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麗雯

【摘要】目的 評價在心內科帶教中多種帶教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內科帶教中護生80名,隨機分為2組,各40名。對照組應用常規帶教模式,觀察組應用多種帶教模式。比較兩組考核成績及滿意度。結果 在考核成績、滿意度上,對照組分別為(70.3±4.2)分、80.0%,而觀察組分別為(85.3±5.3)分、95.0%,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心內科帶教中多種帶教模式的應用效果顯著,即可有效提升護生考核成績和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心內科帶教;多種帶教模式;考核成績;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9..01
作為一種新型的帶教模式,多種方式帶教模式近幾年獲得逐漸的推廣和使用,其核心在于培養實習護生的臨床技能和業務知識,因而是一種系統、規范的培養計劃[1]。心內科面臨的患者病情多較為危重,且突發情況較多,因而要求相關護士必須掌握較強的護理專業技能,以更好的應對和處理臨床護理工作[2]。本文選取我院心內科帶教中護生80名,均為女性隨機分為2組,各40名,即對在心內科帶教中多種帶教模式的效果做了評價,現報道如下相關內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內科帶教中護生80名,均為女性隨機分為2組,各40名。其中,觀察組年齡17~25歲,平均(22.4±2.1)歲。對照組年齡17~26歲,平均(23.1±1.5)歲。兩組基本情況對比無統計學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應用常規帶教模式,觀察組應用多種帶教模式,具體為:(1)首先組織實習護生對心內科病房環境加以了解,并帶領其巡視近期病房病危數、患者數等情況,系統講解常見的5個專科疾病護理知識,以提升其專科及綜合業務能力.(2)安排專一教師帶教,注重執行優質護理和責任制整體護理,將滿意度、任務、責任等具體到個人,促使護生對優質護理的目標、內涵有一定了解。(3)? ? ? ? ? 注重引導和示范,依據護生的學習能力,指定資歷深的教師進行帶教,并反復強化相關知識和技能,做好正面引導,以將其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出來。(4)與護生積極交流和溝通,對其內心想法加以了解,給予其適當的鼓勵和安慰。(5)注重培養護生的護理理念,且注重提示觀察患者病情的要點方法,指導其學會合理解決患者出現的問題,以提升其綜合能力和專業素養。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考核成績及滿意度(采用自制問卷調查,分為滿意、不滿意、一般等。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的統計軟件為SPSS 12.0軟件,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計數資料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使用t檢驗。
2 結 果
在考核成績、滿意度上,對照組分別為(70.3±4.2)分、80.0%,而觀察組分別為(85.3±5.3)分、95.0%,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 論
心內科疾病的臨床特點為病程較長、危害大、病情變化快,且患者直接接觸者即為護士,后者作為臨床工作者,其在實施治療和護理以及觀察患者病情中面臨重大的責任,因此心內科帶教的主要目標和責任即為培養素質過硬、能力過硬的護士隊伍[3]。而在心內科帶教的過程中,通過應用多種方式帶教模式,并在帶教期間納入患者關懷服務理念,則可有效的樹立護生“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且還能顯著提升護生的專業護理技能。同時帶教老師需注重提升護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注重引導其培養護理綜合素質和較強專業技能,則可極大的提升心內科護士的護理綜合技能[4]。本文的研究中,在考核成績、滿意度上,對照組分別為(70.3±4.2)分、80.0%,而觀察組分別為(85.3±5.3)分、95.0%,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可見,在心內科帶教中多種帶教模式的應用具有積極價值和作用。
綜上所述,在心內科帶教中多種帶教模式的應用效果顯著,即可有效提升護生考核成績和滿意度,值得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 ?佑.多種帶教模式在心內科帶教中的效果評價[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6):160-161.
[2] 楊繼敏,劉亞娟.臨床路徑式教學法在心內科臨床帶教中的實踐與應用[J].繼續醫學教育,2016,30(03):37-39.
[3] 繆愛鳳,錢紅繼,王? ?益.CBL聯合PBL教學模式在心內科專科護士護理教學查房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8):42-43.
[4] 段? ?磊,梁? ?春.心內科教學模式在臨床基地規范化培訓中的探索[J].西北醫學教育,2014,22(01):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