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杰
(江蘇脒諾甫納米材料有限公司 江蘇 宜興 214225)

時代的進步推動了科學技術在經濟發展中的參與性和關聯性,促使知識經濟成為綜合國際競爭中的重要因素。在這種背景下,各行各業都應當意識到知識經濟環境下大力推動知識產權戰略的重要性。近年來我國陶瓷產業的經濟總量在持續增加,行業技術顯著提升,產業集群化飛速發展。同時陶瓷行業內也出現了較多的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行業良性發展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大力推動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能進一步規范陶瓷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推動陶瓷產業市場秩序的進一步規范。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成為企業獲取財富的重要源泉之一,加強知識產權戰略發展和保護。制定知識產權培育和管理戰略,能為企業的市場競爭創造更大優勢,更是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全球化競爭中的有力手段。
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的持續推動下,科技和市場經濟發展的關聯性越來越緊密,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知識產權作為科技創新的核心力量,更從整體層面上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質量。因此在當前全球化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加強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完善企業知識產權培育戰略更是企業在競爭中獲取至高領地的重要路徑[1]。
然而由于中國市場經濟發展時間較短,知識產權無論是在意識、法律保護體系上,還是開發和運作體系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問題。因此在知識經濟背景下,以產業為基礎開展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加強產業知識經濟體系培育和經營,對于推動產業、企業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陶瓷產業有自身獨特的生產特點,生產工藝較為簡單,產品款式更新較快,產業集群化速度加快。但在陶瓷產業良性發展的基礎上,我們也應當看到陶瓷產業的創新創意發展仍有較大空間,企業的同質化競爭激烈,相關的政策調控措施不到位,因此在能源日趨緊張的時代背景下,陶瓷產業的發展突破了傳統的高附加值產品研發、中低層市場開拓、現代化生產節能降耗等層面,而是延伸到了如何保護企業產品和設計創新,如何最大程度降低企業侵權風險,如何建立企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經營戰略,如何吸收和利用資本力量拓展企業品牌發展等層面上。
陶瓷產業的知識產權侵權現象由來已久,長期以來,由于陶瓷產業仿制經濟利潤較高,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不夠完整,企業訴訟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助長了侵犯知識產權的不良之風。因此在陶瓷產業的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和實施方面:一方面企業要加強自身管理和監控,建立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管理戰略,加大企業產品創新保護力度;另一方面也要依托政府等相關部門,加強陶瓷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完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并借助市場經濟力量,調控產業良性競爭環境[2]。
陶瓷產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應當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緊扣陶瓷產業生產和發展特點,加強市場的知識產權執法監管力度,提高企業和產業知識產權保護能力,對于產生知識產權糾紛的事件進行及時處理,營造推動陶瓷產業轉型升級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3.1.1 加大對商標、專利的知識產權保護,并建立專門的保護機制和部門
根據當前對陶瓷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統計,大多數企業在商標、專利等的知識產權保護方面意識有所提升,由法務負責商標產權保護,設計和研發機構負責專利保護。在這個基礎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可以設定專職的知識產權保護部門,實行商標、專利、地標、藝術產品著作權的統一產權管理。
3.1.2 加強知識產權管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
考慮到陶瓷產業的生產和銷售特點,以及相關藝術產品、文化產品的著作特點,產業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主管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和綜合素養,尤其是要具備工科專業背景知識,或持有專業專利代理人資格。在知識產權管理機制中,企業可以將研發、設計機構納入到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中,由企業中負責設計創新、產品創意的領軍人物承擔知識產權管理和保護的重任。
3.1.3 建立完善的產權管理和獎懲制度
企業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要結合知識產權管理相關法律法規、行業制度以及企業自身特點,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內容要涉及到商標、專利、版權、地標等所有知識產權,并涉及到各個產權的申請流程、管理模式。同時適當加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的獎勵制度,建立一定的激勵獎勵政策,吸引專職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并對涉及到知識產權保護的項目、部門進行一定的專利申請考核,鼓勵企業產品研發設計部門積極開發申請專利,加強專利保護。
3.2.1 加大陶瓷產業領域內的行政執法力度
陶瓷產業領域內的知識產權監管力度是建立和完善產業知識產權保護戰略的前提,各個陶瓷生產區和銷售區應當建立健全知識產權協作執法機制,借助信息技術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平臺,進行信息共建共享,對知識產權糾紛點進行會商,開展各個產銷區執法聯動,對涉及到陶瓷生產和銷售的版權、商標、專利等協同行政管理部門進行聯合磋商執法。同時相關的行政管理機構應當加強日常執法巡查和市場專項整治活動,加強對跨地區的侵權,尤其是反復侵權、重點侵權的打擊力度。
3.2.2 通過技術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
據筆者了解,當前陶瓷產業還缺乏針對性的陶瓷產業制品信息數據庫,因此相關部門可以與陶瓷產業聯合起來,加強陶瓷行業的專業信息現代化建設,借助現代信息技術、計算機、互聯網技術等,建立專業的陶瓷信息平臺,加快陶瓷產業的網絡化進程,以專業數據庫滿足信息建設、分享和檢索功能,對陶瓷產業信息進行全面整合,為陶瓷產業的知識產權保護提供翔實可靠的數據信息。
3.2.3 加大陶瓷產業知識產權市場規范管理
對當前的陶瓷產業市場行為進行規范化管理,建立知識產權的標準管理模式,逐步實現知識產權向市場監管轉移,可以在陶瓷產業內設置知識產權規范管理試點區,對該區的知識產權信息進行統計、整合,建立知識產權申報、保護獎勵表彰制度。依托市場力量,加強陶瓷產業市場監管,通過行政管理、法律法規等方式形成多層面的知識產權標注和保護模式[3]。同時陶瓷協會也要加強針對知識產權保護和標準的服務工作,依托陶瓷協會開展知識產權管理的業務培訓活動,建立龍頭企業帶頭的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聯盟,結合法律法規、行政管理建立行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機制,開展行業內維權活動,以此提高企業的知識產權維權能力,并推動行業內知識產權自律活動,提高行業會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守法意識。同時借助行業協會的力量,對部分企業的國內外展會、全球化進出口貿易等進行知識產權引導和服務,尤其是加強對進出口貿易的商標、品牌等的管理和使用許可,培養具有較高競爭水平的陶瓷品牌。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逐漸成為市場競爭的焦點,更是引領行業技術發展、科技創新的關鍵。現代陶瓷產業的發展必須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的保護戰略,并通過多種手段加強保護戰略的執行力度,推動陶瓷產業知識產權的長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