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煥銀
摘 要:通過實踐組織幼兒故事的創編和表演,能提供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運用環境,促進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讓幼兒具有一定的口頭表達能力、自我表現能力。本文探討了組織幼兒“故事大王”表演活動的實踐過程,介紹了如何增強幼兒故事表演的信心,如何組織幼兒故事創編、故事表演,如何提高幼兒鑒賞水平和參與熱情,并讓幼兒各方面能力獲得提高。
關鍵詞:故事大王;故事創編;幼兒故事表演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引導幼兒欣賞藝術作品,培養幼兒表現美和創造美的情趣,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而故事表演教學的目的就是為孩子提供自由表達情感體驗和想象力的平臺。同時,故事表演也是提高幼兒語言運用能力的有效途經。我通過對幼兒故事大王表演活動的探索,發現通過故事表演活動,可以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運用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他人交流,體驗語言交流運用的樂趣,使各方面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1 故事創編——循序漸進地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
1.1 從無主題到有主題
為了激發幼兒對創編故事的興趣,一開始,我請幼兒隨意創編故事,在主題上不作要求,但要求每個幼兒能在眾多小朋友面前大膽、響亮地講述自己創編的故事。在幼兒對創編故事發生興趣之后,我逐步向幼兒提出了有主題的創編。例如圍繞主題“森林的早晨”、“兔子為什么回來晚了”等創編出一個簡單的故事。由于幼兒有了較強的創編興趣,因而在教師提出主題后,每個幼兒都能積極參與,編出各種各樣的故事結果和故事情節。
1.2 由編一個段落過渡到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在幼兒剛具有初步的創編能力時,我要求幼兒先學習創編一段故事,或者先創編結果。如在創編故事《螞蟻飛上天》時,我先要求每個小朋友想一種辦法讓螞蟻飛上天,然后表達出來,由于難度不大,幼兒很快就想出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的幼兒請小鳥幫忙,有的請白云幫忙,有的則請來了直升飛機……他們想出的辦法各不相同,而且大部分幼兒能夠用完整的話表達出來。類似這樣的經驗積累多了,幼兒的創編能力就逐漸提高了。慢慢地,我就過渡到要求幼兒創編出一個完整的故事,能力弱的幼兒可編短一點,而能力強的幼兒在創編時增加多一點中間情節、形容詞或加強語法規范。
1.3 巧妙的提問能更好地提高幼兒創編的能力
要讓幼兒能夠獨自編出一個完整的好故事,離不開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提問,老師巧妙運用提問可以使孩子積極思考,從而開拓他們的思路。在創編故事中的問題不同于其它語言活動中的提問,這種提問一般沒有現成的答案,它側重于啟發幼兒進行多角度思考,自由組織文字,說出不一樣的完整的話。例如在創編《貓醫生過河》時,老師提問:“貓醫生怎樣才能過河?”幼兒經過思考后,有的說:“貓醫生坐在烏龜的背上過了河。”有的說:“大象用長長的鼻子把貓醫生卷起來送過河。”還有一個幼兒是這樣說的:“貓醫生一招手,一架直升飛機飛來了,貓醫生就坐上直升飛機過去了。”這種提問能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表達與眾不同的看法,使幼兒的創造力得到發展。
2 故事表演活動——激發幼兒的表現欲
2.1 運用多樣化的表演形式
通過幼兒故事表演活動,不但為他們提供充分展示的機會,也營造了孩子們喜愛的積極參與的語言運用情境。在探討創編故事的過程中,我發現班上有幾名幼兒故事講得非常好,但是,怎樣才能把這種講故事的能力擴展到每一位幼兒的身上呢?經過探索,我們用“故事大王”的表演形式,給幼兒提供了舞臺。“故事大王”計劃開始時,每個星期,我都布置三到五名幼兒回家和父母一起準備故事,跟家長做好溝通,要求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和興趣,找一個孩子自己喜歡的故事,周末在家引導孩子講述,這項工作得到家長的大力支持。準備好故事的幼兒,回園后,在晚間活動時間給班上幼兒展示自己的故事。
但是,活動進行了幾次后,我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差及內向的幼兒還是沒有得到根本性地變化,而且這種講故事的方式比較單一,氣氛不夠活躍。于是,我進一步探究,進行了教學調整,把講故事跟表演相結合。幼兒仍然每周回家準備故事,回園后,我了解了他們準備的故事的大概內容和表演所需要的頭飾、道具等,老師來為幼兒準備道具進行表演。剛開始,我選了一些表演能力比較強的幼兒去進行角色表演,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為了能夠激勵幼兒的表現能力,我還設了一項評比規則:每周選一名故事大王,兩名最佳表演獎,兩名最佳觀眾獎,被評到的幼兒都有獎品。在故事表演的過程中,我還注重與觀看表演觀眾的互動。例如:每講完一個故事后,我會有一段提問時間,促使幼兒認真地觀看別人的故事表演,提問時間的設計不但達到很好的互動效果,也培養了幼兒的傾聽能力。
2.2 給每個孩子表演的機會
我一直在思考:能不能讓每個孩子都都參與到表演活動中,這樣的話班上的氣氛會活躍很多。我開始把平時不太敢于在集體中表現的幼兒請上臺,讓他們進行簡單地角色扮演。幾次的角色扮演后,我就讓他們嘗試去講故事。但我發現班上還有兩個小朋友由于性格較內向,還是不愿意上臺講故事。于是,我找了他們談話,并在每次的評比活動中故意讓他們評上最佳觀眾獎,以此來增強他們的信心。就是這樣不斷地鼓勵,最后,他們兩個也能在每次的故事大王活動中,自告奮勇上來講故事和進行表演了。是故事大王的氛圍和鍛煉讓他們從內向的性格中走了出來。
通過加強幼兒的創編故事的能力,我班幼兒能按要求做到隨時都可以講故事、創編故事,個個都是故事大王,當然孩子的能力差異不同,講故事水平也有所不同,但是這一活動讓每個幼兒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家長反映孩子回家后變得喜歡講故事,并且能大膽地表現自我。看到孩子的進步,得到家長的肯定,我更加地堅信自己努力和探索方向是正確的。只要用心地去尋找,我們能找到更適合孩子發展的教育。
參考文獻:
[1] 石偉克.有效開展幼兒園表演游戲的實踐與探索[J]山東教育,2018(14).
[2] 沈紅.幼兒故事教育活動的探索與實踐[J]新課程研究(學前教育),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