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勝
摘 要:建筑機械設備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設備。設備的管理不僅對設備本身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有利于控制企業的成本。他是企業整體管理的一部分。 如何有效加強工程機械的管理,充分發揮機械本身的價值就顯得尤為重要。 但是從宏觀上看,由于中國現代化建設的相對落后,在中國整個相關產業中,設備管理中總存在著一種或另一種問題,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本文分析了施工現場施工機械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以下解決方案。
關鍵詞:建筑工程;機械設備;對策
1 當今建筑企業對建筑機械管理出現的一些問題
1.1設備過于陳舊,設備管理工作的不合理。
由于我國的現代化建設不夠深,目前市場在建筑這一塊的規則還不夠成熟,不勝規范,總體的管理制度水平落后,管理制度不能落實,比如,某一企業本身由于缺乏資金,為了降低成本,過分的追求利潤和績效,使用各種方法,對于設備老化的現象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導致公司對于的基本硬件設施資金投入不夠,致使設備異常的陳舊,設備運轉效率低下,從而使設備中的隱患大大增加,埋藏了誘發事故的根源。
1.2建筑施工隊伍人員混雜,設備管理難度增加
我國國家規定,建筑工人的隊伍必須要有專業的技術人員八到十人不等,然而由于我國的國情,施工隊伍人員大部分是沒有經過技術訓練的臨時工、農民子弟。可以說這些人對于機械設備的工作性能,在操作流程以及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和事后維護保養的基本知識是毫不知道的。再加上此類人員工作的內容大部分是分屬承包的,性質是追求利潤的這些外在客觀條件,導致了本應該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是由這些人來完成的任務沒有了人負責,這一責任憑空消失了,就算是日常的維護,這些人也只能是停留在表面的工作,因為這些人壓根就不知道如何去維護。
1.3設備租賃環節脫節,導致管理責任沒法落實
租賃設備是企業運營必不可少得環節,據調查我國建筑企業的設備器材主要來源通過以下幾個渠道:(1)施工單位自備的設備器材; (2)施工人員自己帶設備;(3)就是通過公司之間的租賃。 雖然我國在《合同法》以及《安全生產法》中明確的確定了租賃雙方應該擔負的責任和義務,但凡事都不能夠面面俱到 ,導致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有時候也難以分清, 此間問題也值得我們重視,比如;我國《特種設備安全檢查條例》中這樣規定:對于像電梯、起重機械、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的管理,特種設備生產、使用單位的主要負責人應當對本單位特種設備的安全全面負責。總的來說,目前租賃市場上對于大型的設備的管理應該說還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對于一些較小的設備,租賃時間短的設備,專業人員使用的設備的所有權分不清、使用權分屬不清,再加上有些企業不清楚法規,導致設備在施工人員中對設備的管理養護得不到充分重視。施工公司認為沒有壞就可以將就著用,直到出現了問題才發現自己利益受損了。或者缺乏主動維護和保養設備的動力。就連最基本的日常也不管不顧。二租賃公司則認為;設備租出去,就必須要保證設備完好無損的還回來,也不管租出去設備的管理,到最后才發現設備損壞嚴重為時已晚。這中間出現了設備無人護理的真空地帶了。
2 如何加強建筑機械設備的管理
2.1選型正確,調理合理。
任何一種設備機械都有自身獨特的機構與性能。并不是任何一個機械都能處理工種工程,這就需要嚴格的按照工程的要求合理的購買機械,這才能充分發揮設備的潛能,減少機械的磨損,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企業成本。對于機械之間的調配,整個過程要做到保養第一,避免出現各種調度矛盾。這一方法是有必要的。
2.2了解說明書,使用方法正確,及時保養與修理。
即所謂的“用養修”三法同步。在機械使用前,技術人員要充分了解說明書,使用過程中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也可以按照老技術人員的工作經驗指導下進行。同時,有用就必須學會適時保養,防止設備的老化。設備壞了要及時修理。
2.3周期性做好特種設備機械的安全檢查。
特種設備價值高昂,有時候對人體的危害也相當的高,與人身安全和健康密切相關。所以要做好周期性的相關檢查。由于特種設備屬于危害性較大的設備,倘若沒有很好地護養,容易發生事故造成操作人員或者他人的生命傷害,以及機械設備、公共設施等重大的財產損失,所以,為了防止此類事故的發生,為了企業可以正常的發展,企業必須做早周期性和嚴謹性的檢查。這一方法也是必要的。
2.4加強崗前人員專業培訓,有證上崗。
人員的技術好壞是設備能否的得到很好護養的前提條件。這就需要企業任用人員前要特別的加強人員的技術技能和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人員的培訓要做到計劃性、系統性、部署性、針對性。一是要做到機械操作人員技術必須得到標準;二是每個人都有一份編制的安全生產知識和安全操作手冊。三是技術人員要配合設備的管理與自身的安全。做到無證不得上崗。上至領導,下至前線人員,都要有重要的安全和防護意識。公司本身建立這樣的文化。從源頭防止機械安全事故的發生。
3 結束語
機械設備管理是公司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復雜的綜合性管理課程,好的機械設備管理不僅可以給企業再來利潤,同時也是企業員工身體健康的保障。好的管理方法除了要將“用、養修”三法溶于一體,還必須做到高層人員重視、機械操作人員、相關維護人員以及各種人員之間任務與責任明確。做到凡是有法可依,有據可循、獎罰分明、專管與群管相互結合。俗話說:“死于安樂,生于憂患” ,充分的以防為主,提高公司整體人員的安全防患意識,保持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這樣才能將機械設備的質量與公司的生產服務綜合一起,為人服務。
參考文獻:
[1]杜芬. 淺談施工機械設備的維修管理.[N]甘肅科技縱橫,2005(3)
[2]樊江穗. 加強施工設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J]建設機械技術 2002(7)
[3]張志. 淺談建筑機械設備的管理[N]建筑與技術 2008(2)
(中鴻信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遼寧分公司,遼寧 沈陽110000)