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晨
關鍵詞:賴斯;文本類型;翻譯實踐
翻譯是一項跨語言、跨文化的實踐活動。相較于長期廣泛開展的翻譯活動,翻譯理論在國內外的研究和發展較晚,理論和實踐相對脫節。但近些年來,翻譯理論的研究范圍和層次不斷擴大,結合實踐和多個交叉學科而產生的創新性翻譯理論也越來越得到學界的重視,在翻譯教學中的地位也逐步上升。翻譯理論有助于實踐過程中翻譯方法和策略的選擇,有助于解決翻譯過程中具體的翻譯問題和難點,從翻譯實踐中得到的經驗也會進一步完善翻譯理論。在當代西方翻譯理論當中,德國翻譯功能理論代表人物賴斯所提出的文本類型理論近十年來在我國仍有一定的適用性,廣為傳播和廣被應用(張美芳,2013)。本文在回顧賴斯文本類型理論的基礎上,以近十年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從應用角度研究文本類型理論的發展及其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對未來該理論的應用和發展提供借鑒。
德國功能翻譯學派是20世紀70年代末開始發展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翻譯學派之一。其代表人物包括漢斯·弗米爾(Hans J. Vermeer)、凱特琳娜·賴斯(Katharina Reiss)以及克里斯蒂安·諾德(Christiane Nord)等。賴斯長期在大學從事翻譯研究與教學。1984年,她在與學生弗米爾合著《翻譯理論基礎》一書,首次提出“譯文功能論”這一概念,強調目標文本的形態應該由其在目的語語境中需要實現的功能和目的來決定。在此之前,賴斯在其所著《翻譯批評的可能性與局限性——翻譯質量評價的類型及標準》(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Limitations)一書中,基于德國功能語言學家卡爾·布勒(Karl Bühler)的語言功能三分法,將翻譯中的原文按功能類別分為三大類,即: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型文本(expressive text)、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并針對語言功能、語言特點、文本焦點和譯文目的,提出了相應的翻譯方法。
張美芳(2009)根據杰里米·芒迪(Jeremy Munday)的研究,將賴斯提出的文本類型功能、特點和翻譯方法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從表1可以看出,信息型文本通過具有邏輯性的表達,向目的語讀者提供客觀事實和信息,具體文本可包括報告、參考書、商務信函、官方文件、學術文章等,因此翻譯時應當盡可能簡潔明了,忠實于原文所包含的信息。表情型文本,也稱“創造型作品”,這類文本側重于形式,在翻譯時需要將其所要表達的情感通過形式表現出來,忠實于原作者的情感,翻譯多采用仿譯法。而操作型文本具有一定的感染性,目的在于說服讀者進行某種行動或產生某種情感,多采用編譯法以實現與原文相同的效果。賴斯后又根據語言使用的形式補充了第四種文本,即視聽媒體型文本(audiomedia text),這是一種輔助性的文本類型,具體可包括歌曲、戲劇、廣播劇等。

同時,賴斯還將翻譯過程分為分析(analysis)和再次詞語表現(reverbalization)兩個階段,在前一階段確定原文的功能類別和文本的體裁,分析其語言風格,在后一階段利用詞匯、句子、段落等組織好目標文本的結構,最終實現目標文本與原文在內容、形式和功能上的對等(譚載喜,1991:257)。
賴斯文本類型理論的廣泛適用性具體表現在:多數應用類的文本都能對應到三類文本上。比如詩歌、小說、傳記等文學作品多為表情型文本,商務合同、法律合同、新聞報道等多屬于信息型文本,廣告則是典型的操作型文本。因此,明確不同類型文本所具有的不同功能,可以使譯者在翻譯中更有針對性地采取適當的翻譯策略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體現譯文的功能(熊兵,2012:12)。在此理論基礎上,以CNKI數據庫為文獻來源,進行基本檢索,進而分析賴斯文本類型理論在翻譯研究和翻譯實踐中的應用現狀。
本次檢索和分析基于2009年至2019年CNKI中國學術期刊(網絡版)和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首先在中國學術期刊數據庫以“文本類型理論”“賴斯”為關鍵詞,模糊范圍檢索全部時間內的相關文獻,進行人工篩選后,共得到247條檢索結果,其中核心期刊與CSSCI文獻20篇,17篇文獻為2009年至2019年的研究成果,且文獻來源主要有《上海翻譯》《中國科技翻譯》《中國翻譯》等。
其次對檢索結果進行分析后發現,學術期刊中對賴斯文本類型理論多為應用型的研究,應用的范圍有外宣翻譯、經貿翻譯、新聞翻譯、公示語翻譯等,而上述文本多為具有多重功能的文本類型,因此需要加以判斷和分析,選擇具體的文本類型。如《賴斯文本類型視域下化學英語文本翻譯》一文(陳瀟,2015)主要結合化學學科專業和化學英語的特點,在賴斯文本類型翻譯理論的指導下探索信息文本型化學英文的翻譯策略,而化學英語屬于信息型文本,而公示語的翻譯則既屬于信息型又屬于表達型文本。總體而言,在判斷文本類型時,需要準確分析語言的功能,選擇適合的方法。
