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北
新冠肺炎疫情從暴發、蔓延到有效控制,這場艱巨的戰“疫”給教育界帶來了太多挑戰與思考。在戰“疫”過程中,學校如何守護學生身心健康?如何做到“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如何引領學生敬畏生命、培養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北流市實驗中學在抗擊疫情期間進行了新思考、新探索。
守護健康,織密織牢安全防疫網
安全責任,重如泰山。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北流市實驗中學高度重視,把疫情防控作為近期的中心工作,構建嚴密的防疫體系,牢牢守住全體師生健康安全防線。
疫情就是命令。接到上級指令后,我校迅速成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領導小組,嚴格制定“兩案九制”,迅速印發《北流市實驗中學關于建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網格化管理機構的通知》,建立了“校長—副校長—年級長—班主任—家長—學生”與“校長—副校長—科組長—教職工—職工家庭成員”“兩線五級”排查報告制度,形成了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機制。
在此基礎上,我校嚴格落實疫情防控各項工作:通過微信公眾號、班級Q群、“美篇”等網絡渠道開展線上健康教育,普及疫情防控知識,引導師生相信科學,不信謠、不傳謠;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面推進校園衛生整治,徹底清潔衛生死角,做好校園日常消毒和室內通風;按照《玉林市中小學校(幼兒園)2020年春季學期開學條件“十到位”核驗細則》等相關文件要求,加強防控物資儲備,積極開展開學演練,扎實做好師生疫情防控培訓。
為了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的管理,我校創新師生“雙線管理”思路,通過“總隊—大隊—中隊—宿舍—二分之一宿舍”學生自主管理線和“校級領導—政教處—年級組—班主任—任課教師”學校層級管理線,將學校領導、班主任、宿舍管理員、學生干部、學生個體全部納入其中,“雙線”并行不悖、共同運轉,全面織牢疫情防控校園安全管理網絡。
“云端”教學,在新探索中展示愛與責任
凝心聚力共防疫,線上教育正當時。我校從全面保障學生“不停學”出發,以保組織、保資源、保精品、保督導、保評比、保質量“六保舉措”打造“云端上”的課堂,各學科教師紛紛施展“十八般武藝”,在線上教學的新探索中展示愛與責任。
第一,推出教學“六保舉措”。一保組織:成立教學領導小組,按照“領導小組—服務隊—研究團—志愿者”思路,組建以教導處、科研處、年級組、信息科相互聯合的“在線教學指導服務隊”,構建以科組長為核心的“線上教學研究團”和以骨干教師為主要力量的“教師志愿者”,保障資源供給,落實教學安排,提供技術服務,實施監督管理。二保資源:作為北流市目前唯一實現互動直播的學校,我校為教師線上教學提供釘釘、希沃、電信天翼云平臺、騰訊課堂、課堂派等8個云平臺,面向全體教師開放學校直播錄播一體室。三保精品:要求教師樹立“以學定教”理念,開展線上集體備課,收集學生學習需求、擬好講解知識點、安排合理作業、遴選上課教師,推出精品“空中課堂”。四保督導:提出“不強制師生全部參與,不加重師生教學和學習負擔”的要求,建立“教導處和年級組兩級監管負責制”,加強調研和考勤,規范教學行為,指導教學改進。五保評比:以年級為小組、以班級為評比對象,以居家考試參與度、考試成績和線上互動評比為內容,開展學生居家學習考試“擂臺賽”;以學科組為單位、以個人為評比對象,以線上教學為內容,開展教師微課制作大賽,助推信息化教學。六保質量:學校建立“云端班級”和年級集體QQ群,提出“每日普訪”“每周家訪”要求,通過問卷星調查、電話家訪等方式,實現家校溝通無盲區、全覆蓋;引導班級組建假期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監督、相互學習,推動全體師生共同成長。
