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超
近日,浙江東陽江北小學教育集團月亮灣校區內發生暖心一幕。當天放學時下著雨,許多學生沒帶傘。因疫情防控需要實行封閉式管理,家長無法進校接學生。于是,老師們就自發組織起來護送學生們。一開始,老師們打算打傘一個一個地護送學生。后來,大家發現了更高效的解決辦法:每個人肩并肩,組成一道“雨傘長廊”,從教學樓通到校門口,很快將孩子們順利送出校門。
(4月22日 《新京報》)
“學高為師,德高為范。”教書育人,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以行為范。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是教師之靈魂,因此,作為教師應首先養德,應自覺地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做有德行的教師,自覺創造教師職業內在的尊嚴與幸福。“德”是個人內心對自己的要求,底線高了,“品”自然就提升,在真實的場景中示范,“雨傘長廊”上了一場生動的課。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師德不是靠講出來的,而是靠內心世界的豐富、文化底蘊的提升、人格素養的完善。師德不是簡單的說教,而是由一個個“雨傘長廊”這種細微處體現,起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
學生總是把教師看作學習、模仿的對象。教師需要從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率先垂范,作出表率,以高尚的人格感染人,以整潔的儀表影響人,以和藹的態度對待人,以豐富的學識引導人,以博大的胸懷愛護人。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教書育人的實效。穿越了“雨傘長廊”,相信學生都會“親其師,信其道”,進而“樂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