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楊剛
貴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生活由貧窮、溫飽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加快邁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變得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走進黔西縣洪水鎮長堰村蔬菜基地,老遠就聽到大棚里務工村民的歡聲笑語。
“以前在家種地,一年下來入不敷出,生活很艱難。現在大棚里務工,每天能賺80多元,一個月能收入2000多元!”家住基地附近的沈云飛一邊勞作一邊說。
勞有所獲,百姓收入穩步提高。1949年,貴州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48元。2018年,貴州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9716元,是1949年的201倍。據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數據,2019年貴州城鎮新增就業78.49萬人,預計城鎮、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10.5%左右,居民收入增速繼續跑贏經濟增速!
收入連漲,生活質量持續提高,貴州常住人口平均預期壽命也從1980年的68歲提高到2018年的74歲。
2019年,貴州民生類重點支出4003億元、增長13.5%。作為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之一,貴州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人民生活由貧窮、溫飽向實現全面小康社會加快邁進,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變得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興仁市巴鈴鎮塘房小學,10年前,僅有教師3人、學生75人,路不通、沒有電、沒有水、沒廁所、沒操場、沒課桌……只有孤零零的一棟392平方米的磚瓦房教學樓。
如今,走進塘房小學,挺拔成行的綠樹、嫩綠如茵的草坪、色彩鮮明的教學樓、富有創意的櫥窗、充滿現代氣息的噴泉、小山亭等不禁讓人眼前一亮。
“學?,F有學生1002人,教職工60人,校舍達6000余平方米,校園面積由原來2000平方米增加到3萬多平方米?!毙iL吳雄告訴記者。
教育興則貴州興,教育強則貴州強。貴州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堅持把教育作為最長遠的民生。“十二五”以來貴州教育總投入6600億余元,持續壓縮黨政機關行政經費的6%用于教育事業發展。新增教師38.5萬人,“特崗計劃”累計招聘特崗教師近10萬人,“國培計劃”培訓教師40萬人。
讓更多人能上學?!八捻椊逃黄啤?、教育“9+3”計劃、中職“百校大戰”“新兩基”等一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在貴州落地落實,全省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普通高中、中職學校1萬余所,建成花溪大學城、清鎮職教城。貴州學校數由1949年的578所增加到2018年的20078所,其中普通高等院校從1949年的3所增加到2018年的72所,2018年全省在園在校學生近940萬人。
讓更多人上好學。貴州在全國率先啟動農村學前教育兒童營養改善計劃,率先為所有鄉村中小學配備校醫;在西部率先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教育發展主要指標達到或超過全國平均水平。貴州大學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
2018年,貴州發布《貴州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實施綱要(2018—2027)》,提出用兩個5年時間,全面提升教育質量,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特色教育強省。2019年,貴州新建改擴建公辦幼兒園650所、普通高中學校項目280個,啟動建設50所“強基工程”中等職業學校。
“貴州是中國教育脫貧的典型范例!”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發展與改革研究所所長吳霓說,貴州教育改革發展一直以提升民族地區教育質量的改革目標與實踐路徑為導向,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教育改革與扶貧之路越走越寬,改革力度與精準度越來越大、越來越高。
2019年5月,家住安順市經開區幺鋪鎮蕩上村的楊小軍(化名)膽囊結石發作,住進幺鋪鎮衛生院。由于他體型較胖,診療有難度,醫院無法為他下診斷。
幺鋪鎮衛生院立即通過醫聯體平臺聯系上級醫院,經半小時準備后,青島西海岸新區第二人民醫院、貴航三0二醫院、安順市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專家通過遠程醫療中心為楊小軍進行了會診。

織金縣開展育嬰師培訓促進群眾就業。(貴州省人社廳供圖)
興義市義龍新區龍廣鎮納桃村村民王秉躍,患有腰椎體陳舊性壓縮性骨折和高血壓,原本需要轉院到義龍新區醫院進行手術。在遠程醫療的幫助下,通過區醫院遠程指導,王秉躍在龍廣鎮中心衛生院完成了手術。
這樣的案例在貴州已經比較普遍了。自2016年以來,貴州著力實現貧困人口有醫生看病、有地方看病,建成了全省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和國內目前最大的遠程醫療專網。
2019年,貴州新增三甲醫院3家、兒童醫院3家;53種談判藥品納入醫保支付范圍;遠程醫療服務總量突破60萬例次。
健康扶貧是衛生健康工作的重中之重,阻斷因病致貧返貧是確保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與全國人民同步實現小康的重要保障。
“自開展健康扶貧工作以來,全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減少了51.88萬人?!辟F州省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李奇勇表示,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確保按時打贏健康扶貧攻堅戰,為人民過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而不懈奮斗。
賀庭蘭,羅甸縣龍坪鎮羅化村貧困戶,今年50歲的她在村里的哈密瓜大棚基地務工已經兩年,她用哈密瓜的味道來形容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甜美。
“每天上班8小時,務工收入100元,家庭和工作兩不誤?!毕褓R庭蘭一樣的貧困群眾,常年在基地務工的有15人。
隨著一項項民生新政、一樁樁民生實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貴州人民的美好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多彩。
新中國成立初期,貴州基本沒有社會保障事業,經過持續不斷努力,1986年,貴州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92萬人。2018年,貴州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802.66萬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40.47萬人。2019年,城鄉低保平均標準分別提高到每月615元、每年4103元。
依托大數據,貴州探索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新模式,匯聚社會治安各類數據,打造平安貴州。并運用大數據技術手段,探索“智慧養老”“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政務”等新型智能服務。
今年的貴州省政府工作報告強調,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大,越要履行好政府保基本職責,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確保民生特別是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要把穩就業作為重中之重。落實好就業優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下崗失業人員、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快特色教育強省建設,加快健康貴州建設,強化社會兜底保障。
傳遞民生溫度,筑夢幸福貴州。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貴州以務實之舉謀民生之福,讓人民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