第二,實現線上教學多樣化。全校掀起了一股線上教學研究熱潮,教師積極參與網絡教學培訓,不斷認識和掌握騰訊課堂、釘釘、希沃、網盤等運用技術,學到了更多教學新技能,如利用微信小程序布置作業,更快捷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開展一對一線上輔導。通過線上集體備課,突出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熱情的研究,教師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探索容易被學生接受的教學方式,引領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基于如何保證線上教學質量的思考和實踐,教師紛紛采取“直播”與“點播”互補的方式,通過圖片、語音、微課、資源鏈接等方式突破教學重點難點,為學生進行細致講解和答疑解惑。各學科組集中集體智慧,錄制精品課程,打破教學時空限制,例如歷史教師羅梅君善于利用希沃軟件制作微課堂視頻,再通過微信平臺發送給學生,學生可自由安排時間點擊學習。另外,我校還編排了居家學習課程表、作息時間表、假期作業單等,及時發送給學生,如給高三年級學生發送《北流市實驗中學高三學生居家備考指南》,引導學生通過學習分組、每日學習情況記錄等辦法積極配合線上教學。
第三,厚植愛國主義情懷。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在舉國抗疫的當下,我們應當教給他們什么?我校除了重視文化課教學,還重視學生思政、科學、生命、安全、健康和藝術教育,推出體育、藝術、心理等系列課程,抓住戰“疫”期間的教育契機,推出《戰“疫”中的偉大祖國》《珍惜時間》等學習資源,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三觀”教育,將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灌輸給學生,不斷深化學生對祖國、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提高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增強其社會責任感。校級領導親自給學生上課,通過線上方式舉辦“德育大講堂”,引導學生對夢想、人生、國家進行深度思考,為實現學習目標和人生夢想而努力奮斗。
戰“疫”大考,交上一份閃亮答卷
這場疫情,對學校發展是一次重大考驗,也是教師教學觀念變革的一次洗禮,更是學生成長的有力推手。我校守好立德樹人主陣地,做到抗疫與教學兩不誤,用實際行動在戰“疫”中交出一份閃亮的答卷。
一是學校在發展。戰“疫”期間,我校構建起了嚴密的防控體系,高效開展師生防疫工作,通過信息化技術實現了適時召開視頻會議推進各項工作的目標,采取“部門指導、年級管理、學科組研究、班主任督促、家長協助”立體化模式,建立起較為完善的線上教學監管體系,實現了教師間、班級間、學生間的教學資源共享,推進了教育信息化的應用普及,加速了教育現代化的進程。近段時間,我校的疫情防控、線上教學工作得到上級部門的充分肯定,成為本地防疫與教學兩不誤示范學校。
二是教師在提升。我校教師履職擔當,堅持“戰時”教學,嚴格執行上級關于“停課不停教、不停學”工作要求,積極推動教學方式變革,勇于探索“互聯網+教育”新模式,確保教學工作要求和教學質量標準不降低。經初步統計,目前我校共推出精品課108節、直播課約500節,收集和評比微課作品200余份,召開線上主題班會592節(次),98%的教師能夠獨立運用網絡技術與資源自主開展線上教學,我校已成為區域縣級普通高中教學變革的領先學校之一。
三是學生在成長。在學校的組織引導下,學生居家期間開展自主閱讀、自主鍛煉、自主勞動、自主探究等活動,增強了勞動意識,提高了動手能力。通過加強體育鍛煉、欣賞藝術、讀名著等活動改善情緒,促進身心健康,培養了自主管理能力。據了解,我校約95%學生參與了學校組織開展的居家學習活動并按時完成假期作業,高三年級約99%的學生參與了學校組織的5次居家考試并按時上報成績。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我校5 800多名師生,同時間賽跑,與時代并進,用汗水和智慧奪取了教育教學與疫情防控“雙勝利”,成為玉林市防疫示范學校、北流市線上教學典型學校。今后,我們將站在新時代的高度,不忘初心,立德樹人,繼續做好學生的引路人。(作者系玉林北流市實驗中學黨委書記、校長)
(責編 歐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