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莉媛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的教育事業受到廣泛關注。小學一年級正是學生接受教育的起點,在這一階段,語文是學生的必修課之一,因此,能否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作業,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是語文教師亟需解決的事情。本文將圍繞小學語文作業的現狀論述合理設計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科學設計
在初級教育階段,語文是一門極其重要的學科。小學生一年級是九年義務教育的開始,學生剛結束以“教養并重”為主要方式的幼兒教學,在步入小學時,內心一定充滿求知欲,懷揣著飽滿的學習熱情。為了愛護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長期保持高漲的學習激情,語文老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身心發展,科學合理地布置作業。筆者對何如科學設計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這個問題闡述以下內容。
1 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的現狀分析
首先,作業數量與質量不成正比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一些教育相關部門對學生作業數量進行規定,但學校并沒有真正從實踐上做到給學生“減負”,老師們往往會給學生布置很多作業,對于剛入小學的學生來講,并不能適應這種作業數量上的轉變,還會給學生帶來壓力,逐漸喪失學習熱情。
其次,語文作業形式單一,內容比較枯燥。一年級的語文作業不外乎抄寫、背誦、朗讀課文等,作業形式過于死板。一年級的學生本身就處于貪玩的年齡,主觀能動性偏低,一些學生在學校上課時尚且能與老師互動,和同學一起學習,回家后,身心得到放松,根本不能靜下心來快速完成作業。而且,老師總喜歡布置一些機械性的作業,如,抄寫一行詞語,熟練朗誦課文等,這種周而復始的學習方式,不僅調動不了學生的積極性,還會加速學生的厭煩速度。
最后,作業難度沒有針對性。每個學生的領悟能力和執行能力都不一樣。如果布置同等難度或者同等數量的作業,學習能力較強的同學能夠快速有效地完成,那么,在整個過程中,學生是否另有收獲而不是浪費時間?而能力較差的學生完成相同的作業,需要花費成倍甚至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對于這類同學,他們能否得到與前者相同的學習效果?總而言之,千篇一律的作業等級在一定程度上會抑制學生能力的延伸。
2 一年級語文作業設計應遵循的原則
活潑好動、自制力差、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注意力不能持久性集中等都是人們對小學一年級學生添加的標簽,正是因為學生的這些特點,所以語文老師在作業的設計上要把握優化原則。一是作業量要適中。義務教育與學前教育總會有所不同,老師需要給學生一段時間來適應教學上的轉變,不能因為想要得到滿意的學習效果就增加作業量,這種方法并不能提升教學質量。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設計作業,用最少的量換取最好的效果。二是作業內容新穎,富有趣味性。語文老師在布置作業時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枯燥單一的作業內容短期內可能不會造成影響,但是想要學生始終懷揣著一顆求知的心,作業內容必須要有情趣。這就需要老師設計一些互動性、思考性的作業。
3 科學設計一年級語文作業的對策
3.1 增加作業的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學生對語文充滿好奇,他們就能有學習的動力。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觀察學生的喜好,根據他們所好對作業進行優化。例如,有些學生非常喜歡聽音樂,一首陌生的曲子在聽過幾遍后就能唱出來,那么,老師就可以將教學內容與音樂結合,編成歌曲和順口溜。再比如,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時,老師可以讓學生利用繪畫背誦課文,根據課文內容畫出江南魚米之鄉,再結合畫中景物聯想課文內容。通過這些方法增加作業的趣味性,減輕作業帶來的壓力,輕松完成任務。
3.2 寓樂于學,快樂學習
小學生都喜歡看動畫片,抓住這一特點來設計語文作業也是一計良策。一年級教學主要是為了鍛煉學生的識字能力,如果只是單純地讓學生通過查單詞,問家長來認識字詞,掌握效果可能不會理想。為了讓學生在課后也能以一種快樂的心態學習,老師可以搜索一些教學動畫,根據課時安排將相應的動畫發到家長群里,讓學生觀看的同時還能跟著學習,達到寓樂于學的效果。
3.3 設計合作型作業
每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是不同的,能力較差的學生在課后學習時會感到吃力,所以,老師可以根據能力強弱劃分小組,建立一個自主學習的空間,通過互相討論,彼此合作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最大程度發揮學生自身優勢。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快速完成作業,還能鍛煉表達能力,增強合作精神,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
4 結語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老師不僅需要優化課堂教學,還要科學設計作業。一年級的語文雖然非常簡單,但是在作業方面也蘊藏著眾多學問,不能輕易忽視。語文老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能力,科學合理地設計語文作業,愛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提升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 羅瑤.小學低段語文家庭作業設計中網絡資源的有效應用[D].四川師范大學,2018.
[2] 狄靜.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的設計研究[J].才智,2017(03):67.
[3] 劉秀杰.如何設計小學低年級語文作業更有效[J].中國校外教育,2012(28):136.
[4] 李玲.淺談小學一年級語文作業的設計[J].才智,2012(1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