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如果全球經濟是一場進行中的球賽,那么新冠肺炎疫情就像是突然沖進球場的惡犬,嚴重影響了“球賽”的正常進行。即便如此,“一帶一路”建設作為過去幾年影響最廣泛的國際合作倡議,仍然在疫情的阻力中穩步推進、落實。
東盟10國是海上絲綢之路沿線的重要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他們是有力支持者和積極參與者。在疫情蔓延、全球保護主義抬頭的背景下,中國與東盟依然在貿易往來、項目建設、抗擊疫情等方面堅持合作,再次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建設作了生動的詮釋。
中國與東盟國家貿易逆勢上揚
為了防控疫情,全球貿易活動遭到了重創,作為全球貿易體系的重要一員,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沖擊。根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的對外貿易出現明顯下跌,進出口總額同比下跌6.4%。
但是,中國與東盟貨物貿易卻逆勢增長,一季度總額達9913.4億元人民幣,增長6.1%,占中國貨物貿易總值的15.1%,在中國外貿表現中處于領先地位。其中,中國對東盟出口5394.3億元,增長2.4%;自東盟進口4519.1億元,增長10.9%。東盟歷史性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
專家認為,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是雙方長期致力于經貿合作的重要成果,中國—東盟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廣,雙方貿易的“升級”是必然的趨勢。但不得不承認,疫情導致的物流不暢、企業停工已經直接制約了中國—東盟貿易增長。因此,中國—東盟貿易在疫情下實現逆勢增長,離不開中國與東盟雙方共同維護貿易往來的努力。
2020年2月20日,中國—東盟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議召開并發表《聯合聲明》,同意“致力于減輕疫情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共同維護本地區人員往來及貿易投資活動”。就中國方面而言,即使在舉國抗擊疫情的非常時期,也仍然在實施檢驗檢疫措施的前提下確保各個貿易通道暢通,為中國—東盟貿易活動在疫情下得以進行提供重要保障。
例如,廣西憑祥市友誼關口岸貨運通道在 2020 年春節假期后恢復運營,沒有受疫情影響而暫停通關,讓醫療物資、越南水果、中國電子產品等進出口貨物及時送往市場。又如,廣西北部灣港通過開辟綠色通道、加大費用減免、抓好復工復產等舉措,使得北部灣港貨物運輸不降反升,實現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的雙雙增長。
4月初,中國外貿企業復工復產已取得了積極成效,但受海外疫情影響,面臨外圍需求萎縮、訂單流失等問題,為此中國商務部、工信部等部門和多個省份也進一步出臺了扶持政策,其中鼓勵和支持企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仍然是這些穩定外貿政策的一個發力點。
“一帶一路”基建項目順利推進
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五通”建設的重要一環。在中國各地因疫情爆發而停工停產的時候,一個個“一帶一路”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進展卻不斷取得突破。
疫情期間,好消息不斷從老撾傳來。3月15日,中老鐵路電氣化工程施工啟動;3月27日,中老鐵路老撾段開始進入鋪軌階段;3月31日,中老鐵路通信信號工程正式開工;4月1日,中老鐵路全線墩身最高、跨度最大橋梁——班納漢湄公河特大橋實現大橋連續梁全橋成功合龍,中老鐵路兩座跨湄公河大橋實現全部合龍。
由中國企業投資建設的、承載著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夢想的中老鐵路,是中老兩國共建“一帶一路”的標志性項目。經過3年多的建設,目前已經進入線下土建工程全面收尾、線上工程全面展開的關鍵階段。
老撾是最晚出現疫情、也是疫情較輕微的東盟國家,但中老鐵路項目部并非沒有遇到疫情帶來的麻煩。例如,回國休假人員春節后因疫情不能立即返回老撾、老撾當地雇傭工人離職、采購物資通關受限、物流運輸不暢等,都對項目建設的復工帶來了一定的影響。為確保在2021年底建成通車,中老鐵路各參建單位一方面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優化施工建設,克服多方困難,積極推進工程建設,才有了目前防疫生產兩不誤的建設進展。
在其他國家,“一帶一路”項目也在穩步推進。例如在柬埔寨,由中企承建的柬埔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馬不停蹄:58號公路在2月26日正式通車,不到一個月后,10號公路又破土動工,柬埔寨首都金邊的第三環線公路項目也是一派繁忙的景象。
“柬埔寨有句諺語,‘有路,就有希望。疫情當前,中國企業仍然以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到項目建設當中,這讓柬埔寨民眾深為感動。共建‘一帶一路給當地民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柬埔寨民間社會組織聯盟論壇項目主任謝莫尼勒表示。
中國企業積極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抗疫出力
“一帶一路”倡議帶動了大批中國企業“走出去”,這些企業在扎根當地市場的過程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尤其在疫情帶來沖擊的特殊時期,中國企業勇于擔當,為當地抗擊疫情和穩定經濟作出了貢獻。
位于文萊灣上的大摩拉島恒逸文萊石化項目是中國在文萊最大的投資項目,也是文萊迄今為止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項目。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恒逸實業(文萊)有限公司采取了積極主動的防范措施。經過項目全體人員的努力,恒逸實業(文萊)有限公司的石化項目不僅一直堅持生產,為文萊創造經濟效益,還向文萊衛生部捐贈了價值100萬美元的醫療物資和設備,以實際行動支持文萊抗疫,得到文萊《婆羅洲公報》的高度評價。
中國企業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抗擊疫情,還有更“給力”的方式。在柬埔寨,口罩等醫療物資全部依賴進口,物資保障在疫情當前非常被動。對此,中資企業中深美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僅用了45天的時間,打造了柬埔寨第一家日產量達50萬個口罩的工廠,以滿足柬埔寨口罩市場需求。柬埔寨衛生部長親臨工廠參觀并給予高度評價:企業在柬埔寨開設口罩工廠,將大大緩解柬埔寨以往口罩依賴進口的狀況,是利國利民之舉。
對疫情下“一帶一路”建設的穩步推進,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集團主席優素福·瓦南迪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作為一種國際合作機制,“一帶一路”倡議已經被國際社會廣泛接受,在全球經濟面臨不景氣的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性更加凸顯,沿線國家更需要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加強與中國以及其他國家的經濟合作。“相信疫情之后,全世界對‘一帶一路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識。”瓦南迪說。
·聯系編輯:26715365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