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俏
關鍵詞:博士生;廉潔思想;隱性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新時代高校博士研究生廉潔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研究 ? 課題編號:2019LZXZY013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社會發展程度的不斷加深,各類社會矛盾日益凸顯,消極腐敗思想逐漸從社會向高校滲透,對高校的育人功能產生了一系列不良影響。“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根據國外一些學校的教學實踐,教育家們發現僅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課程、進行顯性的教育是不足夠的,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于是開始嘗試用一些潛移默化的方式進行教學,比如組織課外實踐活動等,因此逐漸產生了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概念。
腐敗是一種社會現象,腐敗與反腐敗長期以來都是一對難以化解的矛盾。準確把握腐敗與反腐敗的矛盾態勢變化,對我們正確認識反腐敗斗爭形勢,明確面臨的主要問題和任務,更好地指導反腐敗斗爭實踐,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紀檢監察機關處分的黨員干部中,黨的十八大以后不收斂、不收手的占比較高,削減存量、遏制增量的任務繁重。2018年以來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數據表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存量問題依然較大,增量問題不可小覷。我們要辯證地把握新時代反腐敗斗爭的形勢,既要看到取得的巨大成績,更加自覺地堅持和發揚十八屆中央紀委的好做法好經驗,進一步增強堅定的信心和必勝的信念;又要看到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和存在的實際問題,時刻保持反腐敗永遠在路上的堅韌和執著。
在當前形勢下,全國反腐倡廉之風盛行,高校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高尚道德、行為操守的示范地,加強其反腐倡廉機制的構建,既有助于推進高校反腐工作的進行,從源頭遏制腐敗,對建設先進校園文化,促進高校健康發展也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意義。
1.內涵
2019年 3 月 18 日習近平主席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要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相對,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不通過直接的講解,而是將思想政治理念融入到各種課外實踐活動中,隱藏教育目的,打造良好的思政教育氛圍,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學習思想政治知識。學校應充分意識到隱性思想政治課的重要性,并在實際教學中將其落到實處,為博士生們打造良好的思政學習氛圍,在不知不覺中學習思想政治知識,提高政治素養,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把學生培養成新時代高素質人才。
2.特征
①教育方式的間接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隱性、間接性的特點。傳統的顯性思政教育,是一種“填鴨式”的教學,形式局限。而隱性思政教育注重理念的傳達,不重形式,教育方式靈活,將政治思想應用到各類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潛移默化地使學生接受并付諸實踐,幫助博士生成為符合社會規范的高素質人才。而且,通過這種間接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擺脫沉悶的說教,拉近學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幫助學生更順利地接受教育。
②教育目的的潛隱性。在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總是忽略了博士生的心理特點,采取直接的“填鴨式”教學,教育效果十分局限。博士生早已成年,具備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形成了穩定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果教育者采取直接的灌輸式教育,很容易激起學生的逆反心理,難以讓他們接受所傳授的思想政治理念,而越是認真的灌輸思想,越是容易讓學生反感,無法讓學生從內心上對思政知識產生認同感,這樣的教學是一種事半功倍的低效率教育。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則很好地規避了以上問題,以春風化雨的方式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理念,讓學生以愉悅的方式學習。
③教育內容的滲透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把教育滲透進各種實踐活動中,采用“含而不露”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參與中學習、思考、理解并接受教育。通過這種滲透內容的教學,將知識融合在具體的實踐活動中,并鼓勵學生在行動中發掘思政知識,在趣味性教學的同時,還能加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深化學生對于政治的認識,真正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
④教育效果的持久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具有靈活性,教育者可采取各種方式,多角度、多層次地對學生進行教學,讓學生對思想政治形成多維度的認識,實現長時間的記憶,使學生的學習不止停留在書本層面,而是在實踐中發現真理,在實踐中學習真理。
⑤教育過程的愉悅性。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優勢就在于可以讓學生通過愉悅的方式進行學習,不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避免產生學生“談思政色變”的情況,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政治意識,有利于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長遠學習。
1.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載體促進廉潔教育
對于效果不佳的傳統教學模式,應進行大膽的改革,不再只是采取課堂“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善于開發新的方式進行教學,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學校可采取實踐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廉潔思想教育教育,通過制定學習要求,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并發現廉潔知識漏洞,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推動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利于學生的長遠發展,促進學生廉潔思想的提高。
2.增強高校對博士生廉潔教育社會實踐活動的重視
高校應加強和校外機構如省市級黨校的合作,整合廉潔教育資源,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對于高校來說,由于其擁有豐富的理論資源,可通過書籍和課堂進行廉潔教育;而對于校外機構來說,它們則擁有大量的案例資源,在長期的實踐過程中積累了充足的廉潔教育的經驗和教訓,還能為高校博士生提高大量的學習實踐機會。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高校通過和校外機構達成合作,可以充分整合理論資源和實踐資源,從物質和意識兩個層面進行廉潔教育,幫助學生深化對于廉潔思想知識的理解,在潛移默化滲透廉潔理念,達到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3.充分挖掘網絡廉潔教育陣地作用
首先,可以利用新媒體進行廉潔教育信息的整合,充分發揮網絡陣地對于博士生廉潔教育的積極作用。由于網絡媒體的便捷性,信息的收集和整合變得更為容易,可以通過網友的評論、回復、轉載及時了解人們對于事件的看法,掌握信息的傳播動態,有助于充分傳播正確信息,及時遏制錯誤信息,使錯誤信息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其次,可以利用網絡新媒體進行社會、學校廉潔教育信息傳播。例如,學校可在微博上注冊官方賬號,及時發布學校的最新信息,及時發布最新的國家反腐敗成果,方便博士生隨時隨地了解最新國家反腐敗要求,向學生傳遞最新的政治理念,搭建學生思想政治學習的網絡平臺,與時俱進,與社會共同成長進步。
高校廉潔思想建設是國家與社會反腐倡廉的重要組成部分,現有研究成果表明加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對于鞏固提升黨的凝聚力與戰斗力、構建和諧的校園文化、正確塑造學生的價值觀以及消除社會中存在的腐敗現象起著重要作用。新時代,博士生擁有更多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更多挑戰。而高校作為思想教育的重要陣地,應擔負起促進博士生廉潔思想形成的重任,充分發揮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將顯性思想政治教育與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全方位、多層次地提高博士生的廉潔思想,培養與時俱進、思想健康的新時代博士,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輸送高素質科研人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持續不斷的培養人才。
參考文獻
[1] 羅洪鐵,王麗.三十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理論的形成與發展研究[J].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41-45.
[2]趙君,張瑞,白永生等.思想政治教育機制研究回顧及展望[J].思想教育研究,2014(11):13-19.
[3]陳瑋. 大學生廉潔文化教育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8.
[4]陳修輝.加強高校廉政文化建設新探[J].三明學院學報,2007(03):35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