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李蘭松
“喏,我現在就在那兒上班,一個月2000多元的工資用下來還能有結余?!碑吂澥泻照驴h金銀山街道銀山社區居民李本情指著離家約300米處的社區工廠說。
2018年10月,李本情一家4口從赫章縣六曲河鎮川洞村搬遷到銀山社區。此后,以前常年在外務工的李本情進入社區的工廠上班,有固定收入來源,也能照顧家里人。
搬得進更要穩得住。“我們圍繞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全方位立體式抓好培訓就業創業工作?!苯疸y山街道黨工委書記金剛說,銀山社區目前已建立了530平方米的培訓就業創業中心,2019年累計培訓3837人次;建立發制品加工廠一個,累計輸出到野馬川園區發制品車間技術工280名。同時,5000平方米的社區工廠已完成建設,企業入駐后,預計可就近就地解決1300人就業。
在基層黨建體系建設方面,銀山社區以“黨建+積分”為主線,最大程度發揮積分管理的乘數效應。
記者走進銀山社區時,75歲的老黨員吉正學正在社區綠化區域的道路兩旁打掃衛生。“我每天都在社區里撿撿垃圾掃掃地,除了讓環境更整潔,還能攢積分兌換獎品?!蓖ㄟ^參與社區衛生治理,吉正學用2019年第四季度的積分兌換了一臺全自動洗衣機。
“我們通過社區居民打掃公共區域衛生、睦鄰友好、個人就業等情況為社區群眾積分,根據積分高低每季度發放米油、衣服和生活用品。同時,每月評選十個最美人物加分,營造向榜樣學習的氣氛,用榮譽和利益的杠桿撬動廣大老百姓參與社區建設服務管理?!苯饎傉f。
為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赫章縣狠抓基層黨建體系建設和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已成立3個黨工委,在3個縣城集中安置點成立黨支部6個、黨小組31個,在11個鄉鎮集中安置點設立黨支部12個,實現全縣15個集中安置點黨組織全覆蓋。

赫章縣銀山社區2019 年第四季度積分兌換現場。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李蘭松 攝)
同時,經過總結提煉,赫章縣創新探索出“黨建+積分”管理服務機制并在全縣推廣實施,激發搬遷群眾助脫貧奔小康的戰斗力,推動“黨建引領發展,積分催生動力,共建最美社區”目標的實現。2019年6月,銀山社區獲得了“全省脫貧攻堅先進黨組織”稱號。
搬遷是手段,脫貧是目的。為實現搬出來、穩得住、能脫貧,貴州圍繞解決“搬出來后怎么辦”的問題,提出了“五個三”生計保障和后續扶持配套政策。
2018年下半年,隨著搬遷任務進入收尾階段,貴州及時把工作重心逐步轉移到后續扶持工作上來,制定了《關于加強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工作的意見》及7個配套文件,作出了全力構建基本公共服務、培訓和就業服務、文化服務、社區治理和基層黨建“五個體系”的制度性安排。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仍在關鍵階段。貴州將同時抓好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的疫情防控和其他重點工作,加強安置點社會治安和群眾心理疏導、加強安置點搬遷群眾的生活保障、加強易地扶貧搬遷掛牌督戰力度和做好促進搬遷勞動力穩定就業工作,進一步抓緊抓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五個體系”建設,堅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