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仙芝 蘇艷梅 齊亞珍
摘 要:本研究運用了文獻分析法、問卷測量法等研究方法并選取了貴陽市烏當區新天學校七年級三班的39個學生為研究對象,在新天學校操場進行了六次針對中學生人際關系進行設計的素質拓展活動。在活動前后及一個月后均采用了《人際關系診斷量表》進行。后測的描述統計分數小于前測的分數,跟蹤后測的分數小于前測的分數但大于后測的分數,前測與后測的配對樣本T檢驗的結果不顯著。就描述統計的結果而言,后測成績相較于前測成績有所下降,說明雖然T檢驗沒有達到顯著水平,但仍有積極效果。
關鍵詞:素質拓展;中學生;人際關系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中學生的人際交往問題,并用素質拓展活動的方式進行干預,選取了七年級的學生為研究對象。七年級的學生處于一個關鍵期,剛剛步入青春期,處在發展的生理和心理的過渡階段,和父母矛盾的增加、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和學習壓力的增加,在人際交往方面可能會出現不同的問題,本研究認為素質拓展活動有利于緩解或消除他們在人際交往中的一些問題。幫助學生學會一些人際交往技巧,形成一個合理的人際關系交往思維,擁抱一個良性循環的人際關系模式。
二、研究意義
人際關系是人與人之間由于交往而產生的一種相對穩定的心理關系,人際交往能力和人際關系是在人的社會化過程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人際關系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是人際交往能力的重要體現,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媒介。在國家教育部頒布的《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標準》中提出,中學生應該有和諧的人際關系:既是善于與人交往且喜歡與人交往,人際關系的好壞決定了他的性格,人際關系好的為人活潑,不好的則比較沉默,久而久之會產生自閉心理,而心理的發育往往趕不上生理的發育,產生心理疾病。所以對學生進行人際關系輔導,減少學生人際關系困擾,改善其人際關系狀況,促進其心理健康發展,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識[1]。
素質拓展活動的場地通常為室外,相較于室內教學,室外活動具有的優點是可以讓學生的壓力得到釋放,使其心情舒暢,更有利于室內教學。在布爾迪厄看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學生素質拓展培養,就是增加文化資本累積的過程,從文化資本角度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為當下學生素質拓展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理論角度[2]。素質拓展活動是一種體驗式的學習方法,強調“做中學”,是現代人和現代組織全新的學習方法。素質拓展訓練能夠幫助青少年了解自身優點,正確看待自身缺點,提高自我認識能力同時激發中學生與人交往的欲望,鍛煉了他們與人溝通和交流的能力,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感受到交流的積極影響,同時學會理解和支持他人,養成換位思考的好習慣,培養和諧健康的人際關系。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對象
新天學校七年級三班的39名學生,其中20名男生,19名女生,無肢體殘疾,被試年齡均在13~14歲。
(二)研究工具
研究的主要工具為問卷,問卷的題目來自于人際關系診斷量表[2],本量表的題目一共有28個,有四個維度,第一個水平主要是被測者在交談方面的行為困擾程度;第二個水平是測被測者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程度;第三個水平測被測者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擾程度;第四個程度所測的是被試者與異性朋友交往的困擾程度。
該問卷內部一致性為0.81,重測信度大于0.7。該問卷一共有28個題,計分方式為兩級計分,1分和0分,符合為1分,不符合為0分。題目內容較為簡潔,易理解,適合該群體填寫。學生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填寫即可。
(三)研究程序
本次研究一共進行了六次素質拓展活動和前測、后測、跟蹤后測共三次問卷調查,其中前測與后測間隔時間為42天,后測與跟蹤后測間隔時間為30天,前測與后測之間每間隔一周進行一次素質拓展活動,素質拓展活動共六次。六次素質拓展活動的內容分別為:
(四)數據處理
采用SPSS數據分析,對三次問卷的結果進行分析,經過對每一個學生的總分和全班的總分進行詳細的分析,同時對每個學生不同水平的分數以整個班級的分數都進行相應的比較。通過對各個階段的總分和平均分進行分析,找出中學生人際交往方面最突出的問題進行相應的干預。從前測的總分上看,該班的問題主要集中在第二項:學生在交際與交友方面感到困擾。后測的總分明顯低于前測的總分,這也說明了素質拓展活動對中學生人際關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而跟蹤后測的總分略微高于后測,本次素質拓展活動在效果的持續性上還需要做出改進。在均分的比較上,四個階段的均分之中第二階段都是最高的,根據人際關系量表的評定,中學生人際關系主要存在的問題就在于在交際與交友方面的困擾。在對學生進行素質拓展活動時,我們主要針對這一問題制定活動內容,幫助學生改善這一問題,完善他們的人際交往關系,使其能健康成長,有一個更健康的人格[3]。
四、結果與分析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是以素質拓展的方式對七年級學生人際關系進行干預研究,研究以素質拓展活動為主,理論為輔。再對參與素質拓展運動課程的學生進行前測、后測和跟蹤后測的問卷調查。通過游戲來激發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增強學生之間的凝聚力[4],消除學生孤獨感、膽怯心理;幫助學生盡快適應新環境;更好的了解自己,完善自我,形成一個健全的人格發展體系;讓學生在游戲中,學會運用正確的交談方式,增進同伴之間的友好關系,特別是異性之間的交往關系。對于剛步入青春期的學生,對異性有一種朦朧的情感,想和異性交談,卻又害怕和異性交談,對和異性成為朋友這件事情感到膽怯,所以通過素質拓展,幫助同學們正確處理人際關系,更好的進行人際交往,加深彼此了解[5]。減少因交談的方式不當而造成的人際沖突,增強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學會一些傾聽和溝通技巧,在人際交往中如何去傾聽他人、正確的和他人溝通,在面對的問題或傾訴自己的問題時,能夠輕松地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說出自己的苦惱,以及正確的對待人與人之間往來接觸和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