參考文獻
[1]吳中堂,劉建徽,唐振華.微信公眾號信息傳播的影響因素研究[J].情報雜志,2015(4):122-126.
[2]鐘若曦,馬曉燕,梁寧,等. 公共衛生類微信公眾號文章發布情況與傳播效果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8,34(9):800-803.
[3]武曉立.淺析微信時代的健康傳播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279.
[4]王明哲.微信公眾平臺助力健康教育的路徑探討 [J] .傳媒論壇,2020,3 (1):171-173.
[5]國家信息中心,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公眾認知與信息傳播調研 [R] .2020.
郵寄地址:廣東省中山市東區岐關西路63號峰匯中心706室,倫佩洪15820536405
作者:孫嘯
性別:男
出生年月日:1972.10.25
籍貫(省市):江蘇揚州
民族:漢
學歷學位:本科
研究方向:傳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