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瓊

[摘 要] 財會專業VBSE實訓旨在提高學生跨專業崗位實踐能力,但在實訓中存在很多問題。在實訓平臺內容方面,存在不論業務繁簡,平臺中的流程一致、內容偏離實際、崗位設置和任務分配不合理的問題;在實訓平臺流程設計方面,存在任務不能單獨推送、單獨釋放答案、整個業務內容顯示不全、錯誤修改程序復雜且無法對比分析等缺陷;在對學生考核和教師知識技能層面,存在無法有效考核和引導學生、教師知識面較窄、實踐技能欠缺的問題;在實訓課程安排和實訓環境方面,存在課程開設和課時安排不恰當、實訓設備和場地欠缺的問題。為此,提出優化實訓平臺內容和流程設計、分崗位對比分析學生實訓情況、鼓勵教師擴展知識面以提升實踐技能、合理安排學生課程、配備必要設備和紙質單據等對策。
[關鍵詞] VBSE;實訓平臺;財會專業
[中圖分類號] G64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4-0188-03
在以培養復合型、應用型人才,提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學改革導向下,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irtual Business Society Environment,以下簡稱VBSE)綜合實訓課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地高校教學實踐中。但在教學實踐中,VBSE實訓還面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財會專業VBSE實訓主要流程及內容
財會專業VBSE實訓是VBSE綜合實訓的財會版,主要針對財務會計專業學生,其中虛擬的崗位和角色主要是圍繞企業財務核算設置的。該實訓課程是在計算機環境下模擬制造企業系列業務活動,其主要流程及內容為: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班的情況進行初始設置,包括創建教學班,并根據班級人數設置組織數量、企業和崗位人員數量;其次,根據設置的企業數量及外圍崗位數量對學生進行分組,學生根據分組情況進行崗位選擇,其中每一制造企業包括七個崗位,外圍資源包括5個崗位,若企業數量設定較多,則外圍崗位可由多個學生擔任;然后,教師根據教學計劃進行任務推送,任務主要為制造企業每月涉及的主要活動,包括期初建賬、日常活動中的借款、還款、報銷、取現、存款等業務、職工薪酬的核算、稅款的申報與繳納、企業材料的采購、產品生產與銷售活動、投資融資活動和月末結賬等。再次,學生按照規定完成教師推送的任務,包括合同的簽訂、發票、入庫單、出庫單、報銷單等原始憑證的填寫、記賬憑證的填寫、總賬和明細賬的登記、報表的編制等任務;最后,教師根據系統顯示的成績情況,對學生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具體如圖1所示。
二、財會專業VBSE實訓存在的問題
(一)實訓平臺內容偏離現實,崗位設置、任務分配不合理
VBSE實訓平臺是以中型小家電制造企業為核心,通過模擬該類制造企業的供應、生產、銷售等業務的全過程,讓學生真實感受企業的業務流程和實務操作。但該平臺中所有業務內容、業務環節是預先設定的,這種預先設定并沒有考慮業務的繁簡程度,也未及時根據會計準則和稅收政策的變化而及時更新。這導致一項簡單的業務處理流程變得復雜,內容脫離實際。另外此平臺將財務部所涉及的工作分配到了7個崗位上,包括:出納崗、費用核算崗、成本核算崗、往來核算崗、稅務會計崗、總賬報表崗和財務經理崗,而制造企業內部其他部門中與財務部門有聯系的崗位則分別以角色形式分配到上述7個崗位上,如將采購部經理這一角色分配到出納崗上,將采購專員這一角色分配到總賬報表崗上。這導致在完成任務過程中,學生對其所擔任的崗位工作內容有些混淆,同時每一崗位的任務量和完成任務的時間有所差異,導致在每個時間段均有部分崗位沒有任務,而另一些崗位卻比較繁忙。
(二)平臺流程設計存在缺陷
目前VBSE實訓財務板塊的流程是先由教師推送任務,學生再完成任務,這一過程中存在以下缺陷:首先,各項任務不能單獨推送至某一分組。教師推送任務是將任務推送給所有分組,一旦某個分組完成任務后發現前一任務有錯誤時,需要教師重新推送,這將導致沒有錯誤的分組也會再次接收到此任務,并要求重新完成。其次,答案釋放只能釋放至某一具體任務中,不能只釋放給此任務的某一環節,而且明細賬的參考答案將會顯示所有與此明細賬相關的答案,包括后續未推送任務的答案。這將導致部分同學不經思考直接復制粘貼參考答案,省略后續的明細賬的登記。再次,除本崗位所在流程界面能夠查看外,其他崗位所在流程的界面無法查看,無助于學生對其他崗位具體工作內容的了解和對整個任務的掌握。最后,下一流程的人員無法在系統中指出上一流程的錯誤之處,只能退回后與上一流程人員口頭交流,同時在教師端也沒有學生填寫單據與系統單據的對比,導致即使有誤,學生或者教師為避免復雜的程序,而不加以更改。
(三)對學生考核難度大,無法有效引導學生
該實訓課程最終結果是以每一分組的平均分和每個崗位的正確率體現的,任務做得多的、正確率高的分組平均分比較高。但某些崗位的正確率卻沒有顯示,如外圍的稅務專員崗。同時這樣的考核存在以下缺陷:一是每個崗位的難易程度不同,導致以正確率來考核不同崗位的學生成績欠妥。二是每個分組的平均成績是綜合七個崗位得出的,若一個分組中一位學生表現非常差,則會影響整體。三是經常尋求老師給予參考答案的崗位勢必會比沒有參考答案的崗位結果要好,這會使學生失去自主完成崗位工作的動力。另外對于學生是否掌握實訓內容也難以度量,教師無法有效進行引導。一方面每項任務完成后并不直接顯示任務完成效果,而是直接進入了下一任務,導致教師不知學生是否做得正確,學生不知哪里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若是直接給予學生參考答案,讓學生對照完成,則部分學生會失去主動性。
(四)教師知識面較窄,實踐技能欠缺
