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鐘的
在“世界技能大賽”中獲獎的中職、高職畢業生,具備保送至本科高校深造的資格。近日,教育部印發的一則通知,引發廣大職校生和職業教育工作者的熱議。
(4月22日 《中國青年報》)
長期以來,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分兩條腿走路”,優秀的職校生難以獲得理論深造的機會,而對從事技術工作葆有興趣的本科生缺乏實踐技能的培訓機會。社會上也存在職業教育天生低人一等的偏見,似乎只有中考、高考失敗的人才會入讀職校。這種現狀和刻板印象,導致職業教育在生源、師資、人才培養等方面缺乏競爭力,學生對職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也不夠高。
符合現代產業需求的高級技術工人,有賴于正規化、成體系的教育機構的培養。僅僅依賴傳統“師傅帶徒弟”的模式,職業人才的水平可能參差不齊,缺乏對所從事專業的系統性認識,限制其進一步創新的空間。因此,培養“大國工匠”,高等職業教育需要融入高等教育體系。
不光部分優秀的職校生存在進一步學習理論的需求,也有一些本科生期待獲得接觸職業教育、鍛煉職業技能的機會。此前,北京大學本科生周浩因更喜愛實踐操作,從北大退學,轉學到技校學習數控技術,此后如魚得水,還獲得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冠軍。事實證明,理論積淀與專業實操是不可割裂的。
在近年來嚴格控制保送生規模的背景下,職校生保送到本科高校,會不會造成新的問題?就目前政策透露的信息來看,公眾不必多慮。教育部在通知中明確指出,保送錄取本科專業的高校限本科層次職業學校和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且要求對申請攻讀本科專業的中職畢業生增加文化課考核。
打通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之間的通道,不僅為相關個人的事業選擇創造了更多可能性,也是對人才發展規律的根本遵循。允許年輕人在不同的人生賽道切換,才能在探索和嘗試中確定更適合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