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俊豪

自新冠肺炎疫情開始以來,各國的新聞網站都充滿了“壞消息”,旅游業的停擺、民航業的蕭條、餐飲業的虧損、制造業的缺貨、企業降薪或裁員等等,讓人看到了在疫情的沖擊下經濟是如何頻頻受挫。盡管如此,仍有一些積極的因素強勢突圍,為疫情期間疲軟的經濟注入活力。
疫情期間,中國大多數人被迫“宅”在家里,網絡購物、生鮮外賣、遠程醫療、遠程辦公、線上觀影等“宅經濟”變得更加火爆。而在與中國相鄰的東盟國家,同樣的情況也在發生著。
線上消費火爆
“大部分商場都暫停營業,少了很多娛樂,跟朋友聚會的機會也減少了。”怡哲是在泰國曼谷的一名媒體編輯,從4月初開始,泰國每日新增病例明顯增加,泰國政府采取了更嚴格的防控措施,包括怡哲在內的許多白領開始輪班工作。談到疫情中的生活,她坦露道:“待在家的時間長了,網購明顯增加,一天的消費基本都是在線上進行的。”
顯然,受疫情影響,電商也成為東盟國家的主要消費渠道。據泰國媒體報道,從2月初到4月初,“東南亞淘寶網”Lazada的銷售額增長了130%。泰國Grab的食品配送部門Grab Food最近幾個月的業務增長了3倍。僅2020年3月,泰國的電子商務銷售交易額就增長了80%。
自疫情爆發以來,泰國開泰銀行的移動應用程序KPlus的用戶和交易額都大幅增長,其中網購和線上支付成為第一季度用戶最常用的功能。開泰銀行預計KPlus的全年線上交易額能增長37%。
線上業務營收滿滿
越來越多的購物者轉到線上消費,零售商也在順勢而為地做出轉變。King Power是泰國領先的免稅零售業公司,由于進出泰國航班的急劇減少影響了全國免稅商店的客流量,該公司及時將業務重點從實體零售轉到在線零售,并提供免費送貨服務等,以吸引在線購物者。“疫情產生的影響令人始料未及,公共場所關閉使King Power陷入困境,我們不得不將業務轉到線上。”King Power首席執行官艾亞瓦特說。
商家業務轉變的需求增加為Lazada等電商平臺帶來了機遇。因此,Lazada推出激勵計劃,吸引更多中小企業加入該平臺。根據計劃,Lazada不僅會為商家加入平臺提供優惠價格,還準備協助賣家獲得小額貸款,并提供電商運營在線培訓課程。2020年3月,泰國Lazada平臺的新增商家達到2.6萬個。泰國Lazada市場部負責人Paradee Sinthawanarong認為,即便疫情過去,網購也將會成為泰國人生活的新常態。
危機中的機遇不僅僅是電子商務,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社交媒體和流媒體等行業都從人們的生活方式改變中賺到了錢。
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為更有效防控疫情而要求所有非必要工作場所關閉、所有學校等教育機構停課之后,Zoom、Hangouts Meet、Teams等視頻通信平臺成為家長進行網上會議、孩子上網課的必備軟件。Zoom原本是為企業專門設計的視頻會議軟件,自從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Zoom向學校免費提供服務,收獲了很多老師和學生用戶,超過20個國家的9萬多所學校都在使用其平臺進行在線教學,其中就包括東盟國家的學校。2020年3月底,Zoom每日用戶數從年初的1000多萬增長至2億,股價也隨之攀升至159.56美元,與年初相比,漲幅超過100%,并達到Zoom上市以來的頂峰。
新業態要發展壯大仍需努力
不過,這些危機中的機遇并沒有降臨在所有東盟國家。在緬甸、柬埔寨等網絡基礎設施比較薄弱的國家,尚未見到線上經濟火爆的現象,網絡購物沒有出現大幅增長,在線教育的開展也因網絡和電子設備普及有限而面臨挑戰。
此外,也不是所有企業都能把握好這突如其來的機遇。例如,在疫情期間,盡管泰國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業務大幅增長,但也有多家配送服務商出現送貨延遲的問題,對這些服務商而言,不僅無法增加業務收入,反而會導致聲譽受損。開泰研究中心據此指出,從長遠來看,配送服務商應重視提高貨物配送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
從中可以看出,盡管泰國等東盟國家的線上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供給側的能力還未能滿足潛在的市場需求,一些新經濟業態要更好地發展壯大,顯然還需要更多的資本和技術投入。
·聯系編輯:267153652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