對翻譯碩士學位論文的檢索和分析是基于翻譯碩士學位論文中的翻譯實踐報告,分析文本類型和發展趨勢兩個方面。首先,同樣以“文本類型”和“賴斯”作為關鍵詞,檢索2009—2019年碩士畢業論文,并進行人工篩選,得到28條結果,其中文本類型所占的比例如圖1所示。從數據可知,在翻譯實踐中,多數文本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語言功能,因此對文本的分析要準確。


其次,從發展趨勢上來看,如圖2,從2009年至2019年,以賴斯文本類型理論為指導理論的翻譯實踐報告數量逐年增加,這與翻譯碩士專業的開設與招生規模擴大有關,而在2018年達到峰值207篇,說明近年來賴斯文本類型理論在翻譯學習和實踐中所占的地位依然較重,這與賴斯文本類型理論的廣泛適用性有關。但從2018年起出現了下降趨勢,進而預測未來幾年該數據可能會出現波動性變化。原因有二:第一,該理論較為經典,適用性強,加之有近年的研究和結果作為參考,對翻譯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性。第二,理論的產生與發展時間較長,無突破性和創新性的發展,研究可能缺乏新意,對新語境下的文本指導意義不大。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關于賴斯的文本類型理論的應用不論在什么研究層次,都具有廣泛性。就理論的指導性和具體應用而言,翻譯的過程必然以分析原文本的語言特征和功能為起點,但多數原文本并不只有單一功能,因此需要譯者進行準確分析,從而選擇適當的方法和策略。就理論的發展和應用前景而言,由于賴斯的文本理論較為經典,后續也有等多位學者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衍生和發展,因此仍具有對目前不同類型文本的翻譯實踐的指導意義,然而后續的研究創新性會不足。且其中的翻譯方法較為宏觀,針對不同類型的文本,所采取的翻譯技巧和方法還需要譯者在不斷的翻譯實踐中去總結和研究。因此,對文本類型的進一步研究需要不斷細化,以更好地提高翻譯質量,完善翻譯理論。
參考文獻
[1] Munday Jerem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2001.
[2] Reiss, Katharina. Possibilities and Limitations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M]. Munich: Hueber,1971.
[3] Reiss, Katharina.Text Type,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A]. Translated by Chesterman.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 [C]. Helsinki: Finnlectura, 1989.
[4] 陳瀟. 賴斯文本類型視域下化學英語文本翻譯[J].中國科技翻譯, 2015,(03):4-6+3.
[5] 陳小慰. 翻譯功能理論的啟示──對某些翻譯方法的新思考[J].中國翻譯, 2000, (4).
[6] 程穎,邱玉華,黃光芬.文本類型理論關照下的新聞翻譯[J].上海翻譯,2011(03):40-42.
[7] 方夢之. 中國譯學大辭典[Z], 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1.
[8] 方夢之. 我國的應用翻譯: 定位與學術研究——2003全國應用翻譯研討會側記[J], 中國翻譯,2003(6): 47-49.
[9] 胡作友.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述評[J].學術界,2008(06):249-255.
[10] 李謐.功能主義翻譯理論視角下的文本類型與目的性翻譯——以賴斯的翻譯理論為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08(S2):204.
[11] 劉迎春,王海燕.基于文本類型理論的公示語翻譯研究[J].中國翻譯,2012(06):89-92.
[12] 劉霞.功能主義理論下賴斯文本語言研究[J].語文建設,2015(23):85-86.
[13] 譚載喜.《西方翻譯簡史(增訂版)》[M], 商務印書館, 2004: 255-261.
[14] 王慧莉.文本功能視角下的經貿翻譯策略[J].中國科技翻譯,2015(01):36-38+30.
[15] 吳艾玲.萊斯的翻譯類型學與文本類型翻譯在中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5(05):59-63.
[16] 吳冰,王青倫.萊斯文本類型理論在應用翻譯教學中的運用[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3):79-84.
[17] 熊兵.應用翻譯研究視角的嬗變(2000-2012)[J].中國翻譯,2012(06):11-17.
[18] 張美芳. 文本類型、翻譯目的及翻譯策略[J]. 上海翻譯, 2013(04):5-10.
[19] 張美芳. 文本類型理論及其對翻譯研究的啟示[J]. 中國翻譯, 2009(0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