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天時間,人工智能VS頂尖農人,在云南高原挑戰種草莓,誰會是勝出者?
5月25日,中國農業大學與拼多多宣布,雙方聯合舉辦第一屆“多多農研科技大賽”,邀請全球的青年農業科學家、頂尖種植高手分別組隊,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或精湛的園藝技術,在云南高原挑戰草莓種植。為期4個多月的比賽中,來自全球農業領域的頂尖高手將通過“人機競賽”,切磋出適宜本土化推廣的種植方法。
本次大賽將在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AO)的技術指導下進行,這也是國內首個由互聯網公司+高校組織的跨學科、跨領域的智慧農業比賽。
“中國農業發展正處于重大變革期,農業科技的飛速創新和重大突破,將對農業產業發展造成巨大影響。”中國農業大學副校長龔元石表示,雙方將通過此次比賽,喚起更多青年農人、學者參與,探索“大國小農”背景下,更低成本、本土化的數字農業解決方案。
根據“多多農研科技大賽”組委會介紹,此次“農業種植人機競賽”將分為科技組和傳統組,分別面向高校、機構的青年學子和草莓種植大縣的頂尖農人展開重點招募。
在為期近4個月的比賽中,科技組隊伍將在數字化的“無人溫室”中,利用IoT設備、攝像頭及傳感器,收集溫室種植環境和作物生長數據,創造出一套人工智能種植解決方案,并根據植物生長模型及復雜氣候環境不斷迭代優化,實現品效兼顧的“無人化生產”。而傳統組隊伍將利用豐富的種植經驗和精湛管理技術,對傳統的“小農生產”進行精細化升級,挑戰科技組的人工智能系統。
5月6日起,比賽在國內外各大高校及草莓種植大縣啟動前期招募,來自瓦赫寧根大學、屯特大學、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等荷蘭頂尖農業高校,以及南京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國內農業強校的青年學者,和遼寧東港、安徽長豐等國內草莓十強縣的頂尖農人紛紛“組團”報名。
此次大賽將由15位院士、專家分別擔任評委及科學顧問,為參賽選手提供智識支持,以及公正、科學的評判成果。(筱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