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向穎羿
打掃院子、整理店面、通過村里農產品的供應為自己的農家樂采購物資,這是惠水縣好花紅鎮好花紅村村民王玉福已經習慣了多年的生活。

惠水縣依托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既補齊了農村發展短板,又打造富農興農的支柱產業。圖為惠水好花紅鄉村旅游景區桔鄉花海山體公園。(黔南州旅發委供圖)
曾經的好花紅村,借助優越的自然環境和2 0 1 4 年黔南州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在此舉辦的契機,在全國打開了知名度。近年來,好花紅村大力發展種植業和旅游業,借助“互聯網+”將村落打造成貴州電子商務示范村文化商業綜合體,先后獲得民族團結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寨、中國最美休閑鄉村、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等榮譽稱號。
“鄉村旅游發展要實現不斷為群眾創造更豐富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兩個目標。”惠水縣好花紅鎮鎮長羅集祥告訴記者,村子旅游項目發展,借助了公共力量對旅游資源不斷進行挖掘和保護,最大限度發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的稟賦效應。
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提高了村民們的收入,當地一部分村民除了種植金錢桔等農產品之外,還在家中開起了農家樂,目前整個村已有50余戶開起了農家樂,每家每月至少收入1萬元以上。
不僅如此,好花紅村以旅游業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一改過去將農產品、農副產品運到縣、鎮去售賣的方式,在家門口就直接為農家樂供貨。
2019年7月28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共同遴選推出的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名單上,黔南州惠水縣好花紅鎮好花紅村赫然在列,成為惠水縣鄉村旅游發展的榜樣村。
為了促進旅游業進一步發展,也為了村子各方面同步提升,好花紅村圍繞建設全國鄉村治理示范鎮(村),做了大量扎實有效的工作。
好花紅鎮村兩級分別成立鄉村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實行一把手負責制,把治理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村容村貌全面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全面加強。
好花紅村還通過各種措施促進村民增收。“成效比較明顯的是有公司對村內土地進行反租倒包。”羅集祥介紹,村里一方面將村民土地租給公司獲得了租金,另一方面公司又將租來的土地承包給村民進行生產,村民實現了一塊土地雙重收入。
不只好花紅村,惠水縣還通過各種方式參與農村發展中來。例如提出“五個一”建設惠水縣好花紅玫瑰產業園,促進農旅花旅婚旅一體化發展;打造秋冬種油菜農旅一體化產業觀光油菜項目等。
王科福:同鄉親們一道讓生活好花更紅
“通過一家帶動周圍群眾走向富裕,這是我創業的初衷。”惠水縣好花紅村村民王科福說。2013年,王科福在自己家開起了農家樂,打造了8間旅館客房。作為土生土長的好花紅村人,他堅信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政府的支持和景區的提質升級讓王科福更加有信心把餐館旅館經營好。“旅游一直是好花紅村的重要發展內容,對全村集體經濟發展意義重大,這幾年村風村貌及各家的經濟狀況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是住在景區也過得像度假。”隨著景區游客越來越多,王科福的農家樂做得愈發有模有樣,能發家致富還能為村集體經濟作貢獻,作為先富起來的人,王科福說,他要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同鄉親們一道讓生活好花更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