VBSE實訓系統是仿真制造企業的業務及資料,讓學生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下進行實訓,所涉及的內容具有跨專業、跨領域的特點,不僅涵蓋多門財會方面核心課程,而且還涵蓋企業管理、運營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這就要求教師有較全面的專業知識結構。但現實中,有些教師固定的上一兩門專業課,不僅財會專業知識面比較窄,而且對非財會專業知識掌握不夠,并不能有效地發揮引導作用。另外,大多數教師都是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并沒有到企業體驗過真實的經營業務流程,這會使他們對實訓課程的設計和講解有些欠缺,嚴重影響本門課程的實訓質量。
(五)課程開設條件不足,實訓環境較差
首先,本門課程的開設,要求學生已經學完核心專業課程,這樣才能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但由于有些課程開設較晚,導致學生并不具備解決部分實際問題的能力。其次,由于本門課程課時的限制,并沒有足夠的時間滿足教師講解和學生操作的需要。最后,本門課程需要配備電腦、打印機、多媒體等設備,同時需要一定面積的實訓場地,以實現與企業真實環境的一致,但多數學校在這方面有所欠缺,導致學生只能單純的在電腦上操作,而沒有實際的紙質單據,各經濟主體之間也沒有實現分區域辦公。
三、提高VBSE實訓質量的對策建議
(一)優化VBSE實訓平臺的內容及崗位設計
在內容上,應根據業務的繁簡程度和重要程度來設計業務的流程,如對于報銷的程序,若報賬金額大,則審批流程要多一點,反之則將審批權限下放,流程少點,這會更加貼合企業管理的實際。平臺中的內容要定期根據會計準則和稅收政策的變化進行更新,如會計準則對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的取消,則相應進行更改。崗位設置上,應將其他部門與財務部門有聯系的崗位角色與財務崗位分離開來,設置其他部門對應的崗位,如單獨設置采購經理、采購專員、銷售專員等崗位。實訓過程中,根據每次任務中每個崗位的任務量及流程,將不同崗位分配到同一位同學,即學生通過設置兩個及以上賬號,來完成不同崗位的工作。這樣不僅把不同崗位的工作區分開來,也能使每位學生分配到大體相當的工作量,還能有效避免某一時間段部分學生沒有任務的情況發生。
(二)改善平臺任務推送流程及顯示設計
考慮到教師再次推送任務,所有分組都需重新完成任務的缺陷,在任務推送設計中,可考慮任務的首次推送由教師執行,而再次推送由擔任制造企業負責人崗位的學生推送,教師界面顯示修改的次數及修改的內容,這樣一方面使每項任務即受教師總體控制,又能使每個分組根據自身的完成情況來決定是否需要重新完成相關任務,同時教師也能了解每個分組完成任務的能力及差異。此外,在顯示設計中,已完成任務和對應的參考答案應同時顯示在學生界面端,學生可根據自己的完成情況,決定是否需要重新進行調整,教師界面顯示修改情況和調整前后的成績。這一方面能夠方便學生對任務內容的掌握,同時避免這一任務的錯誤導致后續任務甚至財務報表的錯誤;另一方面也能夠利于教師對整體情況的把握。改善后的流程如圖2所示。
(三)結合正確率的基礎上,分崗位對比分析學生的知識缺陷,有重點的引導學生
教師在評估學生是否掌握相關知識技能時,應依據同一崗位的不同學生完成情況進行對比分析整體完成情況,對于修改次數較多,影響報表編制的重要知識點和程序,應引導學生進行重點理解。這不僅能夠相對公平的對學生完成情況進行考核,而且有利于學生了解自身的不足,以便進一步提高。
(四)提升教師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
教師是課程的引導者,教師的綜合實力直接關系到實訓課程質量,擔任實訓課程的教師一方面應注重自身專業理論知識的提升,建立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應注重實踐能力的提高。首先,教師應加強自身除了主要擔任理論課程之外的專業知識的學習,不斷對陳舊知識更新,并適當學習與財務崗位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其次,學校應鼓勵并要求教師到企業實踐,全方面的了解企業運作流程,提升其實踐技能,并將其作為對教師考核的依據。再次,本門課程應配備詳盡的教學指導手冊,包括對本系統的結構、內容、企業背景、每一任務涉及的知識點等內容,以便教師更好的進行本門課程的教學。最后,教師應該根據所學知識和技能,結合配備的實訓手冊,將本門課程所涉及的所有任務操作一遍,加深對任務的理解,以便更好的組織教學。
(五)合理規劃實訓課程,改善實訓環境,滿足實訓課程基本需求
學校要合理安排本門課程的開設時間和課時,保證在進行VBSE實訓前,學生至少已學習完與本門課程相關的核心課程,并保證課程安排的合理性。另外,在實訓課程中,要考慮紙質單據和電子單據的結合,比如簽訂合同,以紙質方式簽訂較好,這更有助于學生對此項任務的理解;發票系統開出來之后,最好能夠打印出來,方便接收方進行校對;銀行對賬單也應以紙質檔的形式由銀行柜員傳遞給出納人員。因此,可考慮配備一臺打印機或是一套與該課程相匹配的紙質單據,學生在系統完成某項任務后,可將此項任務相關的單據打印或填列后再移交至下一崗位,使其更貼合企業實際。
[參考文獻]
[1]周媛.財經院校運用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開展實踐教學模式的探討[J].長春大學學報,2014,24(2):270-273.
[2]陸宏如,楊峰.高職會計實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東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16):81.
[責任編輯:王鳳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