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在激烈競爭的市場環境下,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對公司的穩定發展起著推動作用。本量利分析是衡量成本、銷量、利潤之間的關系,其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從A公司著手,針對中小企業的保本、保利、安全邊際等角度進行分析,探討中小企業在本量利分析中的應用。
關鍵詞:本量利分析;保本分析;安全邊際分析
引言: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經濟處于變革時期,市場競爭變得更加激烈,企業經營管理越發重要。如何衡量企業成本、效益之間的關系,降低成本、提高利潤,實現企業的長久發展,至關重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本量利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工具,本文從本量利分析的理論出發,針對中小企業展開研究,探討如何應用本量利分析,更好地為中小企業的發展服務。
一、本量利分析概述
本量利分析是基于成本、數量(業務量)與利潤三者之間的關系研究,是企業進行經營預測、決策等活動的基礎。本量利分析的研究前提是成本性態、相關范圍、線性相關、產銷一致等假設;其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保本分析(單一產品與多品種)、保利分析(單一產品與多品種)、利潤敏感性分析、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各因素如何影響保本點、保利點、利潤、安全邊際)等。
二、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內容
保本分析,又名為盈虧臨界點分析,是指企業如何達到利潤等于0的狀態;通過保本分析,企業可以確定在保證不虧損的情況下,銷售量與銷售額具體應達到多少;保利分析,指的是在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均不變的前提下,為實現一定的目標利潤(稅前利潤),需要達到的銷售量與銷售額的分析;邊際貢獻等于銷售收入減去變動成本,指的是產品為企業利潤所做出的貢獻,邊際貢獻率越高,說明該產品為利潤所做出的貢獻就越大;安全邊際是指實際銷售與保本銷售之間的差額,安全邊際越高,說明企業經營越安全;利潤敏感性分析,主要分析哪些因素影響利潤、如何影響利潤、影響利潤的敏感程度;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如下表:
三、本量利分析在中小企業中的應用——以A公司為例
A公司是一家零售公司,經營范圍包括甲產品、乙產品以及丙產品。本文主要針對A公司的保本、保利以及安全邊際進行分析,以判斷企業所處的經營安全狀態,便于分析研究如何進一步提高公司的利潤。
根據表3得出,在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均不變的前提下,甲、乙、丙三種產品的銷售量分別達到8000件、16000件、20000件,三種產品的銷售額分別達到4,000,000元、2,400, 000元、1,600,000元,此時A公司處于保本狀態。
如果提高乙產品、丙產品的銷售比重分別提高到50%、30%,則甲產品的銷售比重降低到20%,其他因素均不變,此時企業的保本分析具體如下表:
根據表4得出,由于乙產品的邊際貢獻率>丙產品的邊際貢獻率>甲產品的邊際貢獻率,在提高乙產品、丙產品的銷售比重的情況,A公司的綜合邊際貢獻率由27%提升到31.5%,綜合保本額由8,000,000元降低至6,857,142.86元。因此,得出改變各產品的銷售比重,可以降低公司的保本額,最終提高公司的利潤。
2.保利分析
假定A公司下月的目標利潤為5,400,000元,根據表2,表3的數據整理,如下表:
在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想實現5,400,000元的目標利潤,甲、乙、丙三種產品的保利額分別為14,000,000元、8,400,000元、5,600,000元,保利量分別為28,000件、56,000件、70,000件。
假定A公司下月的目標利潤為5,400,000元,根據表2,表4的數據整理,如下表:
在單價、單位變動成本、固定成本不變的前提下,調整各產品所占的銷售比重后,想實現5,400,000元的目標利潤,甲、乙、丙三種產品的保利額分別為4,800,000元、 12,000,000元、7,200,000元,保利量分別為9,600件、80,000件、90,000件。
3.安全邊際分析
根據表2、表3計算,整理安全邊際數據如下表:
根據表6得出,甲、乙、丙三種產品的安全邊際量分別為2000件、4000件、5000件,安全邊際率為20%,保本作業率為80%,根據經驗值判斷,公司處于較安全的狀態。
4.小結
在A公司的保本分析中,第一種情況:甲、乙、丙三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分別為20%、40%、25%,三種產品所占的銷售比重分別為50%、30%、20%,公司最終的綜合邊際貢獻率為27%,綜合保本額為8,000,000元;第二種情況:調整甲、乙、丙三種產品所占的銷售比重,調整后,三種產品的銷售比重分別為20%、50%、30%,綜合邊際貢獻率提高了4.5%,綜合保本額降低了1,142,857.14元;經過兩種情況的比較,說明調整各個產品所占的銷售比重,可以提高企業的邊際貢獻率,降低公司的保本點。同樣的兩種情況下,A公司的保利分析中,第一種情況下,實現目標利潤,需要公司的銷售額達到28,000,000元,調整公司的銷售比重后的第二種情況,實現同樣的利潤,公司的銷售額降低了4,000,000元;經過兩種情況的對比,發現提高邊際貢獻率高的產品銷售比重,可以降低公司的保利額,說明,調整銷售比重可以提高公司的利潤。在A公司的安全邊際分析中,公司目前所處的狀態是比較安全的。
四、結語
對A公司的本量利分析中發現,調整公司各產品的銷售比重,可以降低公司的保本點、保利點,并最終提高公司的經營效益;在進行本量利分析中發現中小企業存在以下幾種問題:中小企業對管理會計的重視程度不夠;企業缺乏具備專門管理會計技能的人才;在運用本量利分析中,對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劃分存在較大的主觀性。管理會計隨著經濟變革,在企業中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中本量利分析是管理會計中的基礎工具,中小企業想要長久發展,需要重視企業管理會計的發展,培養專門的管理會計技能人才,從而使中小企業的本量利分析更加合理化,進而提高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維持中小企業長久發展。
參考文獻:
[1]盧靜.淺析本量利分析在企業中的應用[J].商業經濟,2020(03):146-147.
[2]賀金風.本量利分析方法在企業管理會計實踐中的應用[J].企業改革與管理,2020(04):128-129.
[3]王湘國.本量利分析法的決策指標及其應用[J].納稅,2020,14(03):178+181.
[4]孫涵.本量利分析在中小服飾企業中的應用研究[J].納稅,2019,13(30):207+210.
[5]孫璐.本量利分析及其應用——以M工廠為例[J].經營與管理,2019(09):31-34.
[6]劉家瑋.本量利分析在企業的應用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7.
作者簡介:張曉會(1988.12- ),女,漢族,河南林州人,碩士研究生,中級會計師,鶴壁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管理會計